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职护生是护士后备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近年来,中职卫生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及方法不佳、学习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着将来的临床质量,因此亟待开展提高护理学习质量的研究,我校针对中职护生学习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到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学习质量 中等卫生学校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源性脑栓塞疾病实施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5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全部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我院的严格治疗后发现,总有效率为82.1%。结论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 尿激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2(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收的1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通过腹腔镜脾切除术完成脾切除手术。手术之间自120min至280min不等,平均手术用时190min,脾脏切除重量自150g至780g不等,平均重量520g,肠胃蠕动手术后恢复时间自12小时至48小时不等,平均恢复时间32.5小时。患者未出现因手术导致的死亡现象,术后未出现出血现象。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使用上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共80例,经过孕期检查无其他慢性病、精神障碍。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顺利分娩后给予产后健康指导并进行产后按摩,观察其排便、恶露及睡眠的舒适程度等。结果80例临床产妇均顺利分娩,在实施产后护理后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排便、恶露及睡眠的舒适程度等要好于对照组,预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结论在孕妇产后恢复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按摩可以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减少一些产后的并发症,提高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按摩 产后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美学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牙齿烤瓷牙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7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修复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口腔修复美学的方法综合治疗结果功能方面对照组的有效7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47%;实验组有效7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47%。治疗前后2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观方面对照组的有效7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9.87%;实验组有效7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73%。治疗前后2组患者美观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修复美学展现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的需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美学 应用效果 功能 美观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在校护生(以下简称护生)认识到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可以提高学习适应性。方法对400名护生运用沟通能力量表,学习适应量表,个人评价问卷(PEI)进行测试,结果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均分超过2.5分,一般沟通能力低于2.5分,自信均值为3.15±0.53超过理论值3,护生的自信处于较高水平。沟通能力和自信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共同参与,自信和一般沟通能力为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占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37%。结论提高护生的学习适应性,应着重提高护生的自信与沟通能力。

  • 标签: 自信 沟通能力 学习适应性 在校护生
  • 简介:背景:脊髓损伤后一系列生物过程变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观察脊髓损伤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国际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数据库和WebofKnowledge数据库中1972年1月至2012年11月关于微阵列芯片技术和脊髓损伤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microarray,.spinalcordinjury,geneexpress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利用微阵列技术探究脊髓损伤分子机制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较高水平杂志中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56篇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参考了两部中文著作。结果与结论:利用在分子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微阵列芯片技术能够很好的检测从急性损伤期到后期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而能够寻找相关的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该技术不仅对今后的分子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可从基因层面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寻找合适的靶点。文章分析了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提出了实验设计及微阵列芯片检测技术上的革新、数据分析方法上的改进,并评价了微阵列芯片帮助寻找有效治疗靶点的能力。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脊髓损伤 微阵列芯片 基因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总结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降颅压、脱水、降血压、降血糖治疗、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脑心片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发生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步长脑心通辅助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脑心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治疗效果分析,了解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科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都以西医疗法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治疗之外,加服中药,观察6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HP转阴率63%;观察组总有效率100%,HP转阴率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西药能够有效发挥抑酸、抗HP、保护胃黏膜等作用,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提高HP转阴率,在临床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消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观察期间志接受常规护理和日常教育1,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期为6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6周的护理之后,自身疾病掌握情况表现出明显差异,观察组完全掌握率为73%,基本掌握率为27%,总掌握率为100%;对照组完全掌握率为37%,基本掌握率为46%,未掌握率为17%,总掌握率为83%(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之后,会对疾病的认识、用药知识、饮食习惯、日常康复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死亡病例和探究临床意义。方法记录来院94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死亡主因、致伤原因及死亡时间。结果死亡病例中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死亡时间主要在3h以内;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和工伤为主,死亡主因是颅脑损伤和创伤失血性休克。结论急诊外科的医生必须在黄金1小时内争分夺秒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伤患,对于创伤性失血患者积极的准备输血,从而提高抢救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诊外科死亡病例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所起到的作用,观察他汀类药物是否会产生副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他汀类药物。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ACEI制剂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40mg氟伐他汀,治疗周期18个月。结果经过18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病例在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再发生率、致死率和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表现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心绞痛患者适当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恢复患者的心肌功能,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绞痛 氟伐他汀
  • 简介:摘要通过探究类风湿因子(RF)浓度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消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的依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作准备。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将无痛注射技术用于治疗幼儿期患儿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在我院医治的120例幼儿期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无痛注射技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显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幼儿期患儿来说,使用无痛注射技术治疗患儿的效果好,能明显改善幼儿期患儿的症状,不良反应少,运用此方法治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