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龙虾心脏神经节模型的研究,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对模型所产生的簇发放做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不同电生理参数条件下,模型簇发放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动力学性质,如:峰峰间距(InterSpikeIntervals,ISis)的加周期分岔和倍周期分岔等.通过模型分析结果可进一步理解龙虾心脏神经节动作电位簇发放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发放模式和节律编码.

  • 标签: 龙虾心脏神经节模型 簇发放 ISI 加周期分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近三年来收集156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做流行病学分,对肺结核类型、性别分布、年龄分布、时间分布及职业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568例肺结核患者中1056例通过痰检,痰检率为67.4%,阳性率为36.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约为1.72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40~59岁者发病率最高为39.0%;肺结核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分布;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最多,占总人数的66.5%。结论肺结核的防治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应加强对男性中青年患者的防治工作,另外应提高痰检率,并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确诊肺结核。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从社会保险法所确立的权利保障体系的制度理性基础出发,结合社会保险的基本特点,用经济理性的分析方法来探究社会保险的法律制度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发现,诸如社会保险账户的建立、社会保险费及其征缴比例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等都还存在着许多尚需改良的地方。而以劳动力的非商品化程度为标准来度量政府干预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张力,将是社会保险实效的最佳评判机制。

  • 标签: 社会保险法 制度经济学 社会再分配 代际转移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 标签: 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3例小儿麻疹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总结2009年1月~2011年1月之间83例住院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麻疹发病全年散发,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80.72%。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小于8月龄儿童发病率上升。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发病率高。并发症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结论麻疹仍是小儿呼吸道主要传染病之一。应严格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城乡免疫接种网,才能有效地抑制麻疹的上升趋势。

  • 标签: 小儿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协助临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取胸腹水离心沉淀后的沉渣作瑞一吉氏染色,查找癌细胞。结果可查到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结论胸腹水离心沉渣作脱落细胞染色,有助于提高癌细胞的检出率。

  • 标签: 大量胸水 腹水 细胞学诊断 离心 染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本院治疗的6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睾丸精原细胞瘤(SGCT)有41例,占68.33%;睾丸非精原细胞瘤(NSGCT)有19例,占31.67%。SGCT的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NSGCT超声检查表现为不均质的混合回声。SGCT、NSGCT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89.47%;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1%、94.11%。结论I期SGCT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Ⅱ期SGCT及NSGCT的手术结合放疗及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加大重视。

  • 标签: 睾丸 生殖细胞 肿瘤 治疗
  • 简介:1如皋黄鸡的起源如皋黄鸡,俗称"三黄鸡","草三黄"。中心产区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主,分布于毗邻的如东、海安、泰兴、通州等地。产区如皋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北纬32°~32.3°,东经120.2°~120.5°,滨江临海,地势平坦,属江海冲积平原区,海拔2~6米,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 标签: 如皋黄鸡 畜禽遗传资源 国家级 冲积平原区 长江下游 北亚热带
  • 简介: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深化,数据库的规模急剧膨胀,人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却没有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来利用这些数据,因此数据挖掘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即以混合遗传算法为基础对数据挖掘中的算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 标签: 数据挖掘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混合遗传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化学法对尿液中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检测的筛查意义。方法通过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对386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尿液RBC和WBC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6份尿液经干化学法检测RBC阳性111例,阳性率为28.75%,沉渣镜检99例阳性,阳性率为25.65%;干化学法检测WBC阳性23例,阳性率6.00%,沉渣镜检阳性31例,阳性率为8.03%。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RBC和WBC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由于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故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沉渣镜检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尿沉渣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对300份尿液标本在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分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并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两者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各有优劣,在尿液检测时,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必需相结合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法 尿沉渣镜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