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晚期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分娩的8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妊娠期高血压38例,子痫前期47例,选取同期健康孕产妇37名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静脉血甘油三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妊娠晚期的心电图临床特点。方法:抽取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到我院产检或治疗的125例孕妇,其中5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为观察组,75例为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均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心电图异常的对比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异常人数更多,有着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高龄孕妇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妊娠期显性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晚期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5例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本院诊治的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45例同期至本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密切监测两组的动态血糖,比较两组妊娠晚期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家族史例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1h和2h血糖与建议使用胰岛素率、平均血糖值、高血糖总时间和事件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总时间和事件数、夜间低血糖事件数则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均具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糖事件与较大的血糖波动幅度均为其临床表现。餐后血糖升高,餐前与夜间易发生低血糖事件则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治疗中应据此区别对待两种类型的糖尿病。

  • 标签: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PAPP-A、HPL、SPI与血清进行检测,探讨APP-A、HPL、SPI、PLGF和子痫前期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在不同孕周中抽血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来检测APP-A、HPL、SPI与PLGF浓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来检测在胎盘组织中探测其APP-A、HPL、SPI浓度。结果血清APP-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而胎盘中的APP-A浓度则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患者在妊娠中期,APP-A、HPL、SPI浓度相比对照组低,也表示其在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子痫前期患者的蛋白浓度在变化之时,起到了代偿作用,可将APP-A、HPL、SPI的浓度变化指标,作为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正常妊娠 子痫前期 蛋白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痰积症的应用。方法将40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总胆汁酸值的高低分为观察组(总胆汁酸值>20umol/L,n=125)和对照组(总胆汁酸值≤20umol/L,n=275),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中度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血清总胆汁酸增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加强对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从而为早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预防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

  • 标签: 妊娠晚期 总胆汁酸 妊娠结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孕晚期孕妇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晚期护理组行孕晚期的护理。结果:两组的流产率都是0,接生率都是非常低,但没有显著性(P>0.05),而晚期护理组的自然接生率和剖腹产率都高于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性(P

  • 标签: 妊娠晚期 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诊断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149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将没有出现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111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产妇孕周、分娩方式、妊娠病发症、新生儿病发症等情况。同时探究观察组产妇羊水量与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以此来具体探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影响,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做出一定的参考。结果通过我院妇产科126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出现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观察组的孕周、剖宫产率、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病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羊水量越少,剖宫产率越高、新生儿Apgar评分越低,差异据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产妇妊娠晚期出现羊水过少的情况时,能显著的提高妊娠期病发症、新生儿病发症的发生率。在妊娠晚期较为常见,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对此情况提起足够的重视。做到观察早、发现早、应对早。适时的终止妊娠减少剖宫产率有利于产妇与产儿的预后,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60,接受常规护理)和护理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妊娠晚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记录两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常规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17例(28.33%)、43例(71.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8例(13.33%)、52例(86.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心理护理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孕妇给予孕妇健康讲座的教育,而研究组的孕妇则给予心理护理,然后观察两组孕妇的睡眠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结果,研究组中有2例睡眠质量差,比护理前少了10例,占总例数的4%;而对照组中有12例睡眠质量差,比护理前少了2例,占总例数的24%,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研究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的睡眠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妊娠晚期孕妇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孕晚期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并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孕晚期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96例作为高血压组,同期选取正常产妇96例作为正常组,统计分析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在高龄、产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情绪不良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产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情绪不良是孕晚期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龄、产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情绪不良的孕晚期产妇应加强监测和干预,以降低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孕晚期 妊娠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胎盘植入为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可导致休克、严重出血、继发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流产、剖宫产情况的增多,胎盘植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就中晚期妊娠胎盘植入的治疗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围产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更好的诊治护理胎盘植入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胎盘植入 护理干预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至2010年重症监护室收治6例妊娠晚期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升高;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有不同程度升高。2例并发ARD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均采取非手术治疗,行血浆置换术,孕产妇均治愈出院,胎儿1例出现宫内窘迫最终死亡,其余5例均存活。结论妊娠晚期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综合治疗结合血浆置换疗效肯定。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 120例产妇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 n=60,接受常规护理)和护理组( 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妊娠晚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记录两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新生儿 Apgar评分。结果:常规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 17例( 28.33%)、 43例( 71.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 8例( 13.33%)、 52例( 86.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出生后 1min新生儿 Apgar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能辅助产妇选择更优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帮助产妇更快恢复,保证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在围产儿中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晚期产妇,产妇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诊治。其中有42例羊水过少产妇设为实验组,另外38例正常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并发症情况以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在剖宫产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妊娠并发症、围产儿合并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产妇以及胎儿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羊水过少产妇,需要尽早结束妊娠,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标,使围产儿预后得到保障。

  • 标签: 妊娠中晚期 羊水过少 围产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未破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诱因为生殖道炎症和胎位异常;经过保胎治疗后能够促进新生儿的分娩;观察组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和胎位异常有明显关系,胎膜早破的发生容易造成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因而应把握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以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妊娠晚期 未足月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