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surgepy,MSICS)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本文旨在比较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使用PubMed搜索引擎,我们收集了传统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文献,以评价其安全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出版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传统ECCE以及MSICS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MSICS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并且具有手术快速、费用低廉以及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虽然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MSICS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VisuMax飞秒激光与MoriaOneUse-PlusSBK角膜板层刀制作超薄角膜瓣的舒适安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统计同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778例1556眼(VisuMax飞秒激光组即A组384例768眼,SBK角膜板层刀组即B组394例788眼),对比术中舒适度评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角膜瓣切口出血、球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的舒适安全。结果:术中舒适度方面,感觉极不舒适,难以忍受者A组5例(1.3%),B组28例(7.1%);术中角膜瓣切口出血A组4眼(0.5%),B组74眼(9.4%);球结膜下出血A组18眼(2.3%),B组82眼(10.4%);角膜瓣边缘不齐A组0眼(0),B组94(11.9%);A组有4眼(0.5%)出现角膜瓣上皮部分剥脱,但未影响成功掀瓣及手术,A组有53眼(6.9%)发生角膜层间气泡(OBL)。两组无其它相关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安全可靠,均无严重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激光 外科皮瓣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飞秒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爱心光明行"活动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龄伴全身疾病患者213例(90.6%),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65.1%,13.6%和11.1%。术前因首次全身疾病评估暂缓手术25例(10.6%),经有效治疗后手术。手术脱残率95.4%,脱盲率84.2%,12例视力〈0.1患者眼底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结论:加强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充分治疗全身疾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监护,操作轻巧,手术时间10~15min,是保证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或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高龄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EX-PRESS引流钉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的有效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7-02在我院接受EXPRESS引流钉(P50)+羊膜植入术(31例38眼,试验组)与单纯EX-PRESS引流钉(P50)植入术(22例34眼,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d,1wk,3、6mo眼压变化、滤过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上,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wk,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mo,对照组眼压较试验组眼压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mo,试验组中功能滤过泡比例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浅前房、出血、虹膜后粘连、角膜水肿,两组中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可以安全有效降低眼压,改善术后滤过泡情况,并有远期降低眼压的作用。

  • 标签: 羊膜植入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作者: 石向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2-09-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眼科,贵州都匀558000
  • 简介: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加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对新生血管青光眼(NVG)的疗效和安全。方法:选取2020.01-2020.11本院收治的NVG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抗VEGF药物加AGV开展治疗,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手术成功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眼压水平、视力改变、视功能受损眼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d及1周,手术成功率达到100.00%,后伴随时间延长有轻微下降,但术后不同时间的手术成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及1周,眼压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至术后1个月眼压有轻度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眼压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1d及1周,视力提升比例达到100.00%,术后1个月开始有轻微下降,但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者QOL评分术前显著升高(P<0.05),至术后1个月QOL评分有轻度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10例患者中1例出现前房少量出血,1例出现轻度角膜水肿,均未经特殊处理后自行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抗VEGF加AGV对NVG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其视力,降低其眼压水平,且安全较高,值得采用。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眼压;视力水平;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庆大霉素双氯芬酸钠控制白内障和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方法采用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滴用庆大霉素双氯芬酸钠和复美新,每日4次,观察2wk。结果内眼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有效率分别是71.43%和65.52%,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庆大霉素双氯芬酸钠是控制内眼术后(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有效和安全的药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23~225)

  • 标签: 庆大霉素双氯芬酸钠 复美新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手术时机及其安全。方法:采用回顾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01/2010-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37例165眼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137例165眼,患儿年龄≤3月龄者64眼,其中加压探通治愈16眼,1次探通治愈48眼;~6月龄者68眼,其中加压冲洗治愈4眼,1次探通治愈62眼,2次探通治愈1眼,1例1眼未随诊;~12月龄者24眼,1次探通治愈12眼,2次探通治愈8眼,3次探通治愈2眼,未随诊2例2眼;~18月龄者9眼,其中1次探通治愈6眼,2次探通治愈3眼。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若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年龄〉2月龄者应尽早行泪道探通术,且安全可行。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月—520177月我院难治青光眼患者74例(74眼),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37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49%(32/较对8637)照组59.46%(22/37)高,且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较对照组40.54%(15/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应用于难治青光眼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滴眼液与噻吗心安(Timolol)滴眼液降眼压的有效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的有关拉坦前列素与噻吗心安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针对眼压下降比例、药物不良反应2项内容,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5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与噻吗心安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在2,6,12wk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权平均差(WMD)分别为:在2wk[WMD=-0.76,95%CI(-1.32,-0.20)],在6wk[WMD=-1.15,95%CI(-1.68,0.63)]和12wk[WMD=-1.01,95%CI(-1.42,-0.61)]。(2)随访结束时,结膜充血、异物感为拉坦前列素的两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拉坦前列素组与噻吗心安组比较,结膜充血的发生率[OR=2.25,95%CI(0.99,5.08)],异物感的发生率[OR=2.48,95%CI(1.02,6.03)],显示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拉坦前列素降眼压效果在用药12wk内较噻吗心安好;两者在12wk内引起结膜充血、异物感、虹膜色素加深、视野损害等的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明显。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偏小,且方法学质量中等,致使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强度不高,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其疗效和安全

  • 标签: 拉坦前列素 噻吗心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简称制霉菌素油剂)的广谱抗真菌、改善耳道内环境、恢复耳道上皮分泌及自洁功能的效果。方法以60例行真菌涂片滴入氢氧化钾镜于下检查确诊为真菌外耳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周为1个疗程,不得中途退出。常规清洁耳道,待耳道干燥后涂布制霉菌素油剂,治疗3~5次后评估患者耳道不适症状的改善、分泌物质与量的变化、上皮充血糜烂的恢复、真菌的检测分型与培养药敏变化。结果药剂分布均匀,耳内分泌易排出,患者的舒适度与上皮功能恢复改善快。结论制霉菌素有广谱杀真菌效果,合用湿润烫伤膏的油剂可改善耳道内环境。制霉菌素油剂治疗真菌外耳道炎符合耳道生理病理治疗需求,效果良好。

  • 标签: 制霉菌素 麻油制剂 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镜检 耳道自洁功能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眼科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完善基于医疗“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眼科教学方法,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眼科教师的教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

  • 标签: “互联网+” 眼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研究在高糖条件下,从海藻中萃取的新型多糖化合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异常增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PE细胞分为空白组、高糖组和多糖化合组,空白组为正常RPE细胞培养液,高糖组为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多糖化合组为含30mmol/L葡萄糖和200mg/L多糖化合的培养液.应用MTT法测量36h内不同时间点(6,12,24和36h)高糖以及多糖化合对RPE细胞增殖影响.结果:高糖导致RPE细胞异常增殖,多糖化合组RPE的细胞异常增殖明显得到保护,与高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海藻中萃取的新型多糖化合可以明显保护高糖所导致的RPE细胞的异常增殖.

  • 标签: 高糖 多糖化合物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7岁。以"橡皮条击伤后出现颜面部、咽喉部肿胀感并呼吸不畅1d"于凌晨收入院。患者诉入院1d前颜面部不慎被橡皮条击打,当时创面无皮肤破溃、出血,无头昏、头痛,无昏迷,无腹痛、腹泻,未予特殊处理,后渐出现颜面部、咽喉部肿胀感,并有渐进呼吸不畅。当地医院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

  • 标签: 咽喉部 族性 橡皮条 急性发作 皮肤破溃 吞咽困难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膳食碳水化合及脂肪摄入量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危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360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碳水化合及脂肪摄入量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升高,与摄入量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的OR为2.161(95%CI:1.107~5.016,P〈0.001)。同样,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也与ARC呈正相关,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危险是最低四分位数对照的3倍(OR=2.989,95%CI:1.764~5.062,P〈0.001)。总脂肪摄入量与ARC无关(P=0.778)。结论:膳食碳水化合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升高,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可能有助于预防ARC。

  • 标签: 年龄相关白内障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多不饱和脂肪酸
  • 简介:目的本文报道了12例同时多灶喉癌并通过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多灶喉癌的发生学来源.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1年间我院行全喉切除术的12例同时多灶喉癌的TNM分期、肿瘤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以及病史等.结果同时多灶喉癌的发病率是1.4%(12/861).所有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同一病例各病灶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学分级均相同.二病灶喉癌的发生率占总数的91.7%(11/12),仅一例为三病灶喉癌、67%(8/12)患者中二病灶分别位于双声带游离缘的对应处.3例(25%)有术前放疗史,1例术前曾行多次声带活检为不典型增生.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诊断出多灶.结论声门型同时多灶喉癌可能为单中心起源.腔内种植即声带振动时癌细胞从一侧声带游离缘种植到对侧接触损伤处,可能是喉癌多灶的原因之一,放疗可能是多灶喉癌的诱发因素.

  • 标签: 多灶性 同时性 喉癌 临床分析 1991~2001年 临床病理学特点
  • 简介: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称为肾高血压,是继发性(症状)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肾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一般是先就诊内科而后转眼科会诊检查眼底时发现,首诊到眼科的少见,且容易误诊。现将在门诊遇到的1例患者介绍如下。

  • 标签: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肾性高血压 误诊 双眼 眼科会诊 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发生视乳头病变的类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7例(214眼)艾滋病患者经眼底彩照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视乳头病变患者,统计AIDS视乳头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类型以及与CD^+T淋巴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07例(214跟)AIDS患者发生视乳头病变71眼,占33.2%;其中,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0眼,占42.2%(30/71);视盘水肿12眼,占16.9%(12/71);无体征视神经病变29眼,占40.8%(29/71)。CD4^+T淋巴细胞≤50个/μ发生视乳头病变59眼,未发生视乳头病变75眼,发病率44.0%(59/134);CD^4+T淋巴细胞≥51个/μL发生视乳头病变12眼,未发生视乳头病变68眼,发病率15.0%(12/80)。经双侧检测统计:χ^2=19.042,P=0.000。说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AIDS视乳头病变的类型呈多样,且CD^4+T淋巴细胞数越少,发生视乳头病变的几率越大。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视乳头病变 淋巴细胞
  • 简介:<正>例1女,21岁。右耳呈持续、搏动耳鸣,加重8个月。右耳鸣与心跳同步,随体位变化稍有减轻,偶伴头昏、听力减退。1999年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检查:右外耳道、鼓膜正常。纯音听力检查:右耳轻度传导聋。CT:右颈静脉体瘤不能排除。转外地医院经MRI检查:右颈静脉略粗,内听道正常。再次住院检查:肝、肾功能正常,EKG正常,后行右侧颈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随访1年,耳鸣程度减轻。例2女,44岁。左耳持续搏动耳鸣2年余。

  • 标签: 耳鸣 颈静脉体瘤 颈内静脉 传导性聋 高位结扎 外耳道
  • 简介:目的分析4例儿童功能失明病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门诊诊断为功能失明的患者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7—13岁,均为双眼患病。病史1周至1年。所有患儿均诉说视力下降,视力从数指至0.1,2例伴视野缺损。眼部、神经影像学及眼电生理检查均阴性,诊断为功能失明。结果与家长及患儿解释不存在器质病变,视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并辅以非特殊安慰剂治疗后,3例在2d内视力恢复到1.0,1例1周后视力恢复到1.0,视野扩大至正常。结论诊断功能失明需排除眼及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儿童功能失明预后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21—23)

  • 标签: 功能性失明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儿,女1岁10个月.因鼻塞、双眼球突出2月余伴皮疹半个月而就诊,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鼻塞,在当地诊断为"急性鼻炎"给"呋麻液"滴鼻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并发现双眼睑浮肿,眼球逐渐突出,近半月来患儿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或紫色皮疹,鼻塞及突眼更为明显.

  • 标签: T细胞性淋巴瘤 皮下 炎性 脂膜 眼睑浮肿 双眼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