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3D 打印技术不断成熟,已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前景, 3D 打印技术是目前医疗领域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3D 打印 支具是利用 3D 打印技术 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康复器具,为精准康复 提供有力支持,尤其在骨科、 康复科及矫形外科 中 极具应用价值 。 本文介绍了 3D 打印支具的概念与特点,综合阐述了 3D 打印支具在固定、康复、矫形等临床方向上的应用。

  • 标签: 3D 打印 支具 临床应用
  • 简介: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有学者认为它是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更有许多国家已将3D打印技术作为国家战略规划。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研究,3D打印技术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医学技术。在心血管领域,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面,这一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人体模型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3D 打印膝关节模型在关节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在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班本科生,共 46 名同学,随机将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24人,对照组 22人。试验组采用 3D打印膝关节模型结合 PPT教学法,对照组采用 PPT教学法。课程结束前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试,测试内容为对膝关节解剖结构的识别和定位,测试总成绩为 100分,理论和操作测试各 50分。课时结束后对参与该研究的 46名实习同学进行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内容评分满分均为 10分。 结果 两组同学均独立完成课后考核,其中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 < 0.01);试验组同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试验组同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将 3D 打印膝关节模型应用到膝关节临床教学中提高了实习同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教学 临床医学 膝关节 临床实习
  • 简介:背景: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近年来选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跗骨窦小切口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目的:设计一种3D打印导航模板,探讨其在经皮置入螺钉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0例,其中单纯左侧损伤21例,单纯右侧损伤26例,双侧损伤3例(均只有一侧符合标准,左侧2例,右侧1例);男48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2±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A组)25例与非导板组(B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效果(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5.5±2.1)个月。两组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两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上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达到螺钉的精准置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医师、患者术中辐射暴露剂量,是一种符合现代微创精准理念的手术方法。

  • 标签: 3D打印导航模板 跗骨窦切口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3D打印模型在骨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3D打印模型,结合健康宣教,评价其在骨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效果。结果:3D打印模型,结合健康宣教,有助于骨科围手术期病人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手术效果,达到缓解和解除病人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功能锻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3D打印模型,结合健康宣教,在骨科围手术期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骨科健康宣教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3D打印模型 健康宣教 骨科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共计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针对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分组,两组均分40例,探究组利用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一般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膝关节评分均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辅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中采取3D打印及导航技术辅助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单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治疗有效率为73.33%、住院时长为(13.15±2.54)d、手术时长为(296.54±24.54)min,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单独组住院时长为(8.89±1.81)d、手术时长为(183.47±16.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时采取3D打印以及导航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3D打印 导航技术 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四维彩超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1033例,均先后接受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并对孕妇产后胎儿进行检查或引产尸检。对比分析两种彩超的诊断效果以及产前诊断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的差异。结果四维彩超与二维彩超在头部及面部畸形、躯干畸形检查中的结果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者的四肢畸形、脊柱畸形检查结果不同,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四维彩超的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与二维彩超有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1033例产后胎儿检查及引产尸检结果显示,共有46例(4.45%)畸形胎儿,59处畸形,仅一处畸形的共35例,两处及以上畸形的共11例。二维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漏诊32例,误诊6例,与实际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四维彩超检查结果显示5例漏诊,无误诊,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小,即P>0.05。结论产前诊断应选用实时四维彩超,以避免二维彩超的不足,并为孕妇及其家庭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诊断结果,实现优生目标。

  • 标签: 实时四维彩超 产前诊断 胎儿畸形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时间 -容积曲线在评价肾移植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为尿毒症欲行肾移植患者 40例,分为肾移植术前组( A组)及术后 1年组( B组),对照组为健康成人 39例。对受试对象应用实时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获取图像,并计算三维 16、 12、 6个不同节段的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及心率校正值。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A组中各 Tmsv值及其标化值明显增高( p<0.01); B组中 Tmsv值及其标化值部分参数增高( p<0.01或 p<0.05)。 A组中各 Tmsv值及其标化值较 B组明显增高( p<0.01)。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时间 -容积曲线 肾移植 左室收缩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处方实时审核联合回顾性点评对于提高门诊处方合理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3月 -2019年 4月 期间采取处方实时审核联合回顾性点评的230张处方为研究组,以未行处方实时审核联合回顾性点评 2019年 3月 -2019年 4月 期间的230张处方作为参照组,比较实施前后门诊处方合理性。结果:研究组处方合格率为 96.69%高于参照组的 8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复给药、用药途径不合理、超剂量给药、相互作用、适应症以及用法不适宜为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结论:处方实时审核联合回顾性点评可有效地提高门诊处方合理性,从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性 处方实时审核 回顾性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结核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共计9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本次实验分组依据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手段,依据不同检测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甲组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组患者实施抗酸染色检测,丙组患者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对三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患者中共计16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乙组患者中共计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丙组患者中共计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分别占总人数比重的53.33%、26.67%及33.33%,三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相比抗酸染色检测及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等待时间较短等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标签: 痰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我中心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疾病女性500例开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水平。结果y(Ct)=-3.3236lgx+34.713,R2=0.9986,批内、批间、日间重复性检测CV均在合格范围内;不同病理类型HR-HPV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416,P<0.05);不同类型HR-HPV阳性者拷贝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1.495,P=0.063>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筛查早期CIN病变。

  • 标签: 宫颈癌 HPV-DNA PCR 实时荧光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100例妊娠晚期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细菌培养两种检测方法,以细菌培养结果为参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率。结果:100例受检孕妇中13例检测结果为B族链球菌感染,实时荧光定量方法中12例为阳性,88例检测结果为阴性,灵敏度为高于常规细菌培养。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可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从而提升B族链球菌感染检出率,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妊娠晚期 B族链球菌 孕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促进门诊处方合理性应用评价。方法:对于药师来说,应实时审核所有门诊处方,并对问题处方予以拦截,向处方医师及时反馈问题处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临床药师在每月门诊西药处方中,应随机抽取2000张处方,然后予以回顾性点评。结果: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时间段的门诊处方合理性数据进行X 检验,2023年7月~9月的处方合格率明显比2023年5月~6月的时间段更高,P<0.05。经回顾性点评干预,显著提升了处方合格率及合理用药水平。结论:门诊药房实施处方实时审核,可以使处方的合理性得到保证,处方的回顾性点评,可以实现查漏补缺,同时将处方的合理性提升上来。

  • 标签: 处方 实时审核 回顾性点评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实时护理质控系统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们在本研究中选取了我院的50名急诊危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了实时护理质控系统的介入,该系统提供了实时监测、建议和警报,以指导护理管理。对照组继续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我们比较了两组在处理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重返急诊部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处理时间为35.2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8分钟(p < 0.05)。并发症发生率在实验组为12.3%,对照组为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为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分(p < 0.001)。重返急诊部率在实验组为5.4%,对照组为7.8%,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5)。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在实验组为9.1分,对照组为8.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1)。结论:实时护理质控系统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

  • 标签: 实时护理 急症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微创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钉道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vs.25.6%,P〈0.05).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4%vs.74.4%,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型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3D打印 个体化模型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妊娠期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于我院因糖代谢异常进行治疗的孕妇共108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下降幅度、胰岛素升高、后C肽升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低血糖、面部及下肢水肿、Somogyi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有助于控制妊娠期代谢异常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发生几率.关键词妊娠期代谢异常;动态胰岛素泵;血糖水平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97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项目项目批文黑卫科教函〔2014〕26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PCR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在检查耐多药结核的临床应用方法,并与传统的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作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其应用价值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耐多药结核病人的药敏检查结果。51例病人均做了实时PCR探针熔解曲线技术的药敏试验,其中11例病人还同时作了传统的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作为金标准,并对两种检查方法作对比分析,得出其应用价值评价。结果耐INH、RFP、EMB、SM、OFX共12例,耐INH、RFP共21例,耐INH、RFP、EMB共15例、单耐INH者2例,单耐RFP者1例。11例作两种检测方法的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7.22%。结论实时PCR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可快速、灵敏、特异检测结核耐药。

  • 标签: 结核杆菌 耐药 PCR 探针熔解曲线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集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的350份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11.43%高于细胞培养法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临床检测中具有简单快捷、简单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流感爆发初期大面积快速筛查。

  • 标签: 细胞培养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