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护理系统上报的94例护理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94例护理不良事件中,输液问题10例、管路滑脱8例、用药错误(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11例、跌倒坠床8例、烫伤3例、其它54例。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管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控机制,健全后勤保障部门,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1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59例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造成99例,占62.26%,与系统原因、个人原因有关。结论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从系统和个人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柏拉图统计表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避免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应用柏拉图统计表,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跌倒/坠床、液体外渗、导管滑脱、烫伤事件累计比次数达79.16%,不良事件发生与系统因素、个人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结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重视年轻护士的学习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 标签: 不良事件 柏拉图统计表 要因分析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降低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05-2012年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运用追踪法、帕累托法确定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574起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制度执行不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医护沟通问题、作业流程不良,累积比例达77.1%,需要进行重点改进。结论转变质量管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从系统上进行防呆;引入"安灯"系统,倡导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推行"SBAR"沟通模式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等,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
  • 简介:目的: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2013年1~12月我院建立品质管理小组,学习与培训品质管理方法,培训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理论,更好地用护理不良事件品质管理来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记录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及处理方法的知晓率、主动呈报情况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情况,并与2012年1~12月未实施品质管理前相比较。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上升,实施品质管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活动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品质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1月-12月发生的6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及与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护士资历、护士安全意识、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等密切相关。结论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62-021
  • 简介:摘要不良事件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被纳入至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之中,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是开展改进工作的基础。目前,有关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并无特定的统一标准,相关文献综述较少,本次研究以此为综述论点进行探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心理受到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临床一线的16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取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制自评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测评,分析护士心理受到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对护士心理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下,164名护士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7.32±10.79分,抑制自评量表评分为53.65±12.75分;护理不良事件对护士心理的影响因素学历、职称、工龄、缺乏护理安全氛围、偏重的处罚模式、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识低(r=0.24、0.18、0.23、0.35、0.48、0.59,P<0.05)。结论护士心理受到护理不良事件影响下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具有焦虑及(或)抑制心理,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与学历、职称、工龄、缺乏护理安全氛围、偏重的处罚模式、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识低等密切相关。

  • 标签: 护士心理 护理不良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妇科在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其同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相比,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77%)显著低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1.23%)(P<0.05),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不良事件 妇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7-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妇科疾病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且不良事件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全科护士对发生此事件的原因分析,以及积极有效的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大大减少了此类事件的发通过对手术室一例胸骨锯损坏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经过的描述生,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护理不良事件的无惩罚性原则和上报分析制度,在护理工作中值得发扬。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巡回护士 器械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妇产科60名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另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改进后的措施,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违规操作、沟通不良、能力不足、评估不足等是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不良事件管理 妇产科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确定解决的对策。方法对我科发生的20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良事件的类型,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具体事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业务素质、工作经验以及治疗环境有关,且发生时间多为治疗较为集中的时段。结论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治疗环境有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要对护理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改善治疗环境,减少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全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培训,形成一套符合JCI评审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从2014年1月份的80例(6.02%)上升到2014年12月份的142例(10.68%)。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实施后,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知识理论知识得分及不良事件督查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护人员上报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和督查得分,对维护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烧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间题之一。我院为了给病人创建一个安全、有效地健康服务体系,确保病人安全,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于2013年初建立了"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方案"、"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预防措施 分析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院2014年上报159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因分析。结果159例护理不良事件种由于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所造成的有99例,占62.26%,主要原因与系统原因、个人原因有关。结论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从系统和个人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