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药物滥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降低毒品伤害方法以同伴驱动社区干预工作方法为起点,同伴为基础,外展干预活动、清洁针具等物资发放、健康教育活动、小组活动、艾滋病快速检测等活动。结果同伴驱动社区干预工作实现了在药物滥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和降低毒品伤害的目标,同时也对干预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同伴驱动社区干预 药物滥用 降低毒品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对比两组教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强直性脊柱炎 教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鼻套取器在鼻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9例因胆总管结石行鼻胆管引流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口鼻套取器组(n=50)和导丝介入组(n=49),比较两组的一次性套取成功率、套取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次性套取成功率口鼻套取器组高于导丝介入组(P<0.05);口鼻套取器组套取时间比导丝介入组短(P<0.05);传统导丝组咽喉部粘膜损伤率高于口鼻套取器组(P<0.05);鼻出血,引流管打折及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鼻套取器在鼻胆管引流术中不仅提高了一次套取成功率,还缩短了套取时间,使器械护士(操作者)可以更加简单、便捷的进行此项操作,同时减少患者的咽喉部粘膜损伤,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口鼻套取器 胆总管结石 鼻胆管引流术 逆行性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表规范介入手术安全管理。方法以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表为基础,根据介入手术临床特点改进核查表具体内容,应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结论将《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表》运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介入手术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介入手术 安全核查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干预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以及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0,P<0.05)。结论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患者焦虑、抑郁改善好,并发症低,值得广泛在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介入护理干预 脑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桡动脉介入和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介入途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而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接入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晚期肿瘤病人40例,对其进行DSA介入治疗,包括24例肝癌患者,有22例使用多种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4例肝癌病人,10例胃癌病人,6例直肠癌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0%,本次治疗中有2例弥漫性肝癌病人和2例胃癌病人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就DSA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手术后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DSA辅助治疗,能够在减少化疗药物副反应的情况下,提高治疗效果,因此,DSA治疗晚期肿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DSA介入治疗 晚期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同伴支持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规范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市辖区2017年3月-9月的下属3个乡镇居住社区的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同伴支持管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掌握的情况以及糖转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转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控制的显著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开展实施同伴支持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更好,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更规范,依从性更好,但若要大规模开展实施“管住嘴,迈开腿”的糖尿病管理方案,还需更多志愿者加入,更多医护人员的努力。

  • 标签: 同伴支持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 简介:摘要许多胸腔疾病的原因都可以通过病人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方法确定。确诊经常需要生化、微生物、细胞学、组织学检查,这些检查需要的物质可通过靶向性的穿刺获得。本研究旨在探讨介入性超声在胸腔疾病中的应用。

  • 标签: 介入性超声 胸腔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6例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28例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就组间体征变化进行比较,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数据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组间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B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低于A组(P<0.05);组间治愈率比较,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对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介入方式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本文笔者主要针对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挽救广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命,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即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与射频消融(RFA)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13例肝癌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84.6%,出现2例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照组13例肝癌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69.2%,出现6例并发症,2例获得有效处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肿瘤的完全坏死率,提高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出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 介入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案笔者选取其所在医院最近一年时间内所接收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共计100人,并将患者任意分成2组,分别是A组和B组,每组50人,A组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常规疗法,而B组是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开阔创新加入了外周血管介入治疗,AB两组患者经过数天的治疗其临床效果显示分组对比治疗后,A组成功治愈15人,具有显著疗效的22人,有疗效的3人,无疗效的10人,总有效率为82.310%B组成功治愈30人,具有显著疗效的10人,有疗效的8人,无疗效的2人,总有效率为95.35%,通过两个组别的治疗方法和各项数据的比较以及近半年的追踪回访得出结论从临床效果来看采用外周血管介入的方法治疗大咯血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的多,可以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外周血管介入 大咯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实行肺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 中医辨证法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120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一般护理模式的同时,加用中医辨证护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差异性(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状态、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评分无差异性( P> 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差异性( P< 0.05)。结论 肺癌患者经过肺癌介入术治疗后,采取中医辩证法护理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患者满意度增加,疗效显著,值得大幅度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护理 肺癌介入 术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伴呕血术前化疗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胃癌伴呕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栓塞后手术组(30例)和单纯常规手术组(35例)。对化疗栓塞后手术组的患者,需要测量化疗栓塞后其大小、形态的变化,肿瘤坏死的程度及不良反应,7~15d后行手术切除,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时间,并与单纯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化疗栓塞可使呕血消失、肿瘤发生一定程度的坏死,并使病变范围有所缩小,不良反应轻微。②化疗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不仅可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延长了生存时间。结论胃癌伴呕血术前化疗栓塞,创伤轻微,疗效显著,应作为术前的一项常规治疗手段。

  • 标签: 胃癌 介入治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手术切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脓肿应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医学临床上有效治疗腹部脓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2017年10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124例腹部脓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介入冲洗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引流治疗措施,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时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的同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冲洗在医学临床腹部脓肿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时间,进一步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 标签: 超声介入 冲洗 腹部脓肿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损伤性肾出血的介入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86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采用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采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对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86例患者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或金属弹簧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肾动脉出血征象消失。术后1-3d肉眼血尿消失。在随访时发现均未再次发生出血情况,未见继发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肾损伤出血患者介入性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肾功能损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损伤性 肾出血 介入
  • 简介:摘要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介入病房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介入病房护理服务的人性化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介入病人的心理需求,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实行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介入治疗过程中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增强患者对介入治疗手术的信心,也为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人性化 优质护理服务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要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结论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暴躁的情绪,提高机体康复速递,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性放射疗法 肺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