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疾病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50例,其中甲组采取欠充程度进行治疗,乙组则采取适充程度治疗,丙组则采取超冲程度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结果,以及疼痛等级。结果经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且病痛发生率也低于其他两组,经比较,P<0.05,表明本次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治疗牙髓疾病患者,根管填充物量应选择适度,方可更好的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其发生病痛率得有有效降低的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临床治疗中,提倡采用适度填充处理来进行牙髓根管治疗。

  • 标签: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牙体牙髓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序号将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适量组、超量组、欠量组,每组30例。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其中适量组给予根管适量填充,超量组给予根管超量填充,欠量组给予根管欠量填充,记录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适量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量组的66.67%及欠量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适量组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超量组的30.00%及欠量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可显著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治疗中根管填充程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本院中接受牙体牙髓治疗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欠填充,B组35例,给予适填充,C组35例,给予超填充,观察填充效果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C组,疼痛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A组、C组在疗效及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牙体牙髓治疗中,根管适填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根管欠填充及超填充,且可降低疼痛发生率。

  • 标签: 根管充填程度 牙体牙髓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部位脑出血治疗中不同剂量甘露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均给予甘露醇治疗,以不同剂量为依据,分为小剂量组(150ml)与大剂量组(300m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水肿程度和血肿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大剂量组为29.1%,小剂量组明显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以脑出血不同部位为依据,合理选择甘露醇剂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不同剂量 甘露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减轻耳鼻喉术后疼痛程度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情况。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8月1日~2015年8月1日止实行了耳鼻喉手术的8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将两组护理应用对术后疼痛减轻程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AS及VAS评分情况对比有明显区别,实验组皆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疼痛减轻程度明显比参照组显著(P<0.05)。结论于耳鼻喉手术后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耳鼻喉部手术 术后疼痛 程度减轻
  • 简介:摘要探目的讨推拿复位对改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9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45例参照组与45例实验组,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推拿复位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1.34±0.32)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VAS评分(3.02±0.45)分,组间出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肩腿疼痛患者应用推拿复位治疗,不仅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颈肩腰腿疼痛 推拿复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同硬膜外麻醉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后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按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实验组则选择全麻联用硬麻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后,在术后1h、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采取全麻联合硬麻的方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两种麻醉方式 胃癌根治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进行病况分析,然后治疗,探究不同病况的治疗结果。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90名进行本次实验,以病情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治疗。结果不同程度损伤的病人对于治疗的要求各不相同,治疗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病人的病况进行分析,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 损伤程度评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脑出血患者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脑水肿程度及神经评分(ME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硝苯地平 脑出血 脑水肿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室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室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室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室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216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婴儿存在睡眠障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影响。结果正常婴儿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比例、满月定时喂养比例高于睡眠障碍婴儿,母乳喂养比例、与父母同床比例低于睡眠障碍婴儿,P<0.05。结论满月定时喂养、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能有效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家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同时还应当注意尽量与婴儿分床睡,引导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喂养方式 婴儿 睡眠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单侧唇裂术后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汤匙喂养、直接母乳喂养、奶瓶喂养,观察一星期,三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出现继发出血2例,无伤口裂开;B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和伤口裂开;C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有1例因感冒流涕污染伤口发生伤口感染,导致鼻小柱旁伤口裂开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裂术后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效果与汤匙喂养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临床实践有可行性。

  • 标签: 单侧唇裂 术后 喂养方式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共10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51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状况。结果护理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频率、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老年带状疱疹 负性情绪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病人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创伤性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措施,随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定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对两组治疗前后腰椎疼痛指数。结果相关数据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经过疼痛控制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通过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指数及人数对比可发现疼痛护理组经护理后无痛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剧烈疼痛的再次发生,两组相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通过疼痛护理措施疼痛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减轻了患者承受的痛苦,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疼痛护理 老年 生活质量 腰背疼痛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外伤后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就诊于本院儿童口腔科的牙外伤患者,符合纳入条件的137例连续病例。随机采用(A)正畸舌侧扣和0.25mm金属丝结扎、(B)带钩金属夹板和0.4mm金属丝结扎、(C)直丝弓托槽和圆弓丝、(D)0.2mm结扎丝对折三次形成麻花丝后用树脂粘结进行固定,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在有效固定患者数、牙龈指数、操作时间、材料脱落牙数及舒适指数等综合方面显著优于B、C、D组(P<0.05)。结论正畸舌侧扣结扎固定是一种更高效舒适、易操作的松动前牙固定方法。

  • 标签: 上颌前牙 外伤 不同固定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0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单纯的颈丛阻滞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高位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经过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患者变化不大,而对照组却有显著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不唯一,其中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可收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麻醉方式 甲状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氟化物对氟牙症釉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50颗中度氟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割成三等分,既各50例每组的一组、二组与三组,一组的氟牙放置于蒸馏水中,二组的氟牙放置于低浓度的氟化钠溶液里,三组氟牙放置于高浓度的氟化钠溶液里。比较一组、二组、三组氟牙的表面硬度值、观察釉质表面微观形态变化。结果在浸泡前,一组、二组、三组氟牙的表面硬度值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泡后,氟牙硬度值为二组>一组>三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浸泡前后氟牙的硬度比较中,一组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提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降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表面出现反应物沉积,一组与三组表面未出现反应物沉积。结论高浓度氟化物会导致氟牙硬度值下降,釉质不会再矿化,低浓度氟化物可以让氟牙硬度上升,釉质继续矿化,所以氟牙症的病患应当使用低氟牙膏。

  • 标签: 浓度 氟化物 氟牙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04例脑血栓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治疗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5%比常规组82.69%高很多(P<0.05)。治疗组患者在生活能力评分和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护理满意率100%高于常规组的90.38%(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均有一定效果,但是优质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能力,利于机体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护理干预措施 不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8月间1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同期分别进行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比较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的结果。结果1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除了MCH,静脉血的PLT、MCHC、MCV、Hct、Hb、RBC水平均明显高于末梢血,WBC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试验结果,静脉血的CV值明显低于末梢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这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采集得出的数值比末梢血更为准确,也更具有稳定性,值得在血常规检验中推广。

  • 标签: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及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各5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对照组优良率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51.28±1.12)分、(8.37±0.33)分和(51.25±1.15)分、(8.40±0.40)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91.42±1.08)分、疼痛评分(1.12±0.15)分,对照组Lysholm评分(82.10±1.10)分、疼痛评分(2.34±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通钢板内固定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优良率更高,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功能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