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的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者均行运动负荷MPI和ES-ECG检查。对比分析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结果: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敏感性分别为0.98、0.82;特异性分别为0.85、0.39;准确性分别为0.92、0.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0.62。结论:运动负荷MP1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而ES-ECG是一种较好的筛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利用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变化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8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透析后,体重差异大小分为2组,其中A组差异<2.5kg(35例);B组差异>2.5kg(45例)。在进行1次血液透析前后,分别利用心脏彩超测量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A组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透析后较A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明显降低,A峰明显升高,E/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时,若前负荷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影响左心舒张功能,而对左心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心脏彩超 左心室 前负荷 血液透析
  • 简介: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mCollCardiol)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合并2-4个新发糖尿病(NOD)危险因素],每日服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日)时或应考虑降低剂量(JAmCollCardiol,2013,61:148—152)。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剂量 美国心脏病学会 治疗 危险因素 每日服用
  • 简介: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室颤和猝死的价值以及抗心律失药物的药效评估作用已得到公认[1].本文观察了60例负荷平板运动诱导的心肌缺血病人QTcd变化,以探讨QTcd在运动试验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负荷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QTC离散度
  • 简介: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发作心悸10余年,多次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而作活动平扳试验。运动前.平卧位心电图正常。体检心肺正常,基础血压140/90mmHg。无高血压病史,采用Bruce方案,运动总时间4分钟54秒,〈Ⅰ级,心率136次/分,达该年龄组最大心率100%。病人感觉气喘、无力、面色苍白,测血压160/100mmHg,当时血压增高考虑运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即结束运动示窦性心律,心率逐渐减慢,103次/分,匀齐,血压由增高渐稳定,140/55mmHg,屏幕观察5′14″时,示房性期前收缩(PAS)诱发连续性频率达266次/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由坐位,取平卧位,舌下含硝酸甘油0.5mg,鼻吸氧,

  • 标签: 运动负荷试验 诱发 室上速 Bruce方案 室上性心动过速 最大心率
  • 简介:最近,土耳其学者Sezer等对PCI术后是否应该在冠脉应用低剂量链激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研究显示,PCI术后应用小剂量链激酶可以改善心肌灌注,但对于长期的左室大小及心功能变化无作用。

  • 标签: PCI术后 链激酶 小剂量 冠脉内 心功能变化 心肌灌注
  • 简介:患者女性,73岁。因“突发心悸、胸闷3h”于2009年3月5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8年,血压控制欠佳,最高达210/110mmHg。查体:体温36.2℃,脉搏1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3/121mmHg。神志清楚,精神紧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那扒蘧窒扌月∑?未触及震颤,心界略向左下扩大,心率15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略)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率156次/分。

  • 标签: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小剂量 室上性心动过速 高血压史 肺呼吸音
  • 简介:三个人中大约有一人患有高血压,但由于降压药带来乏力、疲劳、干咳的副作用而停止用药,使得他们当中只有一半的人群血压可得到控制。一个最新的研究显示,采用较小剂量的几种降压药联合降压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纳入了42个研究中的2万余名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不同剂量降压药单独降压组或联合降压组。

  • 标签: 降压药 小剂量 副作用 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 人群血压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灌注显像时阿托品-4min腺苷负荷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改变,并与4min、6min腺苷负荷试验进行比较。方法将83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组1为阿托品-4min腺苷负荷试验组,共28例;组2为4min腺苷负荷试验组,共27例;组3为6min腺苷负荷试验组,共28例。组1在注射腺苷前1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三组病例分别经肘静脉用注射泵持续注入腺苷,剂量为0.14mg·kg^-1·min^-1,用药时间为4min、4min和6min。结果①三组病例在注射腺苷3min、停药时分别与基础状态比较,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房室传导阻滞和ST段改变在三组病例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4%、7%和32%、33%、3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4min腺苷负荷试验与4min腺苷负荷试验、6min腺苷负荷试验相比,具有对心脏产生负荷、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相应心电图改变相同的作用,而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却相对较低,有利于提高受检者对试验的耐受。

  • 标签: 腺苷 阿托品 药代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 心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研究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非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症状就诊的房颤患者89例,最近房颤持续发作在48h以内,既往无心力衰竭表现及其他心外病症,并排除瓣膜心脏病、冠心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肝肾功能损害.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一次顿服普罗帕酮负荷量450mg,2例体重<45kg患者给予300mg,4例体重>80kg患者给予600mg.毛花甙C组静推西地兰0.4mg,4h后仍为心房纤颤则追加0.2mg.密切观察患者心律、速率、血压、症状等变化,记录从给药到房颤转复的时间及转复瞬间心电图情况.比较二组患者4h和8h内房颤转复率及转复时间.结果普罗帕酮组共45例,其中4h内转复23例(51.1%),平均转复时间为(1.5±0.3)h.毛花甙C组共44例,其中4h内转复11例(25.0%),平均转复时间为(2.9±0.7)h.4h内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P<0.05),4h内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新近(≤48h)发生的不伴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的房颤,口服负荷量的普罗帕酮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转复方法.

  • 标签: 普罗帕酮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治疗
  • 简介:“服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并发症的同时,还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回顾了以前的五项试验,包括了32,752名患者,并将此其得出的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大剂量 风险 美国医学会 疾病发生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根据在线发表在《柳叶刀》的荟萃分析,“由患者在家自我监测抗凝治疗和调整剂量是安全的,可以减少凝血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实际上,

  • 标签: 抗凝治疗 自我监测 安全 剂量 患者 《柳叶刀》
  • 简介:目的分析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的最优剂量。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6月~8月间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疑似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28~87(58.7±6.2)岁。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对比剂用量为0.7ml/kg)、B组(30例,对比剂用量为0.6ml/kg)和C组(30例,对比剂用量为0.5ml/kg),推注浓度为350mgI/ml,注射速率均为5.0ml/s,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评价CT图像质量。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C组右冠状动脉远段和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左前降支近段、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均比A组和B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Ⅳ级图像957个(92.7%)、Ⅲ级图像54个(5.2%)、Ⅱ级图像21个(2.1%),图像质量较高。B组中3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成像显示≥50%狭窄共219段,左冠状动脉主干2段,右冠状动脉71段,左回旋支57段,左前降支89段,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6.1%、98.0%、86.3%。结论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的最优剂量为0.6mg/kg,推注浓度为350mgI/ml,此剂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度较高。

  • 标签: 对比剂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64排螺旋CT(CTA)与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64排螺旋CT,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7.10%(27/31),特异性为97.14%(34/35),准确性为92.42%(61/66),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敏感性为93.55%(29/31),特异性为85.71%(30/35),准确性为89.39%(59/66)。冠脉64排螺旋CT与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冠脉64排螺旋CT与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别,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乙腈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2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根据室性期前收缩数量与24h总心率的比值,分为低负荷组(〈10%,50例)、中负荷组(10%~20%,108例)、高负荷组(〉20%,62例),同时选择68例无室性期前收缩的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指标,同时检测其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负荷组及高负荷组的QT间期、QRS波时限明显增宽,矫正QT间期明显延长(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负荷组、高负荷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流出道内径(LVO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博心输出量(SV)、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或〈0.01)。双变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与QRS波时限、矫正QT间期、LVEDd、RVEDd、NT-proBNP呈直线正相关(r=0.42~0.65,P均〈0.01);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r=-0.62,P=0.001)。结论:随着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左室的结构及功能可发生改变,因此应注意监测相关指标,及早进行临床干预。

  • 标签: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强负荷训练者心肌损伤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大学体育系2014年9月入学男性新生136名,年龄17~20(18.2±1.4)岁。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各68例。A组在接受训练前口服麝香保心丸,共两周;B组训练前不实施任何干预。然后按设计要求于晨起后空腹越野跑5km,时间控制在25~30min。分别抽取静脉血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次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训练后即刻较训练前两组BNP、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训练后次日较训练前血清CK、CK-MB、cTnI、BNP和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A组训练后次日CK[(226.30±70.10)U/Lvs.(199.40±32.80)U/L]、CKMB[(31.50±10.90)U/Lvs.(21.20±6.20)U/L]、cTnI[(0.104±0.033)μg/Lvs.(0.076±0.042)μg/L]、BNP[(102.44±42.36)μg/Lvs.(88.15±27.28)μg/L]和CRP[(6.13±2.76)μg/Lvs.(3.33±1.57)μg/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训练前口服麝香保心丸能够减轻强负荷训练的心肌损伤。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肌酸激酶同工酶 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 B型脑钠肽
  • 简介: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一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使用小剂量阿托品进行治疗)和B组(40例,使用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分(68.57±12.99)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46.05±10.71),t=8.459,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通过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窦性心动过缓 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阿替洛尔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将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率、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阿替洛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三方面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在无临床禁忌的情况下,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心绞痛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治疗 阿替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