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

李霞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214011

摘要: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中,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检验咨询的艾滋病抗体人员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人员血液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进行检查,最后比较两组不同方法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对于进行检测咨询的1200例人员进行检测,数据显示,其中18例人员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占比为1.50%,剩下1182例人员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比98.50%;而对于胶体金法检测而言,19例结果为阳性,占比1.58%,剩下1181例人员进行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42%。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出现的18例阳性结果经艾滋病检测确诊后,全部为HIV感染者,由此可以看出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率为100%,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为94.56%,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两种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准确性更高,而胶体金法敏感性更高。结论: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均有较高诊断意义,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艾滋病抗体检测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是由于感染HIV病毒导致,而HIV病毒是一种可以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人体被其攻击之后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甚至恶性肿瘤病变,对人体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而对于艾滋病的诊断,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机体免疫功能检查、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以及HIV抗体检测等。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观察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检验咨询的艾滋病抗体人员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人员血液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进行检查。其中男性665例,女性535例,年龄5-75岁,平均年龄(48.7±12.5)岁。患者入组标准:1)所有咨询人员或家属均知晓此次调查研究,并同意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符合伦理研究。2)所有咨询人员之后临床确诊均在我院进行,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所有咨询人员均无精神障碍疾病,可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沟通交流。比较患者数据间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比较性。

1.2方法

所有参与人员进行血标本检测前一天,告知采血时间及注意事项,对于采集的标本出现明显溶血、凝血等应重新采集。血液采集完成按标准流程送至检验科检验,所有检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且检验人员均为同组人员,利用统一仪器进行检测化验。在血液采集及检测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和人为因素导致的标本检验误差。所有入选人员血液标本主要采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检测。其中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盒,而胶体金法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检测区可见红色条带则检测结果为阳性,若检测区未见红色条带则检测结果为阴性。严格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关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

1.3检测结果分析

将所有患者所得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主要观察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将所有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比较数据间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结果,最后所得数据可以看出:18例人员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占比为1.50%,剩下1182例人员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比98.50%;而对于胶体金法检测而言,19例结果为阳性,占比1.58%,剩下1181例人员进行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42%。具体见表1。

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之间阳性率,数据分析得出:出现的18例阳性结果经艾滋病检测确诊后,全部为HIV感染者,由此可以看出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率为100%,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为94.56%,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两种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准确性更高,而胶体金法敏感性更高。

3讨论

很多人会“谈艾色变”,因为多数人感染HIV后,最开始的10年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一旦发展为艾滋病后,患者可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一般初期的症状主要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发热、感冒样等;病情加重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感染、疱紫斑等;日后逐渐侵害内脏器官,如咳嗽、呼吸困难、便血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恶性肿瘤[2]。而对于HIV治疗,目前国际上仍无根治的有效药物,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医疗界的治疗目标为: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该病的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最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主要包括:坚持洁身自爱、严禁吸毒、不擅自输血或使用血制品,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等接触[3]。临床检查方面主要有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病毒及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测,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转阳即可诊断。本文主要研究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准确性更高,而胶体金法敏感性更高。其在临床应该中的价值均较高,对临床诊断均有较高诊断意义。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可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二者之间各有利弊,其中胶体金法检测速度更快,而酶联免疫法应用价值更高。且对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临床检验标本可以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验,从而更具确诊价值。艾滋病传播是其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宣传,避免应认识不足而导致HIV病毒传染。同时做好检验检测工作。并注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临床检验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吴保民.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40):135-135.

[2]梁梦婷.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v.3(14):139-140.

[3]殷蓓琦,黄秋芳.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6):68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