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在女子举重训练中,抓举与高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翻与下蹲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抓与下蹲抓成绩呈比例关系.实践中还发现,抓举与借力推成绩有着非常近似的现象,关于两者的论述目前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借力推在抓举中的运用进行实验对照,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女子举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成绩 女子举重运动员 比例关系 训练 优秀 参考依据
  • 简介:举重属于速度力量型的运动项目.应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快速力量(爆发力),突出力量和技术的结合.实践也证明只有力量没有合理的技术,就不会在比赛中发挥理想的水平;反之也是如此.以我国108公斤以上级举重运动员魏铁汉(表1)为例,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上挺技术 技术训练 力量素质 强度法 上拉力量
  • 简介:随着现代运动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的心理分析,得出系统的心理训练是克服“过度紧张”提高运动成绩的必要手段。

  • 标签: 比赛 举重运动员 过度紧张 克服 运动技术 运动成绩
  • 简介:通过对上海市举重队患有腰肌末端病症状的20余名运动员进行约1500次治疗的总结,提出腰肌高张力是举重运动员腰肌末端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腰肌高张力下的疼痛是末端病的主要表现和诊断的重要依据。概括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较适用于训练比赛实际的针灸疗法。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腰肌末端病 肌肉高张力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运动员从初学,到一个漫长的周期训练,在他(她)们的心中都特别希望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来回报自己、家长、教练及家乡父老,但在比赛中,由于心理上的因素,造成比赛的最终失败,这给青少年运动员造成了最大的痛苦,对他(她)以后的前途带来了极为不好的效果。根据本人从教多年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好运动员的心理因素。

  • 标签: 〔〕举重心理素质比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量的举重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尤其是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中菱形肌受伤的比例很大,占调查材料的45%,由于该肌肉的形态结构和作用的特殊性,以及伤后难于治疗恢复的特点,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系统训练甚至健康成材,这是教学训练中困扰教练员、

  • 标签: 菱形肌 举重运动员 青少年 教学训练实践 动作 杠铃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举重这项体育运动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最近几年的奥运会上,举重运动员们发挥自己的实力为国家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荣誉。伴随着这项体育运动的普及,也让人民更加了解了举重这门运动项目。因此本文便是结合举重运动结构和用力的性质,对举重运动员辅助力量训练需求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从中了解到举重运动员辅助力量需要从哪个方面进行掌握,并且对运动员们的身体状况和力量进行缜密的计划并安排适宜的训练内容。

  • 标签: 举重运动员,辅助力量训练,运动需求,训练内容
  • 简介:摘要:对于举重运动员而言,赛前机能监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在个人最大训练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举重运动员的无氧耐受力。部分举重运动员需要在赛前控制体重,但是要结合赛前机能监控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才能够进一步制定后续训练计划以及营养方案。举重运动员的赛前机能监控非常复杂。本文将主要研究和分析与举重运动员赛前机能监控相关的内容。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赛前 机能监控
  • 简介:摘要:技术练习是专项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能训练为技术训练提供必要基础,掌握正确的技术是发挥训练水平的重要前提,体能训练与专项技术相结合,选择的训练手段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似,能使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以及机能方面对技术的特殊要求产生适应,有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

  • 标签: 青少年举重 力量训练 专项技术 原则
  • 简介:摘要: 举重属于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力量能力水平是举重训练的基础,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应强调按照年龄和专项特点,打好全面发展身体各素质基础,防止早期专门化,合理科学安排训练负荷强度,训练手段多样化,强化训练状况评估监控,及时进行调整,防止过度疲劳和损伤发生。

  • 标签: 青少年举重 力量训练 专项技术 负荷 评估 
  • 简介:前言在现代举重训练中,训练的量和强度都很大,强调速度力量的训练体系。为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减少运动员损伤发生率,国家体委于一九八一年组织了大规模的举重运动损伤调查,并提出报告。报告中指出:当前举重运动员损伤以腰、膝、肘为主。腰伤达85%,膝伤63%,肘伤45%。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各项目运动创伤部位统计2725例”中指出:腕的损伤是举重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损伤分析 运动损伤 创伤部位 腕部 国家体委
  • 简介:摘要:专项技术练习是举重专项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正确技术是发挥训练水平的重要前提,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似,能使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以及机能方面对技术的特殊要求产生适应,有利于专项成绩提高。青少年举重技术训练尤为重要,深入分析青少年举重训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并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举重技术实训特点展开研究,并针对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训练主要环节问题提出改进提升建议。

  • 标签: 青少年女子举重 专项技术 实训 技术概念 动作结构 身体素质 抓举技术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应把选材工作放在第一位。随着训练手段、训练方法的科学化,举重项目成绩在不断地提高。选到好苗子,可以极大地提高举重运动员的成材率,可以较快地缩短运动训练出成绩的周期。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得出举重运动在山西省普及情况很好,山西省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平均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教练员在选材时有很大的挑选余地。并把山西省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与奥运冠军张湘祥早年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目前最出色的几名举重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很接近奥运冠军张湘祥少年时期的成绩。在此希望本文能给山西省举重教练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山西省 举重运动员 科学选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举重运动员众多的伤病中,腰部损伤是最难预防和最难治愈的伤病。本文以我国35名一级以上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 标签: 我国 优秀举重运动员 腰部损伤
  • 简介:采用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拉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选手,应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水平较好的选手采用绝对力量与速度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效果较好。

  • 标签: 女子举重 上拉力量 绝对力量 速度力量
  • 简介:目的比较同级别不同运动等级女子举重运动员骨密度(BMD)的差异,探讨相同训练方案不同力量负荷强度对运动员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测试48kg级别健将组(n=15)和一级组(n=16)下肢链等速蹬伸肌力,腰椎L2-4和下肢主要部位BMD,分析下肢等速肌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健将组的腰椎L2-4、股骨远端、髌骨BMD和下肢链收缩力峰力矩、拉长力峰力矩均显著大于一级组(P〈0.05);下肢收缩力矩和拉长力矩与腰椎L2-4(r=0.507,r=0.519)、髌骨(r=0.482,r=0.456)和胫骨近端(r=0.613,r=0.580)BM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对女子运动员BMD有促进作用,随着力量负荷强度增加,BMD也呈增加趋势。

  • 标签: 举重 训练负荷 肌力 骨密度
  • 简介: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举重运动员对于被杠铃砸到身上存在普遍的恐惧。本文对举重运动员被杠铃砸的原因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找出解决对策与改善方法。

  • 标签: 举重 心理状态 注意力 自信心 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