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是否会产生钩状效应,能否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方法对2017年699例阳性病人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利用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进行2倍稀释检测,结果有显著再进行倍比稀释检测。结果发现2例病人TP-Ab血清原倍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倍稀释后的检测结果,倍比稀释后的结果先增高后降低,呈明显的钩状效应。结论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时会产生明显的钩状效应。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 钩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耳他布鲁氏菌采用血培养的阳性结果及特征。方法本次共选择109例马耳他布鲁氏菌阳性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1月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采用血培养检测,分析临床特征。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男82例,女27例,男性比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维吾尔族所占比较最高,为46.8%,汉族居其次,为24.8%,后依次为回族21.1%,蒙族7.3%,维吾尔族与其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性64例,占58.7%,居首位;其次为食源性33例,占30.3%;间接性12例,占11.0%,职业性与其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耳他布鲁氏菌临床诊断中,医生需对其临床特点有正确认识,采用血培养检查,依据需要行血清学抗体检测,以降低误诊、漏诊率,使患进得到早期有效诊治,避免传播,对保障公众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血培养 马耳他 布鲁氏菌 阳性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以上患者的组织病理,提高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诊断宫颈上皮瘤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水平,预防宫颈浸润癌。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35~59岁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普查中,用TBS分类法报告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以上的病例933例,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炎症540例,(54.4%);CIN419例(42.2%),其中CIN345例,CINII61例,CINⅢ13例。宫颈癌34例(3.4%),其中宫颈原位癌32例,宫颈原位癌早浸2例。宫颈CIN及宫颈癌的高发年龄35~55岁。结论采用三阶梯技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对于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及以上患者,要提高阴道镜的诊断技术,有条件时做HPV的检测,提高宫颈CIN的诊断率,预防宫颈浸润癌,提高妇女生存质量。

  • 标签: TBS报告 阴道镜 组织病理 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率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率最高,阳性率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率。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液高PH值对患者尿蛋白阳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尿液高PH患者的晨尿,用醋酸调节至不同的低PH值,并对不同PH尿液中蛋白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尿液高PH值,影响尿蛋白的定性结果,但不影响尿蛋白定量结果,调整PH值后,定性结果也会发生变化,调整前后尿蛋白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液高PH值会影响尿蛋白的定性分析,但不影响定量分析。

  • 标签: 尿液 高PH值 尿蛋白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时出现阳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对220例门诊传染科患者空腹血清选用统一的试剂,相同的酶标仪,操作人员及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出现2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后有采用乙肝表面抗原金标法进行复检,在25例阳性中有5例为阴性,最后再将25例表面抗原阳性血清进行乙肝病毒DNA滴度测试,出现5例阴性,并且和乙肝表面抗原金标法测试的5例相同。结论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时影响因素较多,严格控制操作环节是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关键。

  • 标签: ELISA法 乙肝表面抗原 假阳性
  • 简介:摘要通过探究类风湿因子(RF)浓度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消除该抗体的阳性提供客观的依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作准备。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阳性的状况、原因。方法选择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68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再以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行确证实验,明确ELISA阳性率,分析影响ELISA检测方法产生阳性的因素。结果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68份血清标本中通过RIBA实验法进行检测发现阳性48例,不确定6例,阴性14例,以RIBA检测作为金标准,ELISA检测真阳性率是70.59%(48/68),阳性率为20.59%(14/68)。结论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仍存在标本阳性问题,标本内物质干扰、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出现阳性,检验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质控,避免不利因素,以降低阳性率,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应对可疑阳性标本进行RIBA实验确证。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特异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新增的临床确诊手段,但是目前出现了较多的阳性问题。本文将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IgM和IgG抗体检测出现阳性的原因,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抗体阳性结果。临床上需要明确,尽管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减少IgM和IgG抗体检测的阳性,但无法完全避免。特异IgM/IgG抗体必须进行两次以上的动态检测,才能够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情况下可靠的确诊标准。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假阳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降低头孢替安阳性率的临床护理对策,本文对头孢替安皮试阳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头孢替安阳性与消毒剂、皮试液具体判定标准等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牢记头孢替安阳性反应的影响因素,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力争把头孢替安皮试阳性率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头孢替安皮试 假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日常乙肝两对半检验工作中,造成新生儿单项HBeAg阳性的各种原因。方法标本选样中97例HBeAg阳性患儿均为本院出生1~4d新生儿,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酶联免疫试剂进行检测。结果97例患儿中,7例HBeAg仍为阳性且抗HCV抗体阳性,经查其母亲抗HCV抗体阳性,考虑母婴垂直传播。90例新生儿HBeAg均转为阴性。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在这97例单项HBeAg阳性样本中,除7例单项HBeAg阳性的新生儿血样与丙型肝炎相关外,其余90例新生儿血样均为HBeAg阳性

  • 标签: 新生儿 HBeAg 假阳性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10-2022.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肝五项检验,比较两组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肝五项检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依次为HbcAb、HBeAb、HBeAg和HbsAb。结论: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率有直接影响,能够为乙肝患儿病毒标志物及传染性检测提供重要依据,在医学检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乙肝 患儿 肝五项检验 乙肝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乙肝患儿200例及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就诊儿童20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作为本次探究分析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结并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五项乙肝检验指标检验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乙肝患儿乙肝五项检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以HBsAg阳性率最高,在恢复期产生免疫力时,血清普遍呈现出多种抗体阳性,而且组合多样,但五项检验指标结果之间不会呈现直接相关性,为此要尽早发现、诊断及治疗。

  • 标签: 乙肝患儿 肝五项检验 乙肝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儿的乙肝五项检验对阳性率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接诊的乙肝患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体检小儿2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乙肝五项检验,总结检验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乙肝患儿经乙肝五项检验后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数有224例,阳性率高达93.33%,其次为乙肝核心抗原(HBcAb)与乙肝e抗原(HBeAb),对照组尽管也检出五项指标阳性者,但检出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乙肝五项检验可为乙肝患儿病毒标志物及其传染性的检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影响到乙肝阳性率的结果,故在医学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乙肝 患儿 五项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的时间段体检尿酮体阳性结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共选择586例于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来我连体检的士兵,在本次检查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为尿液分析仪及试纸条。对于在上午检查的人员,留取空腹晨尿。对于在下午检查的人员,留取早饭后禁食至尿检时的尿。将试纸条放入到尿液中,经沥干后将其放入到尿液分析仪中进行检测。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已经做质控,对检测结果的质量进行控制。结果上午各个时间段与下午各个时间段阳性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各个时间段对比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下午各个时间段对比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午来本连体检的人员中酮体阳性率高于上午来连体检的人员,空腹时间过长及体能消耗量过大是引发尿酮体阳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尿酮体 阳性率 体检
  • 简介:摘要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尤为重要,它直接反应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生物监测阴性说明灭菌器灭菌合格,阳性则不合格。本文通过此案例所暴露出的缺陷,利用员工的头脑风暴,完善相关操作规程及考核细则,提升团队文化建设。

  • 标签: 生物监测阳性 结果判断滞后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