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浅谈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梁金仙周绍春

梁金仙周绍春(通讯作者)

(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6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近半年来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病人的康复情况。结果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结论在接诊急诊患者过程中应积极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86-01

急诊病人多为突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人部分处于被动和服从中,一方面是形式多样的医学高新技术手段让患者眼花缭乱,患者难以辨别;另一方面是医生与患者的交流越来越少,医患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公式化[1],加之疾病本身的原因,就会产生焦虑、无助甚至绝望的心理。以往护士对急诊病人多注重躯体的疾病而忽视了心理护理,现笔者通过对急诊病人施以有效救治的同时,用精湛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充分的同情心及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在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保障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促进患者的康复。

1.临床资料

2009年6月至2009年11月,我科共收治急诊病人274例,其中外伤188例,急腹症42例,中毒27例,其他17例,男165例,女109例,年龄在21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39岁。

2.根据不同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2.1外伤患者

任何原因所致的外伤,伤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加上伤口的出血、疼痛,从而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急诊护士应敏捷、沉着、冷静的处理各种情况,迅速止血、包扎、固定,不要让患者直视自己的伤口,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之产生安全感。

2.2急腹症患者

急腹症往往给病人心理上造成较大的恐慌,特别是剧烈疼痛的病人常有濒死感,大都紧张、情绪不稳定,往往因为未及时安排就诊、给药而激怒,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或对医护人员的检查治疗缺乏信心,态度生硬、粗暴,这时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生命活动的终止或缓解急性期的症状,同时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告知未明确诊断以前不能随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要争取家属的理解、支持,鼓励患者信赖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2.3中毒患者

2.3.1自服患者此类患者轻生的原因各异,有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因素,都处于狭隘的心理状态,遇到事情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自杀可以解除烦恼,不配合抢救。我们在抢救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支持,提供健康的知识教育,主动与患者“心理换位”谅解患者的过激行为,用同情语言去感化,使病人认识到不应该为此而轻生,消除其悲观厌世的念头。同时说服家属主动安慰病人,并在其配合下,取得病人的合作,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3.2误服患者这类患者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我们应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解除因对疾病缺乏认识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变消极被动为与疾病抗争的积极状态。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此类药物的毒性,使患者及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不至于在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感到恐慌,并及时指导口服催吐或插胃管洗胃等。

3.对病人家属采取的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家属对病人的病情认知不够,多伴有紧张、焦虑,容易激动、不冷静等情绪,对治疗有可能会不信任或不理智。护理人员应理解家属的情绪,在救治的同时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他们的失态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冷静下来,相信我们的诊断、治疗,并及时汇报抢救结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合作,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方案。

4.体会

总之,急诊科是病人入院的第一站,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多与病人交流,全面评估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以及对心理护理的需求,并有计划、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心理支持。比如在他们入院时,优先安排就诊,尽快明确诊断并给予治疗;热情的接待,并进行详尽的入院告知,以消除其对治疗环境的陌生感;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以减轻对护理操作的畏惧感;实行全程可行的健康教育,以打消他们对疾病的畏惧感等[2]。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还应该重视心理治疗、护理方面的学习,要深刻认识到心理护理对治疗的作用,以自己的言行去改变护理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重视家属亲友的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护理健康宣教,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秦亚辉,赵宏.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11:21.

[2]丁颖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