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王铁钢

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省 唐山市 063000 )

摘要:目的 探究CT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疑似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CT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并总结CT确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纳入患者中确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者52例;而CT检查诊出51例,准确50例,其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5.00%(57/60)、96.15%(50/52)、87.50%(7/8);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CT确诊患者影像特征中,患者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肿瘤直接2.32~4.98cm,平均直径(3.12±0.16)cm,且肿瘤密度均匀,平均密度低于肾脏实质密度。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应用CT诊断效果显著,可清晰反映患者肾脏状况,病症诊出率、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准确性


前言:节细胞神经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类肿瘤,起源于人体交感神经细胞,属于良性肿瘤,肿瘤组织主要包括分化好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神经鞘细胞等,对人体健康可产生一定的影响,需及时诊治[1]。但有研究表明,节细胞神经瘤发生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且症状与肿瘤生长区域关联密切,并无特异性,故而诊断难度较大[2]。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即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交感-肾上腺系统)的节细胞神经瘤。目前,临床多使用影像学技术诊断肿瘤疾病,包括CT、超声、MRI等技术,本研究即选择疑似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探究CT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疑似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36例、女患者2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52±6.54)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45±0.33)年。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无资料不全者;知情研究,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已知合并其余肿瘤患者;检查依从度较差患者。

1.3方法

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CT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1)CT诊断:本院使用GE Lightspeed型CT扫描仪,扫描前,由检查人员告知患者大致流程及注意事项,获取患者更高的依从性,并为患者准备500 mL 1% 泛影葡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856)口服(检查前30 min即可),以充盈胃肠道,待患者准备就绪,先行常规平扫,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180~250 mAs、层厚3.75 mm;随后行增强扫描,经患者肘部静脉注团注80~100 mL碘海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3129),注射速率2.5~3 mg/s,而后扫描动脉期30s、静脉期70s。(2)手术病理检查:术前,依照CT检查结确定患者肿瘤相关数据(位置、大小等),制备手术方案,取出病理组织后即刻送检,将活检组织以石蜡包埋切片,置于显微镜下作组织学检查,必要时使用电子显微镜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

1.4观察指标

1.4.1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即CT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符合程度,反应CT技术诊断患者、非患者的能力,计算公式:准确性=(真阳性患者数+真阴性患者数)/总例数*100%[3];灵敏性即CT技术诊出患者疾病的能力,计算公式:灵敏性=真阳性患者数/(真阳性患者数+假阴性患者数)*100%[4];特异性即CT家属诊出未患病患者的能力,计算公式:特异性=真阴性患者数/(假阳性患者数+真阴性患者数)*100%[5]

1.4.2总结CT确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析

经手术病理检查,纳入患者中确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者52例;而CT检查诊出51例,准确50例,其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5.00%(57/60)、96.15%(50/52)、87.50%(7/8);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见表1。

表1 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析

检查方式

例数

准确性

特异性

灵敏性

手术病理

60

100.00%(60/60)

100.00%(8/8)

100.00%(52/52)

CT检查

60

95.00%(57/60)

87.50%(7/8)

96.15%(50/52)

X2

-

3.0769

1.0667

2.0392

P

-

0.0794

0.3017

0.1533

2.2总结CT确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CT确诊患者影像特征中,患者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肿瘤直径2.32~4.98cm,平均直径(3.12±0.16)cm,且肿瘤密度均匀,平均密度低于肾脏实质密度。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节细胞神经瘤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节细胞神经瘤又名真性神经瘤,依照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型、周围型两类,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即是常见的周围型节细胞神经瘤[6]。有研究表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丛节细胞,故肿瘤多位于肾上腺髓质内,且存在椎管内深入风险,若未能及时诊治,肿瘤还可发生囊性变和脂肪变,甚至出血、坏死,造成患者经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损害[7]。因此,临床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治工作较为重视。

影像学技术包括CT、超声、MRI等,但超声技术分辨率、清晰度较之CT、MRI技术存在一定差距,而MRI检查限制条件较多,成本高,且存在辐射危害,故而临床肿瘤诊断又以CT技术应用最为广泛[8]。CT技术又名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是一类利用X线束、γ射线等物质精确准直特性结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而形成的断面扫描系统,具有扫描快、图像清晰等多项优点,且成本相对较低,适应症广,对操作人员也无太多要求[9-10]

本研究中,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由此可见,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应用CT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诊出患者病症,且诊断准确性高。而CT影像学特征显示,患者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则凸显CT技术对肿瘤性质的诊断效果。

但本研究纳入样本数量较少,无法作为临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发生标准,研究结果准确性尚待验证,需后续纳入更对样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提高结果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

综上所述,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应用CT诊断效果显著,可清晰反映患者肾脏状况,病症诊出率、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亚良,秦书敏,王萌,等.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6):118-120,139.

[2]常丽阳, 岳松伟, 高剑波,等.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及临床特征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9):1535-1537.

[3]赵小英, 李志洁, 宋建,等.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J]. 安徽医药, 2020, 24(6):124-127+223.

[4]何玉鹏,高知玲,高雨佳,等.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1):60-64.

[5]曹文新,夏进东,李卫侠,等.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16(6):632-634.

[6]张明海.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9):123-124.

[7]李伟儒,孙成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J]. 医疗装备,2019,32(8):29-30. 

[8]秦建军.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53-54.

[9]黄丽莹,曾裕镜,林翠君,等. 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4):666-670.

[10]牛永富.肾上腺肿瘤患者23例CT征象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9):271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