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应用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抽选于 2018年 12月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 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 n=39)接受布拉酵母菌散治疗,乙组( n=39)接受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 0.05);乙组的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均少于甲组( P< 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应用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疗效相当,但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来看,双歧杆菌活菌片的治疗优势更明显。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布拉酵母菌散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双歧杆菌活菌片后对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具有代表性的肠道菌群患者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和计数,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生菌治疗,疗程为3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肝硬化相比,加服双歧杆菌活菌片后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肠道有益菌增加,血氨下降,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内毒素和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情况。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肠道菌群 血浆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化疗方案联合胸腺五肽(免疫调节剂)治疗,评定其效果。方法 在特定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1月)及本院固定范围内,对复治菌阳肺结核进行选取(78例),然后将其分组(随机数字表),A组39例采用化疗方案施治,B组基于此,联合胸腺五肽,就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20年5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共10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用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生存质量和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四联用药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管理上司并不意味着对上司指手画脚。正如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上司并非去挑战他/她的权威,而是利用他/她的权威,去寻求更多的配合和资源。”

  • 标签: 管理 四步法 意味着 德鲁克 权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免疫和胶体金的结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6月份就诊的146例艾滋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胶体金、酶免疫对艾滋病的抗体进行检验,主要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检测结果、检测满意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结果和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胶体金还是酶免疫方法,对于检验艾滋病的抗体均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同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临床艾滋病检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与酶免疫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集到6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均作观察对象,并分别予以化学发光和酶免疫检验。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检出阳性率较酶免疫更高(P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 阳性率
  • 简介:摘要 : 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当前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主要是利用酶免疫发,通过设备实现自动化检测,测得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还会受到多 重因素影响,本次基于实践检测详细分析,就影响各因素进行控制,提升检测质量。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检测 艾滋病抗体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女性4个月Cantrell五的患儿手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由于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发的概率增加,此病应用了延迟关胸技术,此技术可解除心脏受压,改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况,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再行关胸可明显提升患儿术后早期生存率[ 1- 2],这就为护理带来较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护理难度,主要包括,延迟关胸预防感染的护理,机械通气模式下的监护,早期营养的开展,呼吸道的管理以及保证正性肌力药物的维持。由于监护缜密,治疗及时、准确,护理的得当,该患儿未发生并发,顺利出院。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与酶免疫的 检验 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有乙肝患者 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0 例。 对照组采用酶免疫对乙肝病毒检验。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检验。对比两种方法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中的灵敏度。 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知观察组在不同浓度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化学发光与酶免疫对比,它的检验效果更佳,准确度更好,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与酶免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乙肝疑似患者100例。全部患者血清分别接受酶免疫和化学发光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各标志物(HBsAb、HBsAg、HBeAb、HBeAg、HBcAb)的检出率及对不同浓度血清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对HBeAg、HBsAb、HBeAb的检出率与酶免疫对三项的检出率对比无差异(均P>0.05),而化学发光对HBsAg和HBcAb两项的检出率(16.0%)、(45.0%)明显高于酶免疫对这两项的检出率(5.0%)、(20.0%)(均P<0.05)。化学发光对不同浓度血清检测灵敏度要高于酶免疫,但两者对比无差异(均P>0.05)。讨论与酶免疫法相比较,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更高,同时化学发光对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要略高于酶免疫,但在实际检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胶体金和酶免疫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8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所有体检者使用胶体金(对照组)和酶免疫(观察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并对两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检测艾滋病抗体过程中不管是使用胶体金还是使用酶免疫,都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极高。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乙二醇联合普拉芬滴眼液对眼干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眼干燥患者118例(236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4g/L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使用1g/L普拉芬滴眼液,对照组单纯给予4g/L聚乙二醇滴眼液,用法均为每日4次,每次1滴,治疗1周。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自制症状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测定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S)测定,并评定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9.46±1.27)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BUT(14.67±1.42)s,SIT(10.28±0.87)mm/5min,FS评分(1.06±0.37)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7.97%高于对照组5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联合普拉芬滴眼液能够有效提高眼干燥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眼干燥症 聚乙二醇 普拉洛芬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照观察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与酶免疫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89例乙肝患者当做研究样本,并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过程中给予所选患者化学发光与酶免疫检测。密切观察并比较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在血清标志物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在HBsAg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0.79%,在HBeAb中的阳性检出率为38.20%,在HBeAg中的阳性检出率为3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0.241/12.749/11.125,P<0.05)。结论:与酶免疫法相比,化学发光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既能提升乙肝病毒的临床检出率,又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值得在鉴别诊断工作中持续应用或推广。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比照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中,酶免疫以及胶体金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检验咨询的艾滋病抗体人员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人员血液标本均采用酶免疫以及胶体金进行检查,最后比较两组不同方法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对于进行检测咨询的1200例人员进行检测,数据显示,其中18例人员通过酶免疫检测结果为阳性,占比为1.50%,剩下1182例人员酶免疫检测结果为阴性,占比98.50%;而对于胶体金检测而言,19例结果为阳性,占比1.58%,剩下1181例人员进行胶体金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42%。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出现的18例阳性结果经艾滋病检测确诊后,全部为HIV感染者,由此可以看出酶免疫检测阳性率为100%,胶体金检测阳性率为94.56%,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两种检测方法中酶免疫准确性更高,而胶体金敏感性更高。结论酶免疫以及胶体金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均有较高诊断意义,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