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以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搜集和分析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结果: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较为明显。内分泌干扰物可以通过模仿或干扰体内的内源性甲状腺激素作用,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运输和代谢等过程。此外,它们还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正常功能,干扰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这些作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失调,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疾病。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监测和控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排放,可以减少生态环境中这类有害物质的累积,从而保护公众的健康。

  • 标签: 内分泌 干扰物 甲状腺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运动对抑郁有积极作用,且适当运动无任何副作用。虽然运动作为抗抑郁的干预手段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现有的抑郁症发病机理的各种假说,并结合运动抗抑郁的实证研究,就抑郁症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运动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更好的加强抑郁症的治疗及预防。

  • 标签: 运动 抑郁症 神经内分泌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迄今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是引起妇女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密切相关。内异症在位与异位内膜存在异常的神经分布,这些神经涉及感觉神经Aδ,感觉纤维C等。内分泌功能紊乱疾患,如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黄体功能缺陷及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常伴内异症的发生。机体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失衡,可能是EMs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神经-内分泌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分泌IL-12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highCD45RBlowDC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LB/c小鼠脾脏CD11chighCD45RBlow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chighCD45RBlowDC中加入不同浓度APS(50、100、200μg/mL)处理,以不加APS的细胞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未刺激组(加入未经APS处理的CD11chighCD45RBlow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APS刺激组(加入经200μg/mLAPS处理后的CD11chighCD45RBlow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APS刺激+抗体1组(加入经200μg/mLAPS处理后的CD11chighCD45RBlowDC、IL-12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和高浓度APS刺激+抗体2组(加入经200μg/mLAPS处理后的CD11chighCD45RBlowDC、IL-12同型对照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测定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4和γ干扰素水平.对数据行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未加APS刺激相比,3种浓度APS均显著增强CD11chighCD45RBlowDC表面分子CD40、CD80、I-A/E及TLR4表达及IL-12分泌,其中IL-12分泌呈APS浓度依赖性;CD86表达无明显变化.高浓度APS刺激组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未刺激组(F=13.438,P<0.05);高浓度APS刺激组细胞γ干扰素水平为(2784±137)pg/mL,高于未刺激组[(1952±101)pg/mL,F=12.177,P<0.05];高浓度APS刺激组细胞IL-4水平为(172±20)pg/mL,明显低于未刺激组[(193±19)pg/mL,F=11.963,P<0.05].高浓度APS刺激+抗体1组前述3项指标表达水平较未刺激组明显改善,高浓度APS刺激+抗体2组前述3项指标表达水平与高浓度APS刺激组接近.结论APS能够通过促进CD11chighCD45RBlowDC中IL-12的表达,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1型反应

  • 标签: 黄芪多糖 白细胞介素12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
  • 简介:【摘要】传统观念认为,人体的骨骼系统是一种惰性器官,支持及保护肢体、维持钙磷稳态、造血和作为靶目标等功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最新的骨生物学发现,骨骼作为一个新型内分泌器官能够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骨调节蛋白、活性多肽、生长因子、脂肪因子、炎性因子、激素和外泌体等。其中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骨钙素(OCN)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本文主要是概括OCN和FGF23在人体中作用机制,以及运动对OCN和FGF23合成及分泌的影响。

  • 标签: 骨骼内分泌 骨钙素 成纤维细胞因子23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内分泌科护理方面的缺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 方法:对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内分泌护理缺陷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当中的缺陷问题,提升患者满意度 (P < 0.05) 。结论:内分泌科护理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发现并改善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缺陷有助于提升院内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能力。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缺陷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和调节,使人体的各种激素的水平保持着相对恒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结论各内分泌器官的肿瘤、炎症、血液循环障碍、遗传疾病及其它病变均能引起该器官激素分泌的过多或缺乏。只要准确诊断,内分泌疾病可以治疗。

  • 标签: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功能亢进 激素不反应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间歇内分泌治疗与持续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18例)进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对照组(n=18例)进行持续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在治疗后18个月、24个月、30个月的血清睾丸酮浓度均远远优于使用持续内分泌治疗的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间接性内分泌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睾丸浓度,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前列腺癌 间歇内分泌 持续内分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在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08-2021.08}在本人进修学习期间所管的病例治疗中的92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综合组(46例)和基础组(46例),综合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基础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综合组与基础组患者症状消失等指标;对比综合组与基础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基础组(P<0.05);综合组股骨大转子骨密度与股骨骨颈密度高于基础组(P<0.05);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内分泌综合治疗方式,符合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有利于提升患者骨密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 标签: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4年 12月 -2015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都采取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治疗,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分析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 82例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 97.62%( 82/84),而且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化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 高负压吸引 药物灌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乳汁分泌的针对护理,帮助产妇的提高乳汁分泌。 方法 抽取 2015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之间在本院接受生产的产妇 160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 80 例),实施常规的产后护理,研究组( 80 例)实施为提高产妇乳汁分泌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的情况,探究护理干预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组产妇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的新生儿成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两组产妇之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帮助产妇更多的分泌乳汁,对于新生儿的成长有明显的帮助,有效的增加母乳喂养的概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后护理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低钠血症产生原因主要是人体电解质出现紊乱,并且在临床上内分泌低钠经常被错误诊断。低钠血症,指的是血浆中血清钠浓度降低,这并不表示人体中总体含钠量减少,总体含量也可能是正常值,也可能是稍微增加。这种病症在老年患者身上较为常见。本文对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5月来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低钠血症病患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讨论造成低钠血症的因素,为今后治疗提供资料支持。

  • 标签: 低钠血症 内分泌科 体征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