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一首音乐都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劳动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利用小学这一良好的契机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作为音乐教师就要聚焦课堂,用美妙的音乐去撩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民族音乐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

  • 标签: 民族音乐因材施教音乐瑰宝
  • 简介:本文从西部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建设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进行音乐学课程改革,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形式的设计、课程结构的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将民族音乐资源更广泛的引入到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建立以民族音乐为“母语”的新型课程,以期能为西部民族院校音乐学打造学科特色,并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 标签: 民族音乐资源 西部民族院校 课程 改革
  • 简介:音乐欣赏古已有之,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古琴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流露出音乐欣赏的至高境界。近代音乐教育家黄自提出音乐欣赏的三个层次“知觉、情感、理智”,直至学界泰斗钱仁康1982年出版的《音乐欣赏讲话》在2005年的修改再版中改成《音乐鉴赏》,音乐鉴赏一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音乐欣赏到鉴赏发展的粗略线条。随着学科的发展,音乐鉴赏,指在一定音乐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评鉴和赏析,并因此形成具有感性意义的音乐审美判断。

  • 标签: 音乐鉴赏 音乐欣赏 《琵琶行》 钱仁康 诗人白居易 音乐教育家
  • 简介:民族音乐记录着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可以说在民族音乐"小文化"中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弘扬民族音乐,其责任重大,其意义深远。

  • 标签: 民族音乐 多元文化 传承价值
  • 简介: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音乐欣赏,民族音乐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其组成了幼儿音乐欣赏内容。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过程中应用过程性评价,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学习,进一步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过程性评价内涵,过程性评价特点,幼儿民资音乐欣赏过程性评价策略。

  • 标签: 幼儿 民族音乐 过程性评价
  • 简介:通过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调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现状,并分析相关数据,剖析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大学生中存在的较为集中和有代表性的不良学习动机,在分析这些不良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的同时,给出针对性的调适建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学习动机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不良动机 调适
  • 简介: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历经两大历史时期:新中国伊始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肇端(1949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1978年-2009年).同时,将新中国60年来民族院校内部领导体制发展脉络微观呈现为七个发展阶段:1950-1956年,实行校长负责制;1956-1961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委会负责制;1961-1966年,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为首的校委会负责制;1966-1976年,实行党委“一元化”领导;1977-1985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6-1989年,实行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在部分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1989-2009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鉴于往史,史海钩沉,以探究中国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民族院校 内部管理体制 60年历程
  • 简介: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广西省 民族高等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央民族学院
  • 简介:民族高校在音乐教育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学生实践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民族高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本文对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学实践的新探索为例,对未来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提出新思路.

  • 标签: 民族高校 音乐专业 实践教学
  • 简介: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 标签: 民族唱法 美声唱法 对立统一
  • 简介:狮子这一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纹样,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装饰风格深受民众喜爱。中国间狮子装饰艺术有雕刻、陶瓷、绘画、织绣、印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狮子就是中国众心理的物化,具有强烈的民间性与普及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民间狮子装饰艺术是民族审美心态的产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 标签: 民间狮子 北狮南狮 文化内涵
  • 简介:音乐和语言都是人类以声音作为媒介传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行为方式。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乐谱则是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本文论证了识谱的重要性,希望我国中、小学纠正不重视识谱教学的缺点,将识谱作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任务。文中也对如何教识谱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乐谱 识谱 教学法 音乐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蓝雪霏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2013年春,《音乐研究》“中国当代音乐学家”栏目介绍了这位“传统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而我国音乐学界另一本权威刊物《中国音乐学》早在2008年就在“中国音乐学家”栏目中专版介绍了蓝雪霏。

  • 标签: 音乐学家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民族情怀 福建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音乐教育家
  • 简介:自民办高校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民办高校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一起承担着为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的重任。民办高校虽然在类型上更加多样化,办学机制也更加灵活,但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则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民办高等教育若要健康稳定发展,自身必须合理定位,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 标签: 民办高校 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 简介: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没有注重从音乐本体方面培养音乐学子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基础,也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在民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形成脱节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音乐学术界对中华母语音乐音乐教育的关注和呼吁不断,很多音乐学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凝聚成多部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专著陆续出版,为实行中华母语音乐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发展民族音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尽快承担起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期待中国传统音乐早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旋律。

  • 标签: 高校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 中华母语音乐教育
  • 简介:科尔沁音乐文化是指科尔沁地区的区域音乐文化,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音乐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著称于世,是科尔沁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地方民族高校是区域民族文化传播、传承的主要载体和交流平台,因此在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与科研中,应充分重视开发和利用地方性特色音乐文化资源,开展音乐教育实践,构建民族高校特色音乐教育体系,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

  • 标签: 科尔沁 优秀音乐文化 民族高校基础课程 改革
  • 简介:一、中国营当代美术馆的概念界定中国营当代美术馆包括了这样几个概念的界定: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和当代艺术。在中国营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以美术馆这个运用率很高的名词解释这一现象似乎有些混沌不清,而讨论美术馆的问题,首要的任务是清晰界定概念,由此,笔者首先对上述几个名词做一些明确的界定。1.美术馆英文中的"ArtMuseum"或"ArtGallery",直译为艺术博物馆或美术博物馆。

  • 标签: 民营美术馆 当代艺术 中国 制度 展览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