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业学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和试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并提升其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病理学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教师教学中的语言控制,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借助恰如其分的语言,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方法:教师授课语言要注意控制语注速度、注意加大力度、要重视精度、灵活多变。结果:经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效果较以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合理教师授课中的语言控制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最要途化。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语言控制 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
  • 简介:通过对在校临床医学生与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营养知识及需求情况调查,探讨针对目前医学教学现状,加强临床营养学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就临床营养学教学改革的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基地、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并在临床营养学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语言,做到教学语言的典型化、形象化、通俗化,提高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 标签: 临床营养学 医学模式 教学改革 教学语言
  • 简介:医学专科学校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目前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这与高职教育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人才的目的不相符。本文论述高职开设检验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有关教改措施。

  • 标签: 实用型检验人才 高职教育 检验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大学专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语言康复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56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8例。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基于口肌训练,研究甲组加用语言认知训练,对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患儿的下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唇口部运功功能评分、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可明显促进语言康复,并明显改善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语言认知训练 口肌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语言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分子诊断学实践教学抽象、繁琐、费时,本科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笔者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诸环节的改革,教与学互相促进,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实践技能、独立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促进学生对分子诊断学实验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以及临床应用能力及实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分子诊断学 实践教学 改革 实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84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应用在儿科护理干预中,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其抵触感,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肢体语言 沟通 儿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患儿中,有120例患儿家属容易参与本次实验研究,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各有患儿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搭配肢体语言沟通,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明显升高,完全依从患儿有28例,部分依从患儿有26例,不依从患儿有4例,对照组中,完全依从患儿仅有19例,部分依从患儿有20例,不依从患儿有11例,两组患儿中对治疗不依从的例数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两组患儿家属实施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实验组患儿家属对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儿科患儿的护理中采取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率,促进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儿预后的同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肢体语言沟通对小儿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儿科治疗的患儿100例,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的患儿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患儿依从性,对操作的接受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差别(P<0.05)。结论对儿科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可以提高患儿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使用直留置针与Y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0日-2016年7月21日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Y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使用直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Y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上显著优于直留置针(P<0.05),研究组患者阻塞、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患儿舒适度较高,并且更易于保护置管伤口,降低感染率。因此,Y留置针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儿童输液 输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情景式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的作用,为干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方法对我院认知心理门诊2017.11~2018.04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和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评估,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情景式训练组(治疗组)与图片教学语言训练组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式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式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痉挛脑瘫患儿平均分 2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 FMFM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高( P< 0.05)。两组 WeeFIM评分差异较大,观察组 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提高痉挛脑瘫患儿上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痉挛脑瘫患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痉挛脑瘫患儿平均分 2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 FMFM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高( P< 0.05)。两组 WeeFIM评分差异较大,观察组 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提高痉挛脑瘫患儿上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痉挛脑瘫患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对管尿标本的保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麝香草酚防腐冷藏法、甲醛冷藏法、-18℃冷冻法,对管尿的保存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三种方法最好的是采用麝香草酚防腐冷藏法,管尿可保存数月。

  • 标签: 管型尿 麝香草酚 冷藏 霉菌 检验专业 保存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人体的细菌L的分离培养,寻找一种培养细菌L的最佳办法,以便临床鉴定与研究细菌L。方法对在普通血液培养过程中瓶底出现轻微暗紫红、上清液微混或瓶壁有少量颗粒状物生长时,分别用血浆分离针抽取可疑培养物同时转种于普通血液琼脂培养基、L增菌培养基及L琼脂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在血琼脂固体培养基上最终形成了细菌L,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了细菌、L、将可疑培养物再用血浆分离针转种于L细菌液体培养基上又分离出23例L细菌,使原来一般血培养阳性率提高。结论经过对细菌L的分离培养研究,发现血琼脂固体培养基培养对于培养细菌L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用于鉴定与研究细菌L

  • 标签: 细菌 L型 分离培养
  • 简介:摘要Degos病又名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及皮肤中小动脉闭塞性致死性综合征,临床可分为两系统,有累及不同器官的多发性血栓性梗塞性损害;皮肤,有特征性皮肤损害,但无系统累及证据,皮肤临床少见,下面为我们临床所见三例皮肤Degos病,均用贝复新(又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凝胶)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皮肤型 Degos病
  • 简介:摘要凶险前置胎盘是产科最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易导致产前、产中、产后大出血,极易并发失血性休克、DIC、继发感染、早产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母婴生命安全。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出血,控制出血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子宫能否保留。剖宫产后止血方式包括子宫按摩、药物促进宫缩、宫腔填塞、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及介入疗法,如果患者术后出血凶险,并且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尽快切除子宫才能止血。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火针和刺络放血治疗寻常斑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诊疗的90例寻常斑块银屑病患者,随机抽取40例患者使用他扎罗汀乳膏治疗,纳入参照组;余下50例患者使用火针和刺络放血治疗,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各时间点PASI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SI评分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SI评分较优于参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他扎罗汀乳膏相比,火针和刺络放血在寻常斑块银屑病救治中,能够显著增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PASI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火针 刺络放血 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 PAS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