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梅毒患者的临床以及血清学特点,探讨老年患者梅毒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从2014年1月到12月的60岁以上梅毒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阳性)性别比为男性22例,女性18例,再进行TRUST和TPPA检测,结果,通过ELISA方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为40例,使用TRUST进行复检检出阳性30例,经综合判断以及TPPA确证试验阳性患者37例。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此类病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种血清学试验,及临床症状及传染途径的排查,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老年患者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具有独特的特点,梅毒在老年人中比率比较高,同时存在一定的阳性。因此对老年患者梅毒的诊断除了血清学试验,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及对患者病史生活史和接触史等综合分析判断,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老年梅毒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AVE765C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析检测红细胞阳性标本结果进行人工显微镜镜检,探讨AVE765C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阳性的原因。方法收集2014年1-6月份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晨尿标本,用AVE765C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红细胞阳性标本进行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470例阳性标本中152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2.3%;其中108例可直接在AVE765C尿沉渣分析仪编辑屏幕上重新正确分类,阳性率下降至12.2%结论造成红细胞阳性的原因有霉菌、结晶、卵磷脂小体、精子头和脂肪滴等;在平时工作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识别阳性图像的能力,并同时结合人工显微镜复检,以进一步提高AVE765C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AVE765C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红细胞 假阳性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出现阳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患者新鲜尿液,同时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以UF-1000i检测RBC>25个/微升,镜检RBC>3个/高倍视野为阳性结果标准,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UF-1000i产生阳性检测结果的原因。结果所选取的3000例尿液标本中,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为671例阳性阳性率为22.37%,人工镜检法检测出阳性456例,阳性率为15.2%,阳性率为7.17%。导致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出现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尿液中的细茵、酵母样茵及结晶等。结论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具有快速检测,节省时间与人力的优点,但是检测结果又一定的阳性率,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检测。当尿液成分复杂时,应进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下人工同时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尿红细胞 假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HBsAg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是在临床实验室检测HBsAg的方法最常用的主要是金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常会有患者及其他工作人员反映HBsAg检验结果与其他医疗单位不一致,为此常会发生医疗纠纷。因此,提高HBsAg检测的准确性,避免阳性阴性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是我们临床检验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 标签: 假阳性 假阴性 金标法 ELILA法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梅毒检验中出现阳性的原因。方法采用TP-ELISA分别检测老年组850例及中青年组2080例(包含住院、门诊和体检)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对阳性者再用梅毒螺旋体诊断试剂TPPA进行确诊。结果TP-ELISA法检测老年组的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疾病及检测方法是造成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TP-ELISA TPPA 梅毒抗体假阳性
  • 简介:摘要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使用范围较广,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青霉素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对患者进行皮试非常重要。皮试反应决定了青霉素是否适用,但是在观察皮试反应的时候经常出现阳性情况。所以,探究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影响因素,对皮试结果的科学判断,对青霉素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霉素制剂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皮试液配置因素和护士皮试操作因素出发,对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呈阴性或阳性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诊的560例乙肝两对半检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检验结果有误,其中阴性16例,阳性14例。导致检验结果错误的因素有以下几点检验方法有误5例(16.67%),试剂使用不当9例(30.0%),实验室操作失误12例(40.0%),其他因素4例(13.33%)。结论对导致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可有效提高检测率。

  • 标签: 乙型肝炎两对半 假阴性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阳性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用ELISA法检测的血清丙肝抗体阳性血清标本,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确证试验,以明确阳性标本,分析影响ELISA法出现阳性的因素。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的60份血清标本经PCR检测依然发现为阳性49例,ELISA法检测真阳性率为80.2%,阳性率为19.8%。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清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结果阳性的因素较多,检验人员应规范操作,避免不利因素,降低阳性率,对于怀疑阳性的血清标本应及时的进行HCV-RNA检测。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粪便隐血实验检出率低,照成阴性漏诊的原因,找出相应的的对策,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到2015年间粪便化验患者100人,分两次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粪便隐血,比较两次化验结果的检出率,找出阴性漏诊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00位患者初次化验粪便隐血检出36人,第二次更换容器,控制饮食,停止药物,增加采集量,更换实验方法,检出44人,可见采取措施后完全可以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粪便隐血 假阴性 检出率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黔南地区不同送检人群HIV感染者合并感染梅毒(TP)、丙肝(HCV)感染现况。方法对12县市医疗机构、血站、疾控系统送检的695例HIV确证阳性血清进行TP及HCV标志物检测。结果695例HIV抗体确证阳性者血液样本中,男性455例,梅毒阳性119例,HCV阳性41例,女性240例,梅毒阳性58例,HCV阳性11例。年龄主要以20~50岁,每个年龄组梅毒阳性例数均高于HCV阳性例数。HIV合并梅毒的感染率为25.47%(177/695),与温州地区的报道相近而高于贵阳地区1,2,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7.48%(52/695)低于相关报道2,HIV合并梅毒、HCV的重叠感染率为1.73%(12/695)。结论黔南地区感染HIV时往往合并梅毒和丙肝的二重或多重感染,HIV/梅毒混合感染明显高于HIV/HCV混合感染。提示应加强HI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临床治疗和行为干预,减少HIV的梅毒、丙肝多重感染。

  • 标签: HIV HCV 梅毒 合并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宁注射液蛋白质检查出现阳性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查法对药液中间体、各辅料及丹参中代表性成分分别进行检查,并考察聚山梨酯80及30%磺基水杨酸对冠心宁中间体粒径的影响。结果:冠心宁阳性反应是丹参中的成分与聚山梨酯80共同作用的结果,药液的含量水平、聚山梨酯80及30%磺基水杨酸的用量均可导致阳性反应。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蛋白质检查方法专属性不强,对于辅料中含有增溶剂的中药注射剂产品应加强基础研究,对未加入增溶剂前的中药中间体应增设蛋白质检查项目,防止阴性或阳性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冠心宁注射液 蛋白质检查 假阳性 磺基水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赤峰地区健康人群中尿常规潜血的现状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来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人员1320例尿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将体检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AX-4030尿液干化学分析检验与UF1000i尿沉渣进行检验,对于结果不相符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通过AX403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UF1000i尿沉渣所得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分析。结论尿液潜血使用尿干化学和尿沉渣得到的结果与显微镜所得结果都是临床检验有效的方法,显微镜到的红细胞结果更为直观可靠,但为了达到更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应该对几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

  • 标签: 尿常规 潜血 尿沉渣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结果和对比情况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的8000份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且回顾性分析其不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等资料。结果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血培养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阶段,此外,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呼吸道标本与其他非肺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显著低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各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查找相关的原因,继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力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标本检验 阳性率 血培养标本
  • 简介: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TRUST试验阳性与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9例ANA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采用TRUST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RUST阳性患者中ANA滴度与型别分布状况。结果:红斑狼疮患者中TRUST阳性8例,阳性率为3.7%,其中ANA为均质型的患者阳性率显著多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ANA滴度患者TRUS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红斑狼疮患者TRUST检测阳性可能与ANA密切相关。

  • 标签: 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TRUS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功以及血脂特点。方法将本站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门诊健康体检中收集的3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阳性组。同时收集3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设置为阴性组。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以及阴性组肝功、血脂相关指标的检出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AFP、GGT、ALF指标检出水平与阴性组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ALT指标检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CHOL、TG指标检出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功、血脂可见改变,丙谷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有明显异常表现,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 标签: 乙肝 抗原 肝功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乡镇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2~2014年间的1026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2~2013和2013~2014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2~2013时间段明显低于2013~2014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发生情况,提高乡镇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对比
  • 简介: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被这个世界的“妆”欺骗了?我记得有人说过:“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可惜,我们有的只是“妆”。有的人忙着假装成熟,有的人忙着假装成功,有的人忙着假装幸福。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