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天门市首例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找该病例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非疫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例资料、咨询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以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患者先后就诊于蒋湖卫生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同济医院”),最后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布病,天门市疾控中心迅速介入调查和处置,使得此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爆发流行。结论天门市首例布病确诊属于病源输入性、隐形感染羊发病及与疫羊接触有关,畜牧部门应加强输入性牲畜的检疫工作,疾控中心应加大布病的防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防治意识,以达到遏制布病疫情扩散的目的。

  • 标签: 天门市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 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病因、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疑诊PACNS的病例进行常规MRI、MRA扫描,分析常规MRI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情况。结果2例发病前一周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均未治疗,急性起病。且均为大血管病变,一为前循环颈内动脉闭塞,一为后循环基底动脉闭塞。MRI显示相应责任血管病变区的梗死病灶,两例自身免疫性全套及ANCA均为阴性,且两例均无发热及其他感染性证据,提示血管的急性闭塞与感染后的血管改变有关。结论感染为PACNS病因之一,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相应血管病变有关,MRI、MRA、DSA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病因 诊断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儿童口腔夜间急诊的常见疾病及其病因。方法收集874例12岁以下儿童口腔夜间急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外伤、牙痛、颌面部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分别占42%、35%、19%、4%。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牙病、颌面部感染性疾病为儿童夜间就诊口腔科的常见原因,根据病因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童夜间口腔急诊的发病率。

  • 标签: 儿童 口腔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头状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误诊原因,探讨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术中快速误诊的4例乳头状肿瘤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乳头状肿瘤,2例不典型增生误诊为癌,2例癌误诊为乳头状瘤。结论对乳头状肿瘤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加强病理医生对快速病理经验的积累,可避免或减少对该类肿瘤的误诊。

  • 标签: 冷冻快速 延迟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误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方法在被超声误诊的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从甲状腺结节的声晕、包绕血流、囊性变、内部血流、纵横比、钙化灶及RI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被超声误诊为甲状腺腺瘤30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5例,高功能腺瘤3例,甲状腺癌16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过高地看待了某些超声征象的特异性,片面地强调了这些超声征象所致。结论如果对甲状腺结节的各种超声征象进行综合考虑,则可减少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误诊率。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超声显像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误诊病分析,提高对该病的一些认识,增加诊断经验。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13例,对比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资料,观察其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误诊的原因。结果病理证实13例患者均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其中有1例合并有异型增生。但术前超声检查报告均未提示或怀疑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分别被误诊为阑尾脓肿3例、回盲部肿瘤4例、肠套叠2例、急慢性阑尾炎3例、无异常声像图发现1例。结论因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在临床上较罕见,且症状不典型或被并发症所掩盖,对该病的认识相对不足,且超声图像缺乏特异性表现,较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故常发生误诊漏诊。通过超声检查认识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一些声像图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的一些认识,从而增加对阑尾疾病的诊断经验。

  • 标签: 超声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 误诊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分析乳腺钼靶摄影检查误漏诊病的影像表现,以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进行乳腺钼靶摄影,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误漏诊病18例,均进分析误漏诊原因。结果5例纤维腺瘤及2例乳腺癌漏诊,乳头状癌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黏液腺癌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髓样癌误诊为纤维腺瘤1例,脂肪坏死误诊为乳腺癌3例,淋巴瘤误诊为乳腺癌2例,多中心乳腺癌误诊单病灶1例。结论乳腺钼靶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部点压放大摄影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细节,结合临床及多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有助于降低乳腺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误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病分级诊疗中高血压未控制患者分级诊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1例,通过社区医师转诊至上级医院,明确诊断,血压达标后再次转诊至社区医生处管理。结果通过分级诊疗后患者诊断明确,高血压病得到治愈。结论社区医师对于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予以针对性干预可治愈。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未控制 社区医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病人管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分院2010-2012年人力资源配置、导诊等制度落实后的综合经营数据分析。结果分院2010-2012年综合经营数据良好。表现在门诊收人稳定增加,到2012年突破500万;病人量稳定增长,总人次增长率达76%;复诊及指定初诊的患者占总门诊人次的73%;医疗投诉逐年降低,到2012年为“0”投诉。结论树立口腔门诊病人管理理念并进行有效管理是口腔门诊发展的核心,是口腔医护工作者人生价值的体现。

  • 标签: 门诊 病人管理
  • 简介:摘要肯尼迪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晚发性疾病,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肌无力,延髓部、面部及肢体部肌肉菱缩,伴有男性乳房发育和生殖功能降低等雄激素不敏感表现。目前肯尼迪病的确诊均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该病致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近侧端(Xq11-12),编码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蛋白。当编码区域内的三核苷酸序列CAG的重复次数病态扩增超过一定限度时即导致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肯尼迪病 下运动神经元变性 基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等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态,促进疾病的好转。方法分析门诊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为患者营造良好医院就诊环境、提供热情周到的咨询服务、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改变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在护理人员优质的心理护理下,患者的紧张和不安心理得到改善。结论门诊是医疗护理的第一线,虽然接触病人时间比较短暂,但心理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促进病人的心身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门诊病人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近半年来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病人的康复情况。结果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结论在接诊急诊患者过程中应积极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病门诊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肝病门诊2014年至2016年肝病患者共274例,按照就诊初诊分组,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周期为18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就诊流程,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心理护理。分别分析两组患者对病情的认知情况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认知评分(9.3±0.1分)与心理改善评分(9.1±0.2分)均优于对照组(8.6±0.2分),(8.5±0.3分),P<0.05。结论肝病门诊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对肝脏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均得到优化。

  • 标签: 肝病门诊 心理干预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云南省既往有白蛉存在,但从未有过黑热病病例报告。方法本病例是云南省第一例确诊黑热病,为外源性输入感染病例。结果本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但未出现外源性输入,内源性感染的病例,病人经过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最终也治愈。结论黑热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通过雌性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在我国甘肃、陕西、山西、四川等长江以北地区有散发,云南省既往没有过黑热病报告,这是云南省首例黑热病病例报告。

  • 标签: 黑热病 云南省 首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病人的转运风险评估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基层医院(二甲或二乙医院)转送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为基层医院处置措施不规范及临床疗效不满意患者,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对风险事件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评价抢救与防范结果。结果基层医院转送40例发生风险的急诊病人主要有心律失常加重12例、血压降低10例、出血加重5例、抽搐加剧5例、心脏或呼吸骤停4例、烦躁不安4例,经过我院抢救与风险防范处理后,最终抢救成功3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0.00%。结论针对急诊病人转运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重视。

  • 标签: 急诊 转运风险 原因 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是内科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由于超急性期影像学改变不明显,常发生误诊并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通过对误诊病的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