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心源性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临床2011年以后收治的40例心源性水肿患者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多卧床休息,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给予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适当限制饮水量及静脉输液量。观察水肿的部位、遵医嘱使用利尿剂,保持皮肤完好。

  • 标签: 心源性水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通过联合抗凝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2个月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1.1±4.6)d、(37.1±7.5)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8%,P<0.05。结论心源性脑梗塞实施联合抗凝治疗,临床疗效较佳且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联合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合理用药就是在用药的任何环节都要做到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正确的给药时间,患者应用抗凝药也要遵循这个原则。1患者应用抗凝药要注意适应证

  • 标签: 临床应用 抗凝药 卒中 合理用药 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4例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强心、吸氧、镇静、利尿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74例患者,救治成功者73例,其余1例由于循环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抢救成功率为98.65%,其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和心率(H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生命体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77岁男性患者,因新发脑梗后肺部感染入院,入院时合并有高血压、酒精性肝硬化、脑出血后遗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给予抗感染、清热解毒、祛痰、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相关肺炎的情况,临床药师根据其疾病特点协助医生经验性选择关罗培南,覆盖相关肺炎常见的致病菌,根据痰培养结果,结合病原菌的特点、药物的抗菌谱进行抗菌药的调整,针对支原体选择莫西沙星,针对克柔念珠菌选择伏立康唑;考虑患者新发脑梗及酒精性肝硬化,对莫西沙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伏立康唑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对莫西沙星与多索茶碱相互作用进行密切监测,并利用药动学知识时伏立康唑治疗方案进行优化。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卒中相关肺炎 伏立康唑 克柔念珠菌
  • 简介:随着影像技术及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神经影像学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无论从传统的二维平面成像到三维的立体成像,还是从解剖成像到功能成像,神经影像学尤其缺血性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CT、MRI、DSA、SPECT、PET、超声等成像技术不断改进或涌现出新的成像方法,以及各种医学成像的联合应用,或者将同种或不同种图像经过图像融合,从比较获取更多信息。这些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对缺血性(IS)病理过程的了解,及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影像学 神经疾病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氧气分压、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临床指标,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久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无创通气后氧气分压、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呼吸和心率趋于稳定,所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死亡率为43.3%,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死亡率为16.7%,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症状缓解时间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得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心源性肺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缺血性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复发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缺血性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尽管急性缺血性的早期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早期复发的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本文对探究急性缺血性早期复发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复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VA-ECMO辅助治疗期间影响预后的临床相关指标。方法 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8年8月-2020年11月ICU收住的38例心源性休克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结果 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的第三天肌钙蛋白、第三天的SAF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第三天的肌钙蛋白水平、以及第三天的SAFE评分是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第三天肌钙蛋白、第三天的SAFE评分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第三天的肌钙蛋白水平、以及第三天的SAFE评分是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VA-ECMO 心源性休克 SAFE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脑血管意外所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酞普兰治疗第1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总分下降明显(P〈0.05),第2周末总分下降更明显(P〈0.01),副反应量表治疗前后量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中所致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

  • 标签: 西酞普兰 卒中 抑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单元重症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单元重症监护,观察这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卒中单元重症监护 急性重症脑卒中 NIHSS评分 护理效果
  • 简介:患者男,78岁。因突发序侧肢体无力30min,于2005年8月入院。查体:T36.7℃,P72次/min,R20次/min,13P150/90mm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差,发育证常,急性病容,查体合作,四肢暖,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检查无特殊发现。神经系统:语言含糊,对答不切题,双瞳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

  • 标签: 过氧化碳酰胺 心源性休克 注射用 浅表淋巴结 神经系统: 肢体无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心源性休克患者展开质量的过程运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的患者中选取80例为对象,通过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以多巴胺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以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院外随访死亡的30例心内科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剧烈运动、用力排便、吸烟、喝酒、情绪波动大。结论:通过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有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心源性猝死发病率明显下降。

  • 标签: 心内科 治疗期间 老年患者 心源性猝死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