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选取400例儿科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护理的200例是对照组,于2021.1-2021.6入院;采用防范对策的200例是观察组,于2021.7-2021.12入院。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定并落实防范对策,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常规护理 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外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之间,对医院治疗的82例脑外科病人为主要对象实行了随机的小组考察,其中41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另外41例配合应用护士防范措施(观察组),并对比分析了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护理结果分析比较,导致脑外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因素包括管理、患者、护理人员三个方面,其中采取针对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偏低,组间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外科 护理 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社区中不良事件发生的现状,并基于此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将我院2020.1-2023.10入住老年社区的145例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2020.1-2021.11老年社区72例老年人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照组),并根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开始于2021.12对入住的73例老年人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020.1-2021.11入住老年社区的72例老年人中烫伤、摔跤、噎食、压力性损伤、导管、用药错误以及漏发药数各有6例、18例、1例、16例、2例、1例和1例,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2021.12-2023.10入住的老年人各项不良事件数均少于对照组,其中,烫伤、摔跤以及噎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中不良事件发生在早晨的例数最多,其中,在早晨、晚上差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间、房间是发生不良事件较多的地方,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降低老年社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可有效提升老年社区的服务质量。

  • 标签: 不良事件 护理干预措施 现状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病人跌倒、用药错误、意外伤害等。本文综述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发生的原因、分类、影响及预防策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经验不足、沟通不畅等。预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本文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通过护理方案的不断改进,积极预防。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研究进展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妇科在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其同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相比,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77%)显著低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1.23%)(P<0.05),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不良事件 妇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7-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段对我院门诊于2014年6月~12月期间所产生的50件不良事件予以分析,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应对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门诊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含门诊投诉、门诊环节较多、服务无较长周期、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门诊医生专业水平差异大等。结论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总体素质,进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妇科疾病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且不良事件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比组间患者的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室患者进行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整改,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不良事件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眼科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为眼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眼科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人。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而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眼科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非常必要,有助于降低眼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患者 不良情绪
  • 简介:舒兰市人民医院 吉林 舒兰 132600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心理护理眼科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的改善 做以 分析, 并且根据护理结果进行讨论,以及对 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认可度。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眼科科室专业诊断需要进行治疗 。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20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 从患者焦虑和抑郁 情况上看,护理后的 观察组的SAS、 SDS 评分为 (24.2±5.6 )分、( 21.7±3.8 ) 分,对照组则为 (49.7±6.2 )分、( 51.1±4.6 ) 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 满意率 为 91.7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7.8 % ,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心理 护理针对眼科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有积极影响,满意率高,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 不良情绪
  • 简介:美国等国家的实践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心。根据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精神,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我院自2007年初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报告制度,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护理 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年活动 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