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儿科急诊输液不良事件预防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即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急危重症患儿,经数字盲选方式,划分A组(30例,常规护理)和B组(31例,PDCA循环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液体挂错、穿刺失败、头皮刮伤、留置针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急诊输液 不良事件 穿刺失败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其防御方式,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8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6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ES总分及LES频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退避及自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幻想及合理化评分2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间型及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较多,他们面对压力情景时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和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生活事件 应付方式 防御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屏障在儿童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12月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监控网络,建立安全防范系统,持续改进护理安全质量,同时通过提倡安全为先原则,强化安全技能培养等措施,构筑组织屏障、制度屏障、预警屏障、文化屏障、人员屏障护理安全屏障,对不良事件进行预防和监控追踪,并与2012年1月至12月实施前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构筑护理安全屏障后改进流程19项,修订相关护理制度28项;新增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4项及重点部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8项,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30%下降到0.10%,压疮预报率提升,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P〈0.05),患儿不安全风险达到预控目标。结论构筑护理安全屏障,建立多重屏障,可提高患儿安全系数,能有效降低儿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儿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应用Kaiser模型分析降低科室风险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法对我院儿科科室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护理专家调研小组根据Kaiser模型编制调查问卷,对各风险类别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调研分析,调查工作实施前,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集中培训,问卷回收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调研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类别风险事件的相对风险值,进一步对19项风险事件进行风险排序。结果 我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风险前6位的依次是:家属投诉(52.07%)、护理人员锐刺伤(49.97%)、护患法律纠纷(48.14%)、儿童流行病爆发(42.16%)、发生儿童感染事件(40.53%)、伤害事件(39.28%)。结论 儿科护理中应用Kaiser模型分析能够显著降低科室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Kaiser模型 风险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患者入住养老机构时,如果照顾不周,很有可能会出现跌倒事件,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患者入住养老机构期间的全面护理。方法:对本机构过去几年的老年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期间跌倒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经过对老年患者的跌倒的事件进行统计,我们得知老年患者的跌倒的主要原因有疾病因素、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这几个原因,对此提出的应对措施有:加强风险评估、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宣教、增加适老化设施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以及护理人员合理分配等,从而减少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老年患者住进养老机构期间必须得到最好的护理资源,不仅是治疗还包括跌倒护理,老年患者的顺利康复对于养老机构、患者、家庭、社会都意义深远。

  • 标签: 老年患者 回顾性分析 管理对策 护理
  • 简介: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落损伤,不仅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声誉,同时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为了预防跌落伤害事件发生,我们对2003年1月~8月期间发生的21例住院老年患者跌落事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住院患者 老年 意外事件 调查 预防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研究来得出6s管理模式在妇科不良事件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12月所收治的50例妇科患者作为管理模式的体验对象,并且在实施管理模式的前后,运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观点,分析出6s管理模式在针对妇科不良事件管理当中的应用表现以及效果。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对6s管理模式在实施应用中的内容进行记录,并且针对管理模式在院内妇产科不良事件中的运用进行评价。结果:从妇科患者对于实施管理后的护理质量的观点来看,6s管理模式促进了妇科不良事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质量化。且从6s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内容评价当中得出,该管理模式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力度,且为医院打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结论:6s管理模式在妇科不良事件的管理当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且值得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 标签: 6s管理模式 妇科管理 不良事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其在风险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意选择自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来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同时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气道梗阻、误吸、呼吸衰竭、皮肤损伤风险事件发生率依次为8%、6%、8%以及18%,而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依次为2%、0%、2%以及8%,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患者(8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脑卒中 风险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进措施以降低高频电刀使用不当而发生风险。方法 针对高频电刀使用不当发生灼伤的手术不良事件进行根因分析。结果 通过建立人员保护屏障、完善设备保护屏障、明确制度保护屏障多层屏障,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结论 手术安全无小事,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人员、设备及制度三层保护屏障,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高频电刀 不良事件 多层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运动护理对ICU2区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80例ICU2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运动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在接受治疗以后,对神经能力、运动能力以及住院时长进行打分,观察组在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 标签: 早期运动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精神科2019年-2022年全年间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90例进行研究,对此类患者护理资料进行调取,对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进行分类,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因素展开分析,明确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数据表明,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用药方式越多,护理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越高(P<0.05);护龄越长、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越低(P<0.05);以日常生活能力、遵医嘱行为、心境状态评分为指标,护理措施应用后,临床精神科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优势明显(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层出不穷,为规避此类现象的出现,要不断就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进行提升,从而优化护理管理手段,避免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风险因素的出现,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不良事件 认知水平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32名ICU患者,其中包括15名男性和17名女性,年龄范围在60至78岁之间。患者的基线信息、不良事件类型和潜在风险因素被纳入分析。采用了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评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与之相关的因素。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有10名患者(31.25%)发生了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感染(60%),其次是器官功能损伤(30%)和药物不良反应(10%)。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基础疾病是与不良事件显著相关的风险因素(p < 0.05),而性别、住院天数和治疗方案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无显著关联(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在ICU患者护理中需要特别关注年龄较大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不良事件的风险。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更精细的干预策略,以改善ICU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患者 不良事件 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采纳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2月~2023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为研究样本,以2023年4月30日作为切入点,将之前收治40例符合实验标准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我院常规护理,将 之后收治40例符合标准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实施优质护理,对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通过最终结果可见,研究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控制上远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数据呈现较高数值,组间差均达到P<0.05标准,存在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中可明显减少精神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数据,可行性明显,故值得将此护理措施科学利用并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 防范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探讨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查找其中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观察我院重症医学科10例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观察护理过程中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级、2级、3级、4级数量分别为0例、0例,7例和3例。结论 对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来说,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来操作,尽可能降低护理过程中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安全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标准细节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对象均为门诊部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与观察组(42),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标准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5min、10min及15min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9.0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标准细节化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细节化护理 静脉输液 疼痛 不良事件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理念在椎间孔镜髓摘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椎间孔镜髓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6例,随机分成甲(常规护理)、乙(快速康复理念)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 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甲组( P<0.05)。结论 于椎间孔镜髓摘除术后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快速康复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摘除术中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髓摘除术的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3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即一组常规护理,一组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疼痛评分,护理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 对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采用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分析其对肛门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在院2019.01-2020.12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70例,依据盲选随机法,分甲组(n=35)与乙组(n=35)。甲组给予基础训练,乙组给予基础加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相互之间比较肛门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训练后,乙组优于甲组,P

  • 标签: [] 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 直肠癌保肛术后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T2DM(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56例同意参与研究的T2DM患者资料,随机分组;予以传统组(28例)以T2DM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28例)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比较2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传统组(P

  • 标签: T2DM(2型糖尿病)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