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者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备的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终生保持形态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使它们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率逐年增加。但生物材料移植后由于无法被机体所吸收,仍然存在排异和炎症反应、难与宿主组织相容且手术后感染率高等诸多并发症。而采用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则无异物反应且远期并发症少,即使在当今,自体颅骨的骨质结构及转导、诱导成骨的潜能,仍是异源性生物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是颅骨重建优先选择的材料之一。

  • 标签: 颅骨缺损 骨瓣修复 自体颅骨 生物材料 远期并发症 术后感染率
  • 简介: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修补材料的选择是颅骨修补成败的关键。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质量轻、延展性好、不导热、易于灭菌和保存、惰性(不易起生化反应)、射线易透性、无磁性、美观、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等特点;而且具有手术后不易变形移位,同时具有转导成骨作用和诱导成骨作用,手术后移植物反应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虽然目前临床应用的颅骨修补材料很多,但就修补材料本身的特性与手术后效果而言,自体颅骨移植可能是目前最佳的修补材料。由于采用自体颅骨材料修补涉及到颅骨保存、保存前与修补前的颅骨处理、修补后颅骨吸收与愈合等诸多问题,故临床尚未普及应用,因此非生物材料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颅骨缺损修补术 自体颅骨移植 颅骨保存 颅骨修补材料 颅骨瓣 腹壁下
  • 简介: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采用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颅骨瓣埋藏保存于左下腹壁皮下的方法治疗41例颅脑创伤患者,其中7例(17.07%)因伤情严重死亡,7例(17.07%)长期昏迷、严重病残者放弃颅骨瓣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其余27例均择期取出骨瓣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满意。

  • 标签: 颅骨缺损修补术 自体颅骨瓣 原位移植 保存 腹壁下 去骨瓣减压
  • 简介:颅骨成形术(cranioplasty)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印加入(Inca)用金、银片修补环钻术后的颅骨缺损可能是人类最早尝试的颅骨成形术。Petronius于1565年首先详细描述了采用异质材料(金)进行的颅骨成形术。1670年,VanMeeken尝试用动物颅骨为1例颅骨缺损患者施行修补,但是因当时宗教的反对,被迫取出。广泛的颅骨成形手术开展于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所用修补材料亦从异体骨、自体骨、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材料 自体骨 原位移植 骨瓣保存 颅骨成形术
  • 简介:我院自1993年6月开展自体颅骨瓣保存后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手术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性研究,并取得一定临床疗效。到目前为止,共对468例患者施行自体颅骨瓣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手术,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笔者拟就骨膜保留、骨瓣钻孔、骨质吸收和固定材料等问题谈几点体会,供同道参酌。

  • 标签: 自体颅骨瓣 颅骨缺损 原位移植 骨瓣保存 修补 临床疗效
  • 简介:创伤性颅骨缺损大都因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所致,部分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所致,目前国内外创伤性颅骨缺损一般选择二期修复。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从颅脑外伤住院患者中选择需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除外开放性颅脑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体颅骨骨微粒一期种植修复创伤性颅骨缺损,目前已开展手术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微粒 一期 种植 修补 颅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96d以内。结果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2%);无明显变化4例。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颅内感染2例。恢复良好18例(52.9%,18,34),中残8例(23.5%,8/34),重残或植物生存8例(23.5%,8,3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或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且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积水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自1994年我科对18例粉碎性颅骨骨折患者用自体碎骨片进行一期修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6~34岁,平均17岁。1.2受伤原因钝器击伤7例,坠物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1例。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修复
  • 简介:因严重颅脑损伤增多和大骨瓣开颅[1]的推广,术后额颞顶颅骨缺损病例不断增多.我们于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共行颅脑损伤术后巨大颅骨缺损成形术13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成形术
  • 简介:颅脑损伤、脑出血手术后留有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对颅骨修补后头颅形状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其今后社交生活的心态。我院从2006年开始利用数字化钛网成形技术修补颅骨缺损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颅骨缺损 数字化成形 二维钛网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5例患者,按一期硬脑膜修补方式分为自体膜修补组(甲组33例)、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乙组16例)和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丙组36例),对二期颅骨修补过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丙组分离皮瓣出血量较甲组平均减少70ml(P〈0.05),手术时间平均减少30min(P〈0.05),二期术后癫痫的发生率少于甲组、乙组(P〈0.05),术后感染、皮下积液方面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膜修补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安全、有效,并能降低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自体膜 人工硬脑膜 颅骨缺损
  • 简介:颅骨缺损伴外伤性脑积水是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的后遗症及并发症,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是常用方法。单纯使用一种手术方法及分期手术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恢复时间长及并发症较多。2004年3月一2009年8月我科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一期颅骨修补+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脑积水 颅脑外伤术后 颅骨缺损 并发症 临床诊治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dsis,NF)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等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疾病。NF伴颅骨缺损非常罕见,其发病率不足1%。本文作者报告1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成形颅骨修补术,详情如下: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颅骨缺损 小儿 凹陷变形 钛网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钛网修补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其中采用人工塑形钛网修补术15例;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51例,早期组(开颅术后3个月内)30例,晚期组(开颅手术6个月以后)21例.结果人工塑形钛网修补组手术时间,钛钉/骨窗面积比,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皮下积血、积液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组,而满意度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形钛网早期组术后1月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塑形技术,能有效提高塑形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既能解除相关的精神负担,又可终止或逆转相关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钛网 数字化成形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行颅骨修补术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自体骨瓣修补168例、普通钛网122例和预塑二维钛网45例。结果普通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92.5min)和预塑二维钛网组(85min)较自体骨瓣组(65min)明显延长(P〈0.05)。三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材料外露、再手术取出材料、癫痫、颅内血肿和皮下积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体骨瓣组术后外观缺陷率最高,普通钛网组次之,预塑二维钛网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等材料与颅骨成形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等无明显相关性;额颞颅骨缺损首选预塑二维钛网,非额颞颅骨缺损修补应首选自体骨瓣;普通钛网逐渐淘汰,但可使用于颅骨缺损急诊一期修补。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术 自体骨瓣 钛网
  • 简介:目的:在兔颅骨缺损中区植入组织工程骨,观察其成骨和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取兔髂骨,获取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将获得的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藻酸盐复合,制备成盘状组织工程骨,植入兔颅骨缺损区,单纯藻酸盐植入作为对照组,8周后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成骨和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钙复合物植入组,有明显的新骨形成,而对照组无骨形成。结论:藻酸钙/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可用于修复非受力区、范围较小的骨质缺损

  • 标签: 组织工程 修复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藻酸盐
  • 简介:目的:探究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3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18例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脑外科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18例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进行脑外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72.22%)明显低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3.54±3.25)d,平均住院费用(9864.25±352.65)元,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PSQI总分为(15.21±3.67),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护理满意度为94.4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22%和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疗效及睡眠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同期手术患者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患者,男性,31岁。因头部多发肿物于于2014年6月11入院。入院查体:头颅大小及形态正常,颅顶部及颅枕部可触及多个肿物,质地坚硬,不能活动,最大者约3.2cm×2.2cm大小。头颅i维CT片示:脑颅骨表面凹凸不整,颅骨外板、板障密度不均,部分骨质局限性增厚并见多发结节状,部分病灶向颅骨表面突出(图1,2),于2014年6月13日在局麻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

  • 标签: 颅骨骨瘤 多发性
  • 简介:我们收治一例良性颅骨非骨化性纤维瘤,鉴于本病少见,好发于四肢长骨,多见于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且该类病例多为骨科或放射科同仁报导,经查询国内文献未见发生于颅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的报导,特此结合文献复习将病例介绍如下:

  • 标签: 颅骨 非骨化性纤维瘤 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