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对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副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拟择期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的ASAI~Ⅱ级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0.375%布比卡因组(HB组),0.20%布比卡因组(LB组),0.20%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1μg/kg,LBD组),每组25例。记录患者麻醉前(T1)、阻滞后10min(T2)、切皮(T3)、分离甲状腺上极(T4)、缝皮(T5)时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比较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五个时间段内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和T4两个时间段的S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追加利多卡因、舒芬太尼及合倍爽的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LBD组高血压发生率较LB组和HB组均低(P<0.05)。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行阻滞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缓解阻滞所致循环波动及术中应激反应,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和镇痛时间,使患者更舒适,从而提高了阻滞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颈丛神经阻滞 布比卡因
  • 简介:在大海的深处,有一闷闷不乐的珊瑚,因为有一条大鲨鱼天天到这儿来,不是碰断了这丛珊瑚的胳膊,就是撞折了那丛珊瑚的腿,珊瑚好难过呀!珊瑚真想有个好日子,真想有个好心情,真想有群好朋友!

  • 标签: 珊瑚丛 鲨鱼 好朋友 大海 心情 黑色液体
  • 简介:我的快乐是,一直都能保持一个不断去发现的年轻心态.不断地尝试从各种角度去接近书法,每有创获.都会兴奋一阵子。有时,还会为自己不断地进步而窃喜。

  • 标签: 丛文俊 书法家 书法艺术 写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神经阻滞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ASAⅠ~Ⅱ级60例行甲状腺切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组(C组),各30例。D组取羟考酮5mg于神经阻滞前10min缓慢静注,随后静脉注射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min,继续以0.2μg/(kg·h)速度持续泵注维持至缝皮;C组不予注射羟考酮,其他用药一致。监测记录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T0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时点,两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及T3时点,C组MAP、HR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与T1时点MAP比较,t=10.527,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2.712,P<0.05;T3与T1时点MAP比较,t=11.245,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0.155,P<0.05)。D组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术中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标签: 羟考酮 右美托咪定 颈丛神经阻滞 应激反应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靠的后路臂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的大鼠模型。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后路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后路组于颈椎后路行部分椎板切除+5、6神经根性撕脱术;假手术组仅行部分椎板切除并暴露5、6神经根。术前和术后检测大鼠患侧肢体机械刺激痛阈值、冷刺激痛阈值。术后第31天,取大鼠髓损伤节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后路组大鼠患肢机械诱发痛阈值于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并趋于稳定,术后第19天开始下降,并于术后第22天开始出现阳性表现(P<0.01);冷刺激诱发痛于术后第22天开始出现阳性表现(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结果:术后第31天,后路组大鼠脊髓损伤节段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标志物(Iba1)数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后路臂5、6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可以模拟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臂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臂丛 动物实验 神经病理性疼痛 部分椎板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以及对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CEA治疗的109例患者,男女比66/43,年龄(61.41±6.24)岁。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超声引导下浅从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恢复情况[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结果数据均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术后1 d,观察组QoR-15评分为(103.66±10.16)分,高于对照组(91.86±10.12)分(t=6.074,P<0.001)。麻醉前,两组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两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降低(均P<0.05),在切皮时,观察组HR为(66.86±6.63)次/min、SBP水平为(125.55±9.54)mmHg(1 mmHg=0.133 kPa)、DBP水平为(66.91±9.31)mmHg,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周MMSE评分为(25.66±1.08)分,与对照组(25.76±1.1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0.64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1.81%(12/55),较对照组18.51%(10/54)略高,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CEA治疗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浅神经阻滞效果较高,可降低其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幅度,不良反应风险不大,有利于术后恢复,且不会对认知功能造成更大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行腰-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7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观察分析,36例是对照组,36例是观察组,本研究始于2019年2月,终于2021年2月,麻醉方式分别是硬膜外阻滞麻醉、超声引导下行腰-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临床麻醉状态、术后疼痛评分与临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麻醉状态、临床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 老年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本文以柳宗元著作及事迹相关碑刻等四题,对柳宗元著作的传刻、《罗池庙碑记》及宋拓本等相关问题进行考证。

  • 标签: 柳宗元著作 版本 事迹 碑刻 研究
  • 简介: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其墓碑题“诗人吴梅村之墓”,此可能与金源元好问有关。或将“诗人”写作“词人”并理解为狭义的“词人”,有意拉到词学上来,则与实际不符。其诗《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有关本事在已有注解之外尚可补充。又《木棉吟》一诗,或以为吴伟业“逸稿”,作于明末,而实际其集内尚存,并且作于清初。

  • 标签: 清诗 吴伟业 墓碑 诗歌 札记
  • 简介:灵一不但是唐代扬州著名的诗僧,而且是唐代诗僧的鼻祖。本文考证了灵一的生活时代、生平行迹和文友,这对进一步研究灵一的诗歌及其成为诗僧的原因,将有所裨益。

  • 标签: 灵一 诗僧 文友 生平
  • 简介:扬雄《蜀王本纪》称:“蜀之先,名蚕,教民蚕桑”。扬雄以后,从此说者较多:明《一统志》载:“蚕氏初为蜀侯,后称蜀王,教人养蚕,后人感之,尊祀为神,并在成都府治西南建蚕祠,俗呼为青衣神。”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蚕都蜀,衣青衣,教民蚕桑,则蜀可蚕。”清张宗法《三农记》载:“始自西陵氏养蚕,为丝于蜀,故号其地曰蜀,曰蚕。”清段玉裁《荣县志》载:“有蚕者,教民蓄而饲之,民被其利,因王之曰蚕。”

  • 标签: 教民 栽桑养蚕 《蜀王本纪》 扬雄 祀为神 《方言》
  • 简介: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小心谨慎地、聪明地掩盖了起来。”

  • 标签: 《读感小丛》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2011年元旦刚过,在杭州金都高尔夫艺墅的一场颁奖典礼上,郭军又一次站在了颁奖典礼的舞台上,这一次的头衔则是“2010浙江经济年度人物”,4年来,荣誉对于郭军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 标签: 经济年度人物 颁奖典礼 高尔夫 头衔
  • 简介:柳琴戏是流行于苏、鲁、豫、皖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因其地方特色浓郁、表演形式通俗、观众喜闻乐见、情节贴近生活而倍受当地群众喜爱,其形成与发展,饱含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 标签: 柳琴戏 拉魂腔 地域特征 沿革发展
  • 简介:本文从书籍的形态与装具、书帙的材质样貌、帙与卷的关系等方面对书帙进行考察。简牍时代至纸时代早期的书籍一般为卷轴,书栀与书帙是其装具。书栀的材质为木,适合收装简书。书帙的材质为织物,适合收装帛书,後来也收装卷轴形态之纸书。约自东晋起,有关“帙”的记载明显增多。从时间上看,此与简牍之废、纸书盛行以及聚书风气的兴起是一致的。其时,竹帙广泛使用,以“帙与卷”来记录数量成为书籍目录的通例。“帙”是“卷”的上一级计量单位,但其容卷数不定,且有异书合帙的现象。南朝以後,书籍目录不再以“帙”为计量单位,但书帙仍是卷轴形态之纸书的重要装具。

  • 标签: 简牍时代 纸时代 古书装具 书帙 书桅
  • 简介:有些文字,需要刻石以垂之久远,昭示后人,但并不需要向山中采石,磨成方形碑料,运到别处去树立,那么,索性就把文字刻在山壁上。这种形式的石刻文字,称为“摩崖”。“摩崖”就不算是“碑”。但后人也有把摩崖文字称为“碑”的,如果我们不能说这是误用名词,至少也该认为这是“碑”字意义的引申。摩崖有两点好处:(一)可以永久保存,不摩崖有两点好处:易亡失。虽然难免遇到地震山崩,或人为的破坏,毕竟此碑刻经久。(二)刻文字的面积大小随意,不受限制。摩崖的起源,应当上溯到远古人民的崖画。但崖画绝大多数是用彩色垩土画在崖壁上,作人物鸟兽的图像,而不是镌刻的文字。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刻石的工具。因此,我们用“崖画”和“摩崖”这两个名词为它们作了区别。尽管摩崖刻的是图像,也只能说是摩崖画,而不是“崖画”。确实可信的第一处摩崖是陕西褒城县褒谷中的《畜阝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褒斜道是秦蜀交通要道,在褒城东褒水上。两岸山崖,拔地而起,没有道路。秦汉时在山上修建阁道(栈道),以通行人。阁道容易损坏,发生危险,故经常要修葺。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汉中郡太守畜阝君奉诏书修治阁道,完工,就在崖壁上刻了这一篇记录。从此以后,《石门颂》、《西狭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