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许多疾病表现有浅表淋巴肿大(superficiallymphnodeenlargement,SLNE),其中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感染,病毒、细菌(如结核杆菌等)直接侵袭,以及来自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non-Hodgkin'slymphoma,HL/NHL)和许多器官如乳腺、甲状腺、鼻咽部和胸腹腔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浅表淋巴肿大可以作为上述疾病的诊断线索,甚至是重要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

  • 标签: 浅表淋巴结肿大 超声检查 非霍奇金淋巴瘤 LYMPHOMA 病理组织学 局部感染
  • 简介:【摘要】:浅表淋巴病变的检测能够提示很多临床疾病,例如,淋巴瘤、甲状腺肿瘤、乳腺癌、全身性感染等疾病,均可通过浅表淋巴进行判断。检测浅表淋巴病变的方法有很多,可通过触诊、淋巴管造影、X线、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方法,但是每种检测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随着临床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浅表淋巴诊断之中,其中超声检测就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成为诊断浅表淋巴病变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浅表性淋巴结 病变 超声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的价值。方法选择58例浅表肿大淋巴患者,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良性病变L/S、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max、Vmin比较(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肿大淋巴结 阻力指数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浅表淋巴肿大病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3例淋巴肿大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局部病变233例,占72.1%,包括急慢性淋巴炎及结核;全身病变90例,占27.9%,包括: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结论:儿童浅表淋巴肿大病因复杂,结合临床资料、流行病史、接触史、实验室检查、B超、CT、病理活检进行综合分析多能明确诊断。

  • 标签: 浅表淋巴结肿大 儿童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在浅表淋巴病变中,超声对良性、恶性的诊断要点与进展。方法利用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的血流与结构分布,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并介绍灰阶超声与多普勒超声的诊断要点及进展。结果多普勒超声比灰阶超声的诊断观察更清晰,更能准确诊断出浅表淋巴的良、恶性。结论超声是淋巴病变首选的影像检查法,能极早发现及诊断出疾病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良恶性 淋巴结 病变 诊断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大淋巴穿刺活检的应用。方法:现随机选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大淋巴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穿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浅表淋巴肿大患者,均施行超声引导下活检,

  • 标签: 超声引导 浅表肿大淋巴结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鉴别浅表淋巴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4例患者206个浅表肿大淋巴,术前根据高频超下淋巴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对其良、恶性质作出初步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4%(180/206)。多数良性淋巴纵径/横径比(L/T)≥2,淋巴门结构清晰,血流信号无血流型及门血管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正常;多数恶性淋巴L/T<2,淋巴门结构消失,内部常出现微小钙化灶及囊性变,血流边缘血管型及混合型,PSV和RI明显增高。良、恶性淋巴在L/T、内部回声(淋巴门结构、有无微小钙化及囊性变)及血流状态(血流分布、PSV及RI)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良、恶性的鉴别准确性较高,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高频超声 浅表淋巴结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浅表淋巴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42例因浅表淋巴肿大就诊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20个浅表淋巴的纵径/横径(L/S)值、内部回声、CDFI及PWD频谱特征。结果良、恶性肿大淋巴的L/S值分别为2.09±0.22、156±0.27。淋巴门处髓质主干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分别为(19.52±13.36)cm/s、(27.56±15.27)cm/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min)分别为(7.98±4.48)cm/s、(6.35±3.86)cm/s。阻力指数(RI)分别为0.59±0.13、0.77±0.11。四项指标中L/S值及RI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良性肿大淋巴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恶性肿大淋巴内部回声则反之。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内血流较丰富、规则,多呈树枝状分布;而恶性肿大淋巴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结论通过对淋巴超声测量的L/S值分析,结合淋巴内部回声、CDFI和频谱分析,对淋巴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淋巴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为进一步穿刺活检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 浅表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 脉冲多普勒 性质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浅表淋巴活检的指征。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23年6月接受浅表淋巴活检的住院或门诊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儿童浅表淋巴活检的手术指征。结果  10年间共收集98例,通过分析其年龄、发病持续时间、诱因、有无发热、白细胞和CRP、超声观察淋巴大小、形态、周围有无粘连等相关因素,最终通过病理结果证实为三种类型,良性、恶性、及交界性。结论  淋巴大小、发病时间、血液相关指标不能作为浅表淋巴活检的指标,而超声中淋巴形态是独立客观的预测因素,这种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作为一个辅助指标确定淋巴活检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儿童 浅表淋巴结 活检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引导浅表肿大淋巴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浅表肿大淋巴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与常规超声对比,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者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80例浅表肿大淋巴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其中77例可以明确诊断,3例因标本不合格无法准确定性。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误诊率3.33%、漏诊率5.00%均低于常规超声的16.67%、30.00%,P<0.05。穿刺活检诊断灵敏度95.00%、特异性96.67%、准确率96.25%、阳性预测值90.48%、阴性预测值98.31%,均高于常规超声的70.00%、83.33%、80.00%、58.33%、89.29%,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能有效提高浅表肿大淋巴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高频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浅表肿大淋巴结
  • 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和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区大量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和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和MYD88突变。LPL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诊断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手术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L/S、淋巴边界、淋巴门以及血流类型比较均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超声图像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鉴别,能有效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超声诊断 颈部浅表淋巴结 良恶性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技术观察浅表淋巴微循环灌注模式,评价H-CEUS对浅表淋巴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因怀疑浅表淋巴异常而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并行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39例,对39例浅表淋巴先后进行H-CEUS、常规帧频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比观察2种造影模式下淋巴动脉期微血管灌注模式(向心性、离心性、混合性)显示的敏感度,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模式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超声造影模式的诊断效能。结果H-CEUS对于浅表淋巴动脉期微血管灌注模式的显示敏感度优于CEUS。CEUS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分别为87.5%、73.3%、82.1%。H-CEUS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分别为92.0%、85.7%和89.7%。H-CEUS与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813。H-CEUS与CEUS对淋巴性质的鉴别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pa一致性分别为0.777和0.616。结论H-CEUS可以通过提高造影图像的帧频而获得更高的时间分辨力,对于浅表淋巴动脉期的微血管构架及动脉期灌注细节显示更清晰直观,可为诊断浅表淋巴的性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浅表淋巴结 高帧频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浅表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浅表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化疗组,每组均以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为基础,治疗组加用超声电导仪经皮导入异烟肼+利福平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异烟肼注射液局部封闭、利福平粉针剂局部外敷治疗,化疗组只进行全身规则抗结核化疗,不局部用药。追踪观察3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以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等为疗效的判断依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于需反复穿刺淋巴换药的患者,往往过程痛苦,病程长,患者难以坚持,所以超声电导的早期干预极大的减小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大的缩短疗程,减小痛苦,病患往往能长期坚持以达到治疗效果,但淋巴肿大处皮肤破溃的病人只能使用局部抗结核药物封闭治疗方案,局部脓肿明显者也需先抽取脓液后才能再行超声电导透药治疗。结论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浅表淋巴能提高好转率,缩短患者痛苦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是一种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超声导入 抗结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