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亦较多见,其发生率约为1∶300~1∶8000次妊娠之间[1],因此,孕期应及早发现卵巢肿物,及时处理,防止其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2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历分析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卵巢肿瘤例
  • 简介:目的:总结(近)足月高危儿治疗经验。方法:对近2年昌乐中医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治的94例(近)足月高危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高危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按所诊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近)足月高危儿临床症状、体征可不典型,辅助检查也可表现不明显,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危儿 临床症状 体征 治疗经验
  • 简介:近年来,由于FGR对小儿健康和智力有很大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充分重视。胎儿生成受限是指胎儿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其潜在的和应有的生成速率,具体表现为足月低体重儿,是围生期重要并发症。本文对我院出生的256例FGR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减少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寻找预防和改善预后的办法。

  • 标签: 胎儿生成受限 足月低体重儿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对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行二次剖宫产的152例按照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比较其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情况及二次剖宫产时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等。结果:横切口组较纵切口组盆腔粘连程度严重,二次剖宫产时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总时间纵切口组较短,且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可能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应慎重选择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二次剖宫产 盆腔粘连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提高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经胸腔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62例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其影像表现。结果:62例中,49例为局限型,13例为弥漫型,38例为良性肿瘤,24例为恶性,带蒂者15例,附于肋胸膜者4例,30例附于脏层胸膜。结论:影像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胸膜间皮瘤的形态和范围,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胸膜间皮瘤 X线 CT MRI
  • 简介: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剖宫产术中发现46例,B超检查确诊52例,其中11例至孕中期肿块自然消失,12例经阴道分娩后定期随访观察,未行手术,5例经阴道分娩后择期手术,8例剖宫产时一并行单侧卵巢肿瘤剔除术,16例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1例发生破裂,1例为交界性肿瘤,流产1例,手术治疗75例。结论B超检查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适时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B超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栓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脑血栓患者治疗情况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结构分成两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脑血栓患者入院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50例脑血栓患者经过入院治疗,其治疗的效果显著;结论:脑血栓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居多,发病的患者要坚持长期锻炼身体,同时注意定期合理用药。对于轻微患者要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通过合理治疗并坚持锻炼身体病情会得到缓解。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治疗 脑血栓 脑栓塞 血栓 栓塞
  • 简介:目的: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0年8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患儿40例,其中,男患儿14例,女患儿26例。年龄在2~14岁,平均年龄10.5岁。体重9~42kg,平均体重32.5kg。经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介入治疗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患儿介入封堵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40min,术后3~7d出院,出院前对患儿进行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患儿有明显改善。封堵器位置准确安全,无并发症以及残余分流发生。结论:对小儿房间隔缺损及时确诊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n=50)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除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效率,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 传统剖宫产 疗效分析
  • 简介:阴道流血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症状,也是最为常见的主诉之一,为探索其病因及其有关因素,对我院门诊400例(23岁~45岁)妇女阴道流血病例在宫腔镜下诊刮、活检、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阴道流血 原因分 常见症状 检查资料
  • 简介:人工流产手术本身就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它属于非意愿妊娠后的必然选择。受术者难免恐惧、焦虑。近年来,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妇女认为无痛人流完全无痛苦,如果是高危人工流产就更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增加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受术者死亡。给手术者增加了难度,对接受手术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

  • 标签: 高危人工流产 原因分 人工流产手术 无痛人工流产术 术后并发症 无痛人流
  • 简介:目的:为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原因、手术指征和时机等因素,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探讨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48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不可控制的子宫出血,胎盘因素占首位。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吲。结论:孕产次、病理妊娠及分娩方式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密切相关。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出血 子宫切除
  • 简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新生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很大比例。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当地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了新生儿死亡原因,更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资料来源及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07~2009年万安县人民医院、万安县中医院报告数据;以现住址为万安县、终审日期为2007~2009年作为统计分析;死因分类是根据国家ICD~10死因编码规则进行分类。结果:2007~2009年共登记报告万安县新生儿死亡72例,占婴儿死亡人数的81.8%,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68.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1;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早产儿和未成熟儿、新生儿产伤和窒息、起源于国产期的其他情况;死亡年龄在1~7天内的占绝大多数,4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6.7%。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加强围产期监测,预防宫内窘迫,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死亡 原因分析 预防保健
  • 简介: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方法:对2010年6月至7月我院手足口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54.67%),发热者62例(82.67%);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疹,以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者为多(42例,56%);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分别为27例(36.00%)和36例(48%);CK-MB和cTnI升高分别为47例(62.67%)和13例(17.3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异常分别为70例(93.33%)、50例(66.67%)、57例(76%)。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异常者提高警惕,筛查出重症(倾向)患儿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各种工作节奏也在加快,各种行业都面临着相同问题的困扰,那就是工作压力。工作压力也可以是工作动力,适当的工作压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目标及方向,压力过大不仅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也不利于工作氛围的和谐。工作压力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工作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医院的护理人员来说,他们也面临着不小的工作压力,其中儿科护士的压力更是不小,由于其面对的是小孩不是成人,在工作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从而带来工作压力。本文针对儿科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做出分析,并从中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

  • 标签: 分析 儿科护士 工作压力
  • 简介: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或先天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发生的发育异常,而非分娩损伤所致的个体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缺陷、先天性残疾(盲、聋、哑)、免疫性疾病、智力低下等,可以发生在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肢体等各器官系统。现今,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卫生课题。在我国,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出生缺陷 疾病筛查 婴儿死亡 先天异常 分娩损伤 儿童残疾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误诊、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74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719例,无麻下经支气管镜取出18例,气管切开3例,转胸科2例。结果:静脉复合麻醉及无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1738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1721例,2次12例;术后并发喉水肿26例,窒息死亡4例,死亡率0.23%。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下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为理想选择,但有些行气管切开及开胸仍有必要。

  • 标签: 异物 呼吸道 支气管镜 儿童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手术指症,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使用LEEP刀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99%,并发症发生率15%,手术平均时间10分钟平均出血量20ml。结论:LEEP刀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中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31日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204例产妇,分娩过程中导尿组70例,未导尿组134例,两组年龄、孕周、产次、产程、新生儿体重,分娩镇痛、缩宫素使用进行比较,同时产后出血量、产后抗生素、产褥病率进性行比较。结果导尿与分娩镇痛、产程、孕周、产次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抗生素使用显著性增高(P〈0.05),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产褥病率无显著增高(P〉0.05);与年龄、新生儿体重、缩宫素应用无显著关系(P〉0.05),导尿组未增加产后出血量。结论重视产程中排尿困难,调整分娩镇痛的药物、剂量及浓度,正确处理产程适时应用缩宫素,加强护理,改善产程中排尿困难。

  • 标签: 产程 排尿困难 分娩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胎盘组织超微结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机理。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FGR患者88例,分为肝素治疗组(47例)、常规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2例),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各组胎盘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肝素治疗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细胞核形态规则,核染色质致密且分布均匀,绒毛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扩张。②肝素治疗组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111.5±5.9、160.2±7.8和161.9±5.4)与对照组(147.8±5.3、181.4±5.1和187.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绒毛间质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168.7±7.1)与对照组(181.4±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组织的超微结构,增强胎盘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胎盘微血管的通透性,治疗FGR。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低分子肝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