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转归等特点。结果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性,基础疾病者多,易发生并发症,且病原菌多耐药,影响临床治疗。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的治疗水平提高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安美汀治疗医院获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确认为院内获得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安美汀治疗组30例及氨苄青霉素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及喘息情况,哕音消失及肺部X线阴影吸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美汀治疗医院获得肺炎疗效显著。

  • 标签: 安美汀 医院获得性肺炎 Β-内酰胺酶 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细菌是医院获得肺炎最常见的病原,革兰阴性杆菌占医院获得肺炎病原比例较大,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头孢吡肟的广谱抗菌活性取决于可以很快穿过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膜;头孢吡肟具有很低的 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使该酶高度稳定;头孢吡肟对主要青霉素结合蛋白有高度亲和力。由于头孢吡肟有别于其他头孢菌素的中数分子结构致使它的抗菌活性更强、疗效更好。研究证明,头孢吡肟治疗医院内获得肺炎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医院内获得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广谱的抗感染药物。

  • 标签: [ ] 医院获得性肺炎 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获得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AP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积极、精心护理干预,可促使医院获得肺炎发生率显著减低,对患者预后可予以有效改善。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医院获得性肺炎 精心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疗效观察.方法100例获得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予青蒿鳖甲汤口服,对照组头孢呋辛酯(西力欣)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蒿别煎汤治疗获得肺炎满意,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 标签: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医药疗法 青蒿鳖甲汤,治疗应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一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CAP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莫西沙星0.4g/d;对照组53例,头孢曲松钠2.0g/d联合阿奇霉素0.5/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9.2%,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2.64±1.33)d和(5.39±1.25)d,胸部影像明显吸收(〉50%)时间分别为(7.26±2.41)d和(12.68±2.98)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单一用药在治疗CAP病人中疗效更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肺炎护理分析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128 例获得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期间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案例较少,住院时间也较短,均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肺炎 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获得肺炎情况,减少疾病的并发症。

  • 标签: 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观察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ICU重症获得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31日~2011年4月1日,来我院治疗的ICU重症获得肺炎的患者64例(CPIS>6),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A与观察组B,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别在(45.4±16.5)岁,(50.6±20.4)岁。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观察组A对患者使用传统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B使用降阶梯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和初始治疗有效率及感染控制所需要的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A中19例患者的感染得到了控制,感染控制率57.37%,另外有8例患者根据药敏资料使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在观察组B中有29例患者的感染得到了控制,感染控制率90.62%,其中11例患者在得到病原学和药敏资料后选用的是相对窄谱的抗生素。另外2例患者都出现了MODS、脓毒症休克最终死亡。结论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ICU重症获得肺炎可以获良好的疗效1。

  • 标签: 降阶梯方案ICU重症获得性肺炎CPIS
  • 简介:摘要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是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随着其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不断完善,对于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的认识也逐渐的清晰。但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的方法尚未得到完善。本文对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情况进行介绍。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患者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ICU,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实体瘤等基础疾病,应用多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及外周静脉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总病死率为42.0%,抗感染治疗有效率54.0%。结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治疗 病原菌
  • 简介:社区获得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006年本科诊治支气管扩张并CAP患者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获得肺炎病人的致病菌及药敏情况,探讨社区获得肺炎病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2~12月90例急诊社区获得肺炎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一肺炎诊断18例,有基础病或并发症72例;患者治愈率60.0%,好转率27.8%,病死率12.2%。检出病原体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50.4%,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19.7%,肺炎支原体占7.6%,真菌占15.4%,巨细胞病毒占6.9%;共培养出致病微生物17种,包括78株细菌和12株真菌,其中G+球菌23株(19.7%),G-杆菌59株(50.4%)。结论社区获得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肺炎支原体、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对传统第一线抗生素耐药多,敏感的多为合成抗生素和广谱抗生素。万古霉素、氨基糖甙类、莫西沙星和泰能显示较高的药物敏感率。社区获得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应有效、合理地用药,尽早明确致病微生物,一旦致病微生物明确,马上针对性药物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生素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社区获得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社区获得肺炎住院病人3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85例,对照组175例。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经验性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后调整用药,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速度30~60滴/分,每天一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7%,对照组有效率83.4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肺炎效果确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对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CAP)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院86例老年人CAP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结果CAP病症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不典型,痰培养阳性率高,且出现混合感染、细菌合并不常见病原体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结论老年人CAP临床表现不明显,病原菌种类多,治疗较困难,应尽早采取合理的抗生素治疗以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院的7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和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中,患者对两者的耐受较好,安全性相当。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一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82例CAP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2例,莫西沙西0.4g/d,对照组40例,五水头孢唑啉2.0bid/d,联合左氧氟沙星0.2/d,疗程为7-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87.5%,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1.8,3.6天,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50%)分别为7.1,11.2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发生率均别为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单一用药在治疗CAP病人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莫西沙星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社区获得肺炎(C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初步探讨T细胞亚群在老年CAP急性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为老年CAP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5例老年CAP患者和35名老年健康对照组、25例非老年CAP患者和25名非老年健康对照组,观察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结果1.老年CAP组CD3+T细胞比老年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比老年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CAP组和非老年CAP组CD3+、CD4+、CD8+、CD4+/CD8+的比较结果显示:老年CAP组的CD3+T细胞低于非老年C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健康对照组的CD3+T细胞、CD8+T细胞水平低于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其中,这两组的CD3+T细胞水平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CD8+T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健康对照组的CD4+/CD8+水平高于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CAP患者急性期既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又存在免疫调节网络失衡。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CD3+T细胞 CD4+T细胞 CD8+T细胞 CD4+/CD8+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肺炎预后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9 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患者 15 例,按照 1: 1 比例选择同期中青年社区获得肺炎患者 15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为 73.3 % ,恶心、呕吐、神志改变 46.7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3.3 % , 13.3 % ; 观察组发热、咳嗽比例为 66.7 % ,治愈率 88 . 00% ,均低于对照组的 86.7 % 和 100 . 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观察组入院时平均体温 ( 37 .5 ± 0.24 )℃ ,低于对照组的 ( 38.1 ± 0.19 )℃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使用抗生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 肿瘤及长期使用激素是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肺炎预后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应对预后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CAP且年龄≥18岁患者共342例,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2组肺炎患者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临床表现中胸痛、咯血、发热少见,消化道症状、意识障碍等多见;合并症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多见;治疗中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失败、需有创机械通气、需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死亡比例高,以上数据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与并发症多,经验性治疗效果差,死亡风险高。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