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语规范化问题断想黄佑源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称得上是一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历史盛会,也可说是现代汉语规范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不能说汉语没有规范,也不能说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士没有做过规范化工作;但是,真正自觉地...

  • 标签: 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 普通话 语言现象 语言实践 语言规则
  • 简介:汉语语音史,主要是讲发展的规律。条件音变就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本文所讲的条件音变,主要是讲由中古到现代的音变。较古的条件音变也讲了一些,如舌头三等变舌上,重唇合口变轻唇等,但讲得不多。讲条件音变,不单是讲普通话的音变,也讲各地方言的音变。这样做,才能较全面地叙述汉语语音史上的条件音变。条件音变只是可能的,不是必然的。因此,甲方言会有这种音变,乙方言不一定也有这种音变。例如广州话"凡"字由[fam]异化为[fan],"法"字由[fap]异化为[fat],但梅县话仍旧读[fam]和[fap]。我家乡的博白话和广州话同属粤方言,但是博白话"凡"字读[fam],不读[fan],"法"字读[fap],不读[fat]。又如,在北京等地,通、宕、遇、流、臻、深等摄的禅母字和床母二等字平声读塞擦音送气,仄声读擦音。但其他方言并不如此。例如广州话,基本上全部都读成擦音[∫]①。条件音变是有时间性的。过了时间,这种音变的条件就不再起作用。例如我们说,中古浊音字在今北京话里,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入声字属仄声。今天有些古入声字读入阳平(如"毒"、"故")也不送气。这是因为这种音变在入声消失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后来虽变为平声,也不能读送气了。又如麻韵三四等字由于有韵头[i],它就影响主要元音[a]变为[e],如"野"[ia]→[ie],"斜"[■ia]→[■ie];但是"家"字为什么不变[t■ie]呢?"吓"字为什么不变[■ie]呢?"牙"字为什么不变[ie]呢?这也只能以条件音变的时代性来解释。这种条件音变的规律只在《中原音韵》时代起作用,后来就不再起作用了。

  • 标签: 条件音变 汉语语音史 广州话 中原音韵 现代北京话 声母
  • 简介:汉语大词典》正在加紧编写,并即将开始进入定稿出版阶段。我们这里选刊少量它的未定稿,供关心的读者对它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以见一斑”的了解,也供读者有对它表示意见的若干对象材料。应当说明的是,这些未定稿中凡引用古籍时所用的繁体、异体字,凡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皆用有专名号,我们这里则限于条件或予简化、或予不用了。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水浒传 吕氏春秋 后汉书 孟子 红楼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汉语度量范畴包括长度、高度、宽度、厚度、深度、面积、体积、粗细、数目、重量、价值等。文章就以上11项分别阐述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全部词语表达形式,详列出各种句型公式。这些表达形式又概括为两大类:A)数量表述法;B)比况表述法。

  • 标签: 度量范畴 数量表述法 比况表述法 标志性词语
  • 简介:从语法意义和语法表现形式的关系来考察,汉语动词尚未形成完整的体标记形态系统,也没有时制范畴."了、过、着"是体(时)意义的综合句法标记,不能看作后缀或词尾.汉语的时体意义是通过词汇手段或词汇一语法手段表示的,语境和上下文对确定动作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的、正(在)、呢、来着"不用来指示时间或表达体意义,而是起元语言确认(断定)功能,应看作词汇手段.

  • 标签: 动词 时体标记词汇一语法手段
  • 简介:不少汉语方言中都能找到一两个既有叹词的特征又有指示功能的词,本文称之为"指示叹词",如粤方言的"呢"和"哞"、吴方言的"喏"、长沙话的"喋"等.跟其他叹词一样,它们能在句首出现,可以独立成句,但同时又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本文考察了各地方言的指示叹词,发现它们都有两种主要的用法:手势用法(或现场用法)和象征用法(或非现场用法).前者应是本来的用法,经虚化而成后者.语言类型学研究发现,世界各地语言表指示的手段一般都以名词性、副词性或动词性语词为主,專职指示用的叹词比较少见.汉语的这一发现,对普通语言学应有启示作用.

  • 标签: 叹词 指示词 话语分析 语法化
  • 简介:“著”是近代汉语重要的被动标记之一。“著”表被动起源于魏晋,延续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后期发展出与成熟时代的被字句类似的句法特点。从分布上看,著字被动句主要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文献中。近代汉语的著字被动句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来源于表遭受义的受动型著字句,二是来源于表使令的使役型著字句。文章对如何离析这两种不同的来源作了初步的探索。

  • 标签: 被动句 被动标记“著” 分布 来源 受动型 使役型
  • 简介:一、汉语、汉字与汉族诗歌我国素有诗国的美誉。汉语诗歌的优良传统也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汉族诗歌的语言风格同汉语的特点密切相关。首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其他民族。例如英吉利、俄罗斯或日本的许歌语言风格对立。十四行诗的形式无法照搬。

  • 标签: 传统诗歌 语言风格 汉语诗歌 十四行诗 民族性 俄罗斯
  • 简介:本文认为,上古汉语有*A-前缀,文献中用“于、於、乌、阿”等字来标记。这个*A-前缀可以用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之前。*A-前缀早期有小舌音声母,这个*A-前缀和亲属语有共同来源。小舌音声母脱落后,*A-前缀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 标签: *A-前缀 功能 来源 发展
  • 简介:作者根据汉语词汇的发展提出,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词,一是汉字词,占绝大多数;一是字母词,目前还不太多,而且大部分是外来语.字母词的出现,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信息社会的需要;同时是汉语借用外来语的一种新形式,很有发展前途.文中详细讨论了字母词的构词法以及有关问题,如读法、写法、排检法等.这里讨论的排检法完全是由电脑自动进行的,可能对辞书编纂自动化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汉语 词汇 字母词 构词法 外来语
  • 简介:让步条件句是具有让步语义特征的非典型条件句,可以看作是处于典型条件句和让步句之间的一个中间形式。它包含三个次类:选择让步条件句、普适让步条件句和量级让步条件句。它们是一组条件句的集合,这个集合可能涉及两项,也可能是更多项。它们都具有自己特殊的句法一语义属性。比较三个次类可以发现:“无论、不管、不论”这三个连词并没有普适类或者选择类的倾向;普适类在频率上要高于选择类;而在选择类之内,使用选择问句形式的频率要高于反复问的形式;较之“不管、不论”句,“无论”句似乎更加排斥反复问句形式;虽然一般情况下三个次类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但是在少数情形下,三类之间也会出现交叠。

  • 标签: 让步条件句 选择让步句 普适让步句 量级让步句 条件句 让步句
  • 简介:摘要惯用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汇,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能够广泛的使用,还可以用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本文将从惯用语的本体出发,分析惯用语的特征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 标签: 惯用语 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当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一门新兴边缘科学"信息语言学"应运而生了.为了发展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应确定汉语的基元单位是"字位".现代汉语各级的"角色序列模式"都是由"字位"层层构成的.本文详细介绍了"汉语基因工程",其中包括汉语静态的"知识聚合网络"和动态的"知识组合网络".

  • 标签: 基元单位 字位 角色序列模式 知识聚合网络 知识组合网络 汉语基因工程
  • 简介:为词典设置形象、合理、适恰的插图是当代词典编纂的新趋势,词典插图的研究不应囿于就插图而研究插图的宏观理论分析,还应从艺术学、语言学、词典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多维度、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进而从深层挖掘出不同视角下词典插图配置中的独特要求。同时,插图属于整个词典结构系统中的子系统,不同视角的划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照应、彼此协调统一的。

  • 标签: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插图配置 艺术学 语言学 词典学
  • 简介:读陈禹老师翻译的书,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这一次,读得格外认真。至少,比读与这本书同属“网络经济译丛”的《小小世界——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网络动力学》([美]邓肯·J·瓦茨著,陈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要认真和仔细。

  • 标签: 网络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 有序与无序 网络经济 动力学
  • 简介:“教学理念”问题是近年来提出来的。什么是教学理念也还是见仁见智。那么,首先得弄清什么是理念?《现代汉语词典》把“理念”解释为“思想;观念”。什么是“思想”?“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就是思想。这样说来,教学理念,基本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观念。

  • 标签: 教学理念 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词典》 管见 “理念” “思想”
  • 简介:现代日语汉字中保留有很多古代汉语的成分。根据其中部分日语汉字词与相应的古代汉语词的形义关系,发现这些日语汉字词在训诂学上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日语汉字 同字词 训诂 古代汉语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加强,外宣翻译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由于汉语时政术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且关乎国家重大利益及形象,其翻译难度较高。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以“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即用“中国英语”,而非中式英语进行外宣翻译。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根据时政术语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让译文更接近“信、达、雅”的标准,从而达到更好的外宣效果。

  • 标签: 汉语时政术语 语言特点 外宣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