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自闭患者的理解力比表达能力的损伤严重,交流能力非常有限,有言语自闭患者的语音损伤最轻。应该从心理学起因,生物学病因方面对自闭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综合探讨。

  • 标签: 自闭症 语言障碍 理解力 表达能力
  • 简介:Chiari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基于解剖学异常分为Ⅰ~Ⅳ型,临床以Ⅰ型较多见,普通人群发病率在0.5%~3.5%,其中30%~70%合并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本文就CM-Ⅰ型合并SM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显微手术
  • 简介:原发的心脏肿瘤相当少见,尸检报道发生率为0.002%~2%,分之三是良性肿瘤,其中近一半是心脏黏液瘤(Cardiacmyxoma,CM),而约75%的CM发生在左心房,15%~20%在右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更为少见,各占3%~4%。CM的首发症状可以为外周血管的栓塞,且50%-80%发生在脑血管。

  • 标签: 心脏黏液瘤 血管并发症 心脏肿瘤 良性肿瘤 外周血管 首发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性病恐怖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要点.方法以118例确诊为性病恐怖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寻找此病症结.结果患者心理行为集中表现为怀疑患上性病或未愈,高度恐惧性病,体征主要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患此病的人数已婚者多于未婚者(P<0.0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多于大专以下(P<0.01),既往有性病史者多于无性病史者(P<0.001).结论该病成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应以心理调适为主、药物为辅,加强社会对性病的认识,整治性病医疗市场,减少社会环境的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性病恐怖症 临床特点 康复治疗 健康宣教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孤独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迄今其病因尚无定论。本文介绍了儿童孤独的早期表现,以及家庭和特殊干预策略,以探讨对孤独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心理干预 饮食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额叶脑挫伤是常见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性,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脑中心疝和精神障碍等并发。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98例额叶脑挫伤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额叶脑挫伤 低钠血症 脑中心疝 精神障碍 并发症
  • 简介:以往研究认为强迫(Obsessive-CompulsiveDisease,OCD)的发生机制主要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的异常有关,但目前尚存在争议,有多项证据不支持这个观点,如有证据显示患者中枢5-HT异常已恢复,但症状没有立即好转;SRIs(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33%~50%的OCD患者治疗无效;药物刺激OCD患者产生的5-HT功能异常结果不一致;急性色氨酸脱失可导致脑内5-HT急剧下降,但并没有使SRIs治愈的OCD患者症状恶化[1].

  • 标签: 神经肽 强迫症 作用 5一HT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催产素
  • 简介:自闭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研究者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等多种图式来说明不同的自闭障碍类型,认为自闭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对自闭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引发自闭的遗传因素正在得到确定。目前对自闭的认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心的理论”上。目前国际上一般以DSM第版(1994)中自闭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对自闭的心理干预以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

  • 标签: 自闭症 心理干预策略 小儿 脑生物学 遗传因素
  • 简介:行动学习(ActionLearning)是以教学问题为线索、以学生行动为基础、以小组成员的经验和支持为依托、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条件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行动学习中,学生自己生成并建构新的知识,又在行动中检验,再建构已有的知识。所以行动学习教学方法应该是护理专业培养学生核心胜任力的一种形式,是学生通过行动学习主动构建、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 标签: 学习方法 护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应用 灾害 教学问题
  • 简介:目的总结第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第脑室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5例。术后短期(半年)随访,其中恢复良好11例,改善3例,恶化1例。结论枕下经小脑延髓裂人路能够充分暴露第脑室底部,减少术后小脑并发

  • 标签: 室管膜瘤 第四脑室 小脑延髓裂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观察“开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睡眠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证的失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开合”与教科书穴位组治疗法方案,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和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 标签: 开四合 失眠 心脾两虚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保护素(OPG)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以及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PAS)三疗法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50例)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100例)。将稳定斑块组作为对照组,易损斑块组抽血检查后按随机数字分为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和P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0.25/次,2次/d,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清HMGBl、OPG和MIF水平。结果治疗前,易损斑块组中两亚组血清HMGBl、OPG和MIF含量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亚组中血清HMGBl、OPG和MI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PAS组中血清HMGBl,OPG和MIF含量均明显低于AS组,且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A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HMGBl、OPG和MIF均参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因子,PAS三疗法可有效降低其血清浓度,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易损斑块的稳定性。

  • 标签: 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骨保护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
  • 简介:神经介入治疗学是随着近代神经影像学技术以及介入材料工程学的进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脑血管病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故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已相继建立了神经介入治疗中心外,其他中、小城市也在纷纷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工作.在国内从事神经介入治疗的医师中,多数为神经外科医师,他们具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但神经介入治疗与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又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操作上,而且还存在许多思维方式的差异.随着神经介入治疗病例数的增加,治疗过程中的并发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并发即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神经介入治疗 并发症 医师 常见 神经影像学 展神经
  • 简介:目的了解和评价WHOQOF—BREF在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表(WHOQOL-BREF)进行调查,统一指导语。调查表由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结束时独立填写或在医师指导下填写。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时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结果治疗前Cronbachα=0.7499,治疗后Cronbachα=0.8770。WHOQOL-BREF的第4个条目在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其余各个条目的差别均非常显著。研究前HAMD评分与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呈负相关(P〈0.01),第6周与各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1)。年龄、婚姻、文化和居住地不同,生存质量有差别,但治疗后差别消失。结论WHOQOLBREF在抑郁患者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可用于评定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抑郁症 WHOQOL-BREF
  • 简介:目的封探讨家庭病床森田疗法的疗效。方法样本根据CCMD-3确定10例神经患者,均有神经质特点,均经两个以上疗程的药物和心理行为的系统治疗,疗效不显著者。使用HAMD和HAMA量表评定症状和病情变化。制定病人、家属和医生三方面有关治疗协议。10例患者均经过家庭病床森田疗法的治疗。疗效判定分痊愈、颈追、好转和恶化4个档次。结果经家庭病床住院式的森田疗法治疗后,10例患者,痊愈6例,显进3例,1例好转。疗后HAMD和HAMA量表分均较前明显下降。病人和家属愿意接受此治疗。结论对家庭病床住院式森田疗法较单纯门诊森田疗法疗效好,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

  • 标签: 治疗 家庭病床 森田疗法 病人 家属 HAMA
  • 简介:神经介入放射学是以现代神经影像学技术以及介入材料工程学为基础,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学科。因为脑血管疾病属于神经内科以及外科的常见疾病,故会广泛应用神经介入放射治疗。在国内从事神经介入放射治疗,大多数属于神经外科医生,他们自身储备了大量解剖学知识以及手术经验,但神经介入放射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相比,存在明显不同。这不但是在专业技术上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神经介入放射治疗的病例数越来越多,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种类较多。如何降低、防治治疗中的并发就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神经介入放射学;并发症;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独生、特困、生源地、学历层次、学科的强迫(≥2.5)大学新生的自我和谐状况.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对361名强迫大学新生进行测量.结果(1)男生与女生之间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3.26,P=.001);(2)特困生与非特困生之间在自我的灵活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35,P〈.05);(3)其他类型新生在自我和谐的三因子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迫大学新生的自我和谐程度相对较低,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适时进行临床心理干预.

  • 标签: 强迫症 自我和谐 大学新生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破碎型)发生中的机制.方法选择已经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9例,按照术中所见分为2组:破碎或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组(9例)和退变型椎间盘突出组(10例).以CD68和CD4、CD8单克隆抗体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M、IgG、IgA以及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比较了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1)组织病理学变化: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6例标本近边缘细胞浸润区可见CD68阳性反应细胞,并且阳性细胞有沿血管样组织分布的趋势;4例标本见CD4阳性反应细胞浸润;2例标本CD8染色可见阳性反应细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3例标本边缘可见CD68阳性反应细胞,但细胞数较少.CD4和CD8免疫染色均未见阳性细胞.两组相比,CD68细胞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破碎组CD4和CD8细胞阳性率略高于退变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免疫学检测结果: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高于退变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IgA以及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按照其病理实质可分为破碎型和退变型,二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加以区分.(2)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标本中有T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浸润;退变型标本中亦可见巨噬细胞浸润,但无T淋巴细胞.(3)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全身体液免疫的改变.(4)自身免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和病理演变以及症状产生过程中,尤其在破碎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身免疫 病理学 免疫球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式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的疗效。方法来自门诊的咨询患者,选择从症状中可见明显的“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对森田原理能够理解并愿意配合的16名神经患者,运用森田疗法进行治疗,采用MMPI,SCL-90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0.5±70.4天,咨询5~10次后,治愈7例,好转9例,无1例脱落,量表评定,至治疗结束时MMPI测试结果,除SI,HS,HY外,各量表分值均显著下降;SCL-90测试结果;除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值高外,总分和其它因子均显著下降。结论运用森田疗法的原理和指导思想,对合适的门诊患者进行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 标签: 门诊 森田疗法 治疗 神经症 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