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6例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的检测方法,能够将患者体内的各项细胞的水平进行更加精准的检测,有效提高临床中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re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调节异常性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活化引起的终末器官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病死率极高。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HLH病患报道如下。

  • 标签: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 细胞增生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方法:将我院 80例血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不良情绪出现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血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血细胞单采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iRNA 沉默HnRNP L基因对RWPE-1细胞、Lncap细胞、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合成了靶向HnRNP L的特异性siRNA,并通过了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上进行检测,并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3号序列来干扰RWPE-1细胞、Lncap细胞、PC3 细胞中HnRNP L的表达,观察其对三种不同细胞生长、凋亡、体外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沉默HNRNPL后,CCK-8实验提示三种细胞的增值都明显降低,划痕实验结果提示:沉默HNRNPL后,RWPE-1细胞和PC3细胞的迁移力明显减弱。Transwell检测结果提示:沉默HNRNPL后,RWPE-1细胞、Lncap细胞和PC3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HnRNPL对前列腺癌的多种生物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的恶性进程,促进了前列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 标签: HnRNPL蛋白 siRNA CCK-8 划痕实验 Transwell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120例受检人员进行研究,对实际的检测要求进行分析,结合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不同抗凝比例、不同时间等),对血液细胞检验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使用正常比例和非正常比例抗凝剂的情况,对比的结果有很大差异,而且,在抗凝剂正常比例下的RBC、WBC、HGB以及PLT都比抗凝剂处于不正常比例下高出很多。结论 有很多因素都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具体检验阶段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最终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及其母亲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CMV-IgM、CMV-IgG;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尿及其配对母乳中CMV-DNA。结果:58份患儿母亲的乳汁中,有46例阳性(占79.31%),46例阳性母乳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39例(占84.78%),12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5例(占4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血清IgG阳性及通过吸食感染的乳汁是婴儿获得CMV感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抗体 CMV-IgM CMV-IgG PCR 母乳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数与急性脑卒中加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白细胞升高组和白细胞不高组各70例,对其白细胞数及既往病史与病情进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白细胞升高组脑卒中加重55例,白细胞不高组脑卒中加重6例,两者相比白细胞升高组中脑卒中加重明显高于白细胞不高组(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与急性脑卒中加重密切相关,是判断脑卒中预后的良好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白细胞 相关性 预后
  • 简介:目的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应用SPSS22.0对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分类及聚类分析,并运用SPSSmodeler14.1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中,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68.67%),其次为活血化瘀药(6.75%),最常使用的前10位中药为黄芪、当归、白术、鸡血藤、女贞子、党参、甘草、茯苓、枸杞子和熟地黄,黄芪-当归是最常用的药对,黄芪-补骨脂为置信度最高的药对,黄芪-白术-当归为最常用的药组,黄芪-补骨脂-当归为置信度最高的药组,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共得8个聚类组,黄芪、白术、当归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核心中药。结论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

  • 标签: 肿瘤 白细胞减少 中药 用药规律
  • 简介:目的观察长春瑞宾(商品名盖诺)(NVB)、顺铂(PDD)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对96例中晚期NSCLC患者采用长春瑞宾联合顺铂进行化疗:长春瑞宾25~30mg/m^2静脉推注,第1、8天;顺铂总量80~100mg/m^2,分3d静脉滴注。28d为一化疗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46.9%,其中初治有效率为50.7%、,复治有效率为36.0%;Ⅲa期、Ⅲb期、Ⅳ期有效率分别为53.6%、47.8%及36.4%;肺鳞癌和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46.2%和47.7%。化疗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结论长春瑞宾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 标签: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治疗 长春瑞宾 顺铂 化疗毒副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疑似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CT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并总结CT确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纳入患者中确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者52例;而CT检查诊出51例,准确50例,其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5.00%(57/60)、96.15%(50/52)、87.50%(7/8);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CT确诊患者影像特征中,患者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肿瘤直接2.32~4.98cm,平均直径(3.12±0.16)cm,且肿瘤密度均匀,平均密度低于肾脏实质密度。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应用CT诊断效果显著,可清晰反映患者肾脏状况,病症诊出率、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CT 诊断 准确性
  • 简介:目的考察微泵输注比阿培南延长给药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5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h延长输注组(EI组)和0.5h短时间输注组(TI组),分别给予比阿培南0.3g,q12h~q6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应用最小成本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结果EI组有效率为63.33%,平均成本为(4057±296)元;TI组有效率为60.71%,平均成本为(5624±308)元,EI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TI组(P〈0.05)。结论延长输注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具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比阿培南 延长输注 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6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和Desm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GIST中恶性4例,交界性2例,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形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标记CD1176例全部阳性,CD344例阳性。结论GIST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药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62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之间,随机性地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分为了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治疗时仅使用降压治疗措施,观察组治疗时在对照组之上再使用调脂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和血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经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比观察组高,两组数据经对比后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经对比之后无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HDL-C比观察组更低,LDL-C、TC以及TG水平均比观察组更高,两组数据经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时,对患者采取降压结合调脂治疗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水平进行调节,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以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用药,分析药学特性。方法:研究围绕70名冠心病患者展开,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70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以单药治疗(曲美他嗪,n=35),后者以联合治疗(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n=35),将心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改善效果为标准,对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比较LVEDD、LVEF以及LVPW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治疗,观察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用药方案,对于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药学特性
  • 简介: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具有向多种组织分化的潜能,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BMSCs能明显改善心脏的功能。本研究的目的为BMSCs是否能够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产生影响。方法:共培养大鼠BMSCs和新生乳鼠心肌细胞;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塞模型;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K^+电流 缺血性心脏疾病 BMSCS 冠状动脉前降支
  • 简介: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诱导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并观察其是否可诱导心肌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为临床探索运用心脏组织工程学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出生1~3d的SD大鼠乳离体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双侧后肢骨骼肌成肌细胞的方法,用24h后的原代成肌细胞进行试验。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5-氮杂胞苷(10μmol/ml)阳性药对照组、MOO各剂量(100gg/ml、300gg/ml、500μg/m1)组。分别检测以下指标:(1)观察加药前后成肌细胞形态学改变。(2)Desmin(结蛋白)鉴定。(3)加药前后成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P)的反应。(4)采用RT-PCR法检测成肌细胞中TGF-β1、GATA-4mRNA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OO诱导48h后成肌细胞生长密集,胞浆丰富,增殖明显,具有较好的折光性。并呈一定方向性的长轴平行排列,细胞融合的肌管增多,分化良好,有明显自发性搏动的收缩现象,生长状态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P对阳性药对照组和MOO小剂量组成肌细胞正性变时作用不明显(P〉0.05);而IP对MOO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成肌细胞正性变时作用显著(P〈0.05)。

  • 标签: 心肌样细胞分化 成肌细胞增殖 巴戟天寡糖 PCR法检测 心脏组织工程学 骨骼肌成肌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在新鲜血对癌细胞快速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红细胞加入白细胞、癌细胞和新鲜血浆中,37℃水浴30min,测红细胞与白细胞对癌细胞的粘附率。结果:加红细胞组由白细胞粘附到癌细胞的粘附率(69.4%-71.3%)明显高于加生理盐水组白细胞粘附癌细胞的粘附率(59.6%-62.2%)。血细胞这种对癌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可被抗CR1单抗和EDTA完全阻断。结论:红细胞在对癌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红细胞 新鲜血 癌细胞 天然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