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我国共出现了11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4次、强沙尘暴1次,是沙尘天气频次明显偏少、强度明显偏弱、影响范围明显偏小的一年。春季(3-5月)的沙尘天气过程明显少于近6年的平均值,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远少于2000、2001和2002年,该季累计出现的沙尘天气、沙尘暴总站日数较2000--200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少4--7成,创近6年的最低值。分析表明,2004/2005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雨雪偏多,地表积雪偏多,土壤表层湿度偏大,是导致2005年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强度偏弱的主要原因。此外,冬末春初北方气温偏低,土壤解冻晚,延迟了沙尘天气的发生,造成早春沙尘天气显著偏少,沙尘多发期偏晚。

  • 标签: 沙尘天气 统计分析 环流特征 气候成因
  • 简介:利用1980--2011年重庆市36个区县气象站能见度及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重庆全区域雾的气候特征。选取全市典型浓雾个例,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资料,合成分析了辐射雾和雨雾的环流形势和温、湿、风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重庆全区域雾呈西多东少的分布形势,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lO月至翌年2月,年平均雾日数在21世纪初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雾日减少的突变发生在2002年。辐射雾发生时500hPa中亚及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压脊,地面上重庆位于高气压内部的均压场中,冷锋已到达华南地区;而雨雾发生时500hPa青藏高原地区为低压槽区,地面冷高压中心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有弱冷空气经大巴山从东北向重庆渗入。两种雾的温、湿、风垂直结构特征表现为辐射雾近地层逆温明显强于雨雾;上千下湿和湿层深厚分别是辐射雾和雨雾形成时湿度垂直结构的主要特征;两种雾形成时近地层风速均较小,总体来看雨雾发生时各层的风速均大于辐射雾。

  • 标签: 辐射雾 雨雾 合成分析
  • 简介:摘要:大风是阿合奇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时常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结合阿合奇县自动站大风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以2015年4月27日的大风天气过程为例,对大风天气的预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此类天气预报积累预报经验,也为大风防御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阿合奇县 大风 预报
  • 简介:引言在浙江省,秋季是强对流天气的少发季节,而1993年9月17日傍晚至18日凌晨在浙北地区出现了6个站的雷雨大风和8个站的暴雨天气过程,在9月中旬末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历史上亦属少见。本文应用常规气象资料着重从预报角度进行分析,发观本次过程有如下特点:1.强对流天气与低层辐合中心相关,低层辐合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指标。2.中低层冷空气是浙北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触发机制。3.中尺度系统活跃。

  • 标签: 强对流天气预报 天气过程分析 低层辐合 中尺度系统 浙北地区 辐合中心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雷暴是影响飞机飞行的最恶劣、最危险天气之一。雷暴区历来被视为飞行活动的“禁区”,若其必经之道上有雷雨云覆盖,航空器需要脱离正常航线进行绕飞,若雷暴云团覆盖机场上空,则影响航空器正常起降;通过天气形势分析、T-InP 能量及水汽条件分析可以有效剖析雷暴发展过程,促进气象预报服务品质的快速提升,进而为航空运行安全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 标签: 航空运行 气象服务 雷暴 预报品质 天气形势 T-InP 能量
  • 作者: 唐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城镇建设》2023年8期
  • 机构: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 简介:摘要:近年来暴雨天气频繁,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城市地铁作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提高地铁车站的防灾减灾能力是地铁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深圳市降雨特征,结合深圳地铁防汛管理措施,从汛期巡视、防汛物资管理、汛期应急处置措施、地铁工作人员防汛培训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暴雨天气地铁车站的应对措施。

  • 标签: 防汛管理 地铁车站 暴雨天气
  • 简介:摘 要:本研究以乌鲁木齐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为对象,对其发生的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故障现象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该雷达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探究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改善雷达性能、保障气象监测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乌鲁木齐机场 多普勒天气雷达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张家港凤凰水蜜桃已有70余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多样。2020年我市水蜜桃气候年景较差。今年水蜜桃萌芽期我市气温略偏高,适合花芽快速升长。开花期光温水正常,无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桃树坐果率高。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由于阴雨日过多,且后期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造成桃树蚜虫过多、树上多烂果、落果,部分果园甚至出现死树现象,造成今年水蜜桃产量比往年偏少近二成左右。

  • 标签: 水蜜桃 光照 气温 降水 减产
  • 简介:摘要:道路天气识别已成为多个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天气识别主要是对天气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不能及时反馈天气的变化情况。针对即时反馈的目标,本文首先选择了提取天气条件的多种特征,例如色彩特征、梯度特征、噪声、锐度等等,并选择了图片分类方法和SVM的参数,最后选择了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来识别天气。训练了2个支持向量机,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能准确而即时地反馈道路天气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观测系统AWOS资料和micaps天气等,对桂林机场2021年5月4日一次雷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低层冷式切变线是此次雷雨天气的主要触发条件;温度和湿度层结均显示桂林地区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中低层西南低空急流为强对流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汽;此次对流天气是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给桂林机场带来了强降水和大风天气

  • 标签: 冷式切变线 飑线 多普勒雷达
  • 简介:摘要:天线是天气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是自动化程度高的气象仪器,所以难免会在运行中出现天线故障。本文提出了避雷针对天气雷达天线信号的影响分析,论述了其遮挡天线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描述了天线测试原理和方法程序,给出了影响天线的实测数据结果。

  • 标签: 避雷针 S波段天气雷达系统 天线
  • 简介:摘要: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性,以其为应用发展的新能源电源并网运行,可缓解煤炭、石油等发电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促使电网趋向绿色生态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极端天气引发系统断电的风险也越来越显著。本文针对极端气象天气对新能源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日趋增大,介绍了寒潮(低温)对风电运行的影响,简要分析了高温、大风、沙尘暴、雾霾、日食等对新能源的影响,并提出面对极端气象天气对新能源运行的相关建议,为开展特殊气象条件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极端气象天气 新能源 影响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8月26日发生在温州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浅层及近地面的锋面辐合南压是此次强雷雨过程的出发机制;(2)浅层925hPa的强辐合作用配合中层的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展,为此次雷雨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3)地面显著的增温作用,配合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4)850hPa比湿大于15g/kg,低层强盛而稳定的高湿环境,则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极端气象天气的不断发生,新能源的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能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将从新能源的运行和极端气象天气的影响两个方面出发,对极端气象天气对新能源运行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新能源 极端气象天气 运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机场(在原军用机场的基础上改建) 为研究区,进行为期一年连续逐日逐时气象观测,同时与场址附近气象站(鲁山站)1981年-2019年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拟建机场现场一年的气象监测结果、机场高影响天气等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⑴机场及周围区域地形相对开阔、平坦,暴雨、强对流天气现象少,雷暴、闪电、冰雹、沙尘暴等天气均出现较少,不易形成气象灾害,这点对机场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极为有利。⑵从不同气象观测要素的对比分析中,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数据与鲁山气象站数据相关性较好,且差别不大,符合参证气象站选取条件。⑶近39年气象要素分析发现,除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强降水、雷暴、闪电、冰雹和雾等出现日数基本均呈减少趋势。

  • 标签: 鲁山拟建机场,高影响天气,演变特征
  • 简介:摘要:收集果洛州近十年(2010-2019)夏季(5-9月)强对流个例,对个例中各类资料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资料、高空、卫星云图)、达日站的探空资料,归类各类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流背景、时空分布特征、参数特征。果洛地区各类强对流天气环流型以副高边缘型为主,5月雷暴大风出现最多,8月短强和冰雹出现最多。探空数据显示在不同强对流天气类型下,有明显的指示:短时强降水出现时500hPa温度露点差最小为2~5℃,冰雹数值在中间为3~7℃,雷暴大风最大在6~11℃之间。0℃和-20℃层高度来看,短时强降水出现时0℃和-20℃层高度最高,冰雹数值次之,雷暴大风数值最低。

  • 标签: 强对流  果洛地区  环流背景  影响因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民用飞行器的科技技术也发展迅速,进而现代相关民用航空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民用航空在新时代交通行业的作用逐渐凸显。目前飞行器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到安全性的制约,而天气是影响着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及时、准确的预测出天气状况,对民航领域的发展极其重要。为此,本文从雷达原理以及多普勒雷达在监测天气的优势作为切入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多普勒雷达识别恶劣天气的前提是被检测区域内包含能够反射电磁波的物质;多普勒雷达与普通天气雷达相比较,具有分析辨别微弱信号的优点,为此多普勒雷达在民用航空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多普勒 天气雷达 航空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在航空领域中,气象条件对航班安全和运行效率影响很大,所以航空天气预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可以实时检测航班路径上的气象现象,包括强风、降雨和冰雹等,从而帮助航空运营部门做出科学合理的航班决策,确保航班安全和运行效率。本文将探讨多普勒天气雷达在航空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以及其在航空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多普勒 天气雷达 航空气象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X波段天气雷达与C波段天气雷达的探测性能,揭示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优劣势。本研究发现,X波段天气雷达在短距离目标探测方面具有更高精度,而C波段天气雷达在长距离目标探测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这一差异性的发现为雷达探测技术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本文意在深入探讨X波段天气雷达与C波段天气雷达在探测能力上的区别与联系,为雷达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X波段天气雷达 C波段天气雷达 探测性能 优劣势 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