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题目在△ABC中,AD⊥BC,垂足为D,且BD:DC:AD=2:3:6,求∠BAC的度数.这是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4第137页A组第12题.该题所给解答值得商榷.为便于说明,现摘抄教师教学用书所给解答:

  • 标签: 课本习题 教师教学用书 实验教材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ABC
  • 简介:四、由融和学习引发的思考与启示(一)中国特色外语教育是根本出路融和学习仍旧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衍生物,隐藏着西方式的教育和价值观,值得警惕。新教育运动(neweducationmovement)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习者的观点和个体兴趣,主张用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革乃至重建;

  • 标签: 外语教育 学习者 新教育运动 传统教育理论 传统学校教育 改革运动
  • 简介:在讲授“对函数的再探索”一章时(见初中数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教科书),青岛2006年8月第1版,2011年10月第5次印刷),发现该章有两道例题不妥,现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 标签: 数学教科书 例题 九年级 初中 函数 讲授
  • 简介:源于欧洲并受西方人推崇的融和学习已呈向外扩张之势,需要国内基础外语教育界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剖析融和学习兴起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理论依据和方法。探讨融和学习是否可能应用于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实践中去。文章认为,基础外语教育阶段不能采用融和学习,因为它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本理念,混淆教学类型,强调自然习得外语,其根本是忽视了我国国情、教情和学情;融合学习主张学科内容和外语平衡发展,但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旦实施既不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又不合法,注定会失败。文章最后指出,对西方教学法不能盲目照搬,外语课堂应聚焦语言本身,采用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和方法,才能让中小学生牢固掌握目的语,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融合学习 基础教育 学得 习得
  • 简介:清华简《尹诰》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出土文献。简文原先没有篇题,《尹诰》是整理者后来加上去的。文章认为,篇名的拟定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不能根据几句基本相同的语句就判断文章的篇名;其次就是简文不符合“诰”这种文体;最后这篇简文内容杂乱无章,讲述的不是一件事,貌似拼凑而成。

  • 标签: 尹诰 篇名
  • 简介:文章旨在“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手段,对课程《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生学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职教课程改革深入的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课改 教学设计 电工技能
  • 简介:本刊1994年第3期"是对,还是错?"一文开始提出了下面一个问题:2(余100)=700÷300=7÷3=2(余1)(1)这个式子是对还是错?如果错,错在哪里?继而指出,在整数范围内(1)式不成立。最后论断:在整数集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不成立。那么,该文的结论究竟是对还是错呢?为此,我们也可仿照该文提出的问题再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9÷4=2(余1)=2(余1)=7÷3(2)这个式子是对还是错?如果错,错在哪里?你能说出整数范围内(2)式成立吗?你能断言,在整数集中,凡是运算结果表面相同的有余数的除式都相等吗?

  • 标签: 有余数除法 整数集 小学数学教材 运算结果 表面相 除式
  • 简介:《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数学试题》(以下简称“试题”)继续多年来宜昌市中考数学试题的风格,坚持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命题原则.试题总体呈现平稳,起点较低,坡度适中,层次鲜明,结构基本稳定.实现了“调整难度结构以适当增加区分度,降低答题门槛以提高效度,保持试卷结构以稳中求变”的目标.

  • 标签: 中考题 数学试题 试卷结构 2010年 “试题” 命题原则
  • 简介:龚斌在陶渊明《与子萨等疏》文下注云:“据文中‘吾年过五十’及‘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等语。可知本文作于渊明五十岁后,且必在晋亡之后。”((陶渊明集校笺》第445页)。在陶渊明的享年争论中,龚斌先生力主59岁说,对陶诗(文)“晋”字使用情况的裁定,成为龚先生立论的有力依据。考陶渊明诗文集中言及晋朝者凡5题6见,除《与子俨等疏》外,其余悉引如下:“在我中晋,

  • 标签: 先生 享年 陶渊明 使用情况 五十岁 知本
  • 简介:先看一组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中考选择题:题1(2015·贵阳)如图1,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标签: 选择题 命制 全等三角形 CBE ADF 中考
  • 简介:我拜读孙绍振教授的《朗诵不可滥用》一文(《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期)后,发现孙教授把朗读和朗诵混为一谈了,他说:“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朗诵的热潮,朗诵在语文课堂上所受到的重视,在全世界都难得一见。”不知道为什么,孙教授非要把朗读说成朗诵,孙教授文中引用的《白杨礼赞》教案中明明说“在朗读训练中把握基调……”,他非说成是“把握朗诵”的基调。

  • 标签: 朗读训练 孙绍振 朗诵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 《白杨礼赞》
  • 简介:现行高中《生活与哲学》教材,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缺少语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把僧肇的观点作为诡辩论看待存在争议,容易造成思维混乱;把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看作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纯系误解,不符合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失之片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态性思维;量变引起质变的方法论要求缺乏方向,不利于引导学生“防微杜渐”;树立创新意识的要求缺少继承,不利于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自觉继承人类优秀文化。

  • 标签: 哲学教材 经典引用 方法论阐述
  • 简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从用法、意义、举例等几个方面对副词"都"的说明多有疏失,存在描写不全、义项失收、释义杂糅、义例不合、引例偏晚等问题。

  • 标签: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都” 释义
  • 简介: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器,根据所含色索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联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植物学)[上册]》第24页讲到:“白色体在光下可发育成叶绿体。”笔者在教学中也是这样给学生讲饵的。但是,笔者在进行高三年级生物选修教材《细胞质遗传》一节教学时,有学生提问:“老师,您曾经讲过白色体在光下可转化成叶绿体,那么为什么花斑紫茉莉白色枝条叶肉细胞中的白色体,在阳光下不能转化成叶绿体,从而使叶片出现白色或花斑色呢?”事后笔者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未找到满意的答案。

  • 标签: 细胞质遗传 遗传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高等师范院校 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