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2003年6月24-25日福建北部出现一次特大暴雨过程,24日16时~25日10时18小时过程雨量武夷山251.9mm,浦城241.6mm,光泽108.0mm,松溪42mm,强降水在时空上高度集中,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浦城、武夷山、光泽一线。

  • 标签: 暴雨天气过程 大暴雨过程 福建北部 武夷山 强降水 光泽
  • 简介:借助于分析型数据可以提升预报人员对海量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是数据仓库技术中的核心,是确保数据仓库在气象领域中充分应用的基础。本文分别从天气预报分析型数据概念模型、聚集变换的类型和基本天气系统识别三个方面阐述了天气预报分析型数据模型构建的过程。

  • 标签: 天气预报 分析型数据 模型 识别
  • 简介:摘要在2018年5月份的时候伊犁地区出现了强降雨现象。通过高空天气观察和雷达分析分析云图和雷达以及回波的具体情况。经过观察研究发现,这次大降水是西伯利亚至咸海槽区,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之间以南一短波槽这2个系统共同配合的系统性天气;因为水汽条件的丰富才导致了大降雨现象;当然地形地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标签: 大降水 形成原因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深度学习、复杂神经网络等逐步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在简要探讨天气预报发展现状的同时,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天气预报的影响,最后则提出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仅供

  • 标签: 人工智能 天气预报 现状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郑州市气象局使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实际,对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中的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最后给出了几点新一代天气雷达日常维护建议,以期为运行保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天气雷达 运行故障 分析处理 日常维护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T-Lnp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条件预分析系统的思路;探讨了作业层气象要素的计算方法,飞机积冰预报方程及积冰分析;重点利用探空资料对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条件进行分析

  • 标签: T-Lnp 积冰分析 飞行条件
  • 简介:本文利用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大到暴雨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部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西风带低槽分裂东移的冷空气在青海东北部交绥是造成这次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西宁单站高空特性层层数持续增多、大多数等压面层湿度显著增加是这次大到暴雨天气产生的前兆。

  • 标签: 青藏高原 暴雨 天气过程分析 数值预报 天气形势 冷空气
  • 简介:本文结合拉萨机场198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拉萨机场雷暴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雷暴天气对拉萨机场航班起降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拉萨机场航班起降时的应对策略,以提高航空气象人员专业水平,促进航空器的飞行安全与高效。

  • 标签: 拉萨机场 雷暴天气 航班起降 影响
  • 简介:应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以及山东省122个国家自动站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资料,从日积雪深度和过程总降水量两个角度分别定义第一和第二类极端降雪事件,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如下:(1)山东省极端降雪事件发生在江淮气旋和回流天气形势下,出现在11月(初冬)和2月(早春)的可能性最大,江淮气旋类多出现在2月,回流类多出现在11月。(2)极端降雪事件中鲁东南、鲁西北西部和鲁中北部地区降雪量大且出现极端降雪次数多。江淮气旋类极端降雪过程降水量大值中心出现在鲁东南、鲁中北部和半岛地区,而回流类过程降水量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3)相比较于江淮气旋类降雪过程,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出现的单站最大降水量更大,且大雨以上量级降水范围更广。通常极端降雪过程中,降水量最大为50.0~59.9mm,多数站点过程降水量为10.0~29.9mm。(4)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两类极端降雪过程地面气旋初生时中心气压值、冷高压中心强度和位置、低空急流的厚度和强度等特征有所不同。(5)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水汽辐合层次深厚,700hPa与850hPa均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江淮气旋类极端降雪过程中水汽辐合层次较低,主要位于850hPa附近。对于过程降水量超过50.0mm的极端降雪事件,700hPa和850hPa比湿均达到并超过5g·kg^-1。(6)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伴有不同范围寒潮。

  • 标签: 极端降雪 江淮气旋 降水分布型 水汽特征
  • 简介:摘要2018年11月3日大同地区雾霾天气和2019年2月27日雾天气,用GRIMM180颗粒物监测仪和能见度仪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颗粒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越多或越大污染程度越严重,能见度越低大气污染越严重,它们都给雾霾天气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且霾天气污染比雾天气更严重,寻找控制大气颗粒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雾霾 颗粒物 能见度 控制方法
  • 简介:冰雹是一种比雷暴更严重的强对流天气现象。它对飞行、停场飞机产生直接危害,因此冰雹的准确预报在夏季气象保障中有重要意义。银川地区夏季降雹概率很小,预报难度较大。本次降雹(1992-08-27)是银川机场建站以来,强度和持续时间最大和最长的一次。20∶0...

  • 标签: 不稳定能量 降雹天气过程 分布图 强对流天气 银川地区 对流性天气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3方面分析了2006年8月2日庆阳市局地强降雹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降雹过程在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场上呈典型的西北气流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流层中层正涡度区的耦合激发低层上升运动加强,有利于本地水汽向上输送;河套北部短波槽促使冷空气动力下传是这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最主要的动力触发机制;从雷达回波的演变来看此次降雹并非是典型的冰雹云回波特征,而是由飑线造成的对流云相互碰并增强后产生的冰雹;同时卫星云图上云顶亮温的变化与对流云团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单个云团的合并有利于能量的集中和加强,易于产生冰雹。

  • 标签: 冰雹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雷达回波
  • 简介:摘要使用苍梧县近6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苍梧县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苍梧县属于多雷区,近60年来年平均雷暴日为82d;年际间日变化较大,通过线性变化分析,呈下降趋势;每个月均有出现雷暴,但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0.6%;雷暴初、终日均呈缓慢推迟的趋势。

  • 标签: 雷暴气候 雷暴日数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地铁为主的高密度、大容量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也得到迅猛发展,地铁土建设施的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其中天气因素对地铁交通而言属于城市抗灾问题研究的一部分,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本文结合某市地铁1号线为例,对地铁土建设施受主要天气因素类型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完善措施,以期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铁 土建设施 天气因素 影响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逐渐成为监测和预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发显著。本文重点分析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异常的原因,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多普勒天气雷达 回波强度 异常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天气雷达对广播电视信号造成的电磁干扰问题,分别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给出了测量干扰的方法,最终找到干扰原因。根据雷达受干扰频段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气象部门和广电部门电子设备的和谐共处运行,对以后的雷达保障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天气雷达 电磁干扰 排除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经常出现雾霾天气,不仅强度高,而且范围大,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实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制度,它的目的是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从而使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得到保障。全国多个省份都编制了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但是仍然有部分城市因为缺乏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意识,尚未出台相关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本文首先指出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 标签: 重污染天气 应急预案 预警 人身健康
  • 简介:摘要:11月08日-09日,哈尔滨机场出现冻雨、混合性降水以及4小时以上连续性小雪短时中雪天气。此次连续性降水环流条件较明显。前期的预报提前量充足,降水形态及降水时间预报准确,保障过程顺利。但本次过程对机场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分析本次过程对于冬季降水的预报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低能见度 冻雨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温州机场2021年的初雷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高低空配置是雷雨天气发生的前提条件;正涡度区与辐合中心相互配合叠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上升运动强烈发展,极易触发强对流天气;中层的低能舌叠加在浅层的高能舌上,有利于形成强对流天气;水汽通量以及水汽通量散度与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温州机场,初雷,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
  • 简介:摘要:天气对流预报中的分析包括基于确定天气类型和测量过程的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基于动态热物理参数的诊断故障排除方法,使用有组织的深度转换系统预测四种对流的条件(蒸汽、不稳定、升力和垂直风转换),天气对流的环境条件分析方法(天气对流分析和客观物理分析),开发并应用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中国强对流天气环境场条件分析。本文以中尺度对流天气分析方法为例,利用低空观测资料分析对流气候带的条件。例如,基于元素值分析的高对流物理量诊断分析给出了动态天气中对流热条件变化的分析方法。

  • 标签: 强对流 预报 环境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