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综观现有有关冲突话语的定义,可以发现它们主要从起因、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等方面进行阐释,普遍认为冲突话语源于交际双方在观念、意见、目的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具有对抗性的异议、争论、指责等话语序列或言语活动。事实上,除了这些认知差异外,行为上的干预也可能引起冲突话语;同时,差异和干预不一定会导致冲突话语,处理人际差异和进行干预时态度或情绪上的对抗性才是冲突话语的本质特征。

  • 标签: 冲突话语 人际冲突 本质特征 对抗性
  • 简介:《先秦诸子选读》选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作品,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又可以指引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遗感的是,教材中的“注释”偶有不确之处,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今以《(孟子)选读》为例,选其一二,略加考释,以明正误。

  • 标签: 选读 孟子 释义 先秦诸子 代表作品 诸子百家
  • 简介:从1957年至2017年,整整一个花甲,'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字样或措意依旧长期烙印在高考作文题之上。实践意识的缺乏、因噎废食的焦虑,才是高考将'诗歌除外'的根本原因。重塑学生诗词创作的能力是完全有希望且大有可为的。

  • 标签: 古典诗词 高考 “诗歌除外” 希望
  • 简介:《语文月刊》(2016年3期)刊用了《“匹夫”不是“男子汉”》一文,指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节选的《论语·子罕篇》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课下解释有误,可能会误导学生。最后,

  • 标签: 《语文月刊》 男子汉 七年级 人教版
  • 简介:清水江文书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在当前中国各地发现的契约文书中存量最多,又由于其中土地买卖及相关契约文书占多数,在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史方面有特别的意义。赵世瑜先生针对利用清水江土地文书研究贵州黔东南民族地区的土地制度是"五朵金花的余绪"、是受"国家为历史主体或出发点的历史叙述影响"的两点指责,前者是在观念上混淆了历史的真实与研究方法教条间的关系作出的误断或强加;后者则是在不具备实证的清水江流域明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知识下,作出的主观臆测。如果赵先生在没有对清水江文书及产生清水江文书的背景有真正了解情况下,就用"我们的史学"的要求给予指导,可能对清水江文书研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清水江文书特征 五朵金花余绪 赵世瑜 商榷
  • 简介: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结构上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组成。正文是教材的主干核心,辅助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辅助文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和漫画等烘托主题,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用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但在教学《经济生活》过程中,发现教材中的一些图片选择、探究活动的设问以及某些概念的表述上值得商榷。一、有些图片中的信息容易产生误导教材第49页学习股票知识时,

  • 标签: 经济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课 收入分配 分配不公 图表题 理解难度
  • 简介:现行《政治生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3月第7版)第17页的“相关链接”,把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一并称作目前“我国居民在社会事务方面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更是明确写道:“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村(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在这里,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方式界定为直接选举,既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也不符合基层民主实际,值得商榷.

  • 标签: 城市居委会 选举方式 政治生活 村民委员会选举 界定 《教师教学用书》
  • 简介:《古园先生墓志铭》是伪造之作,是有关陈景沂错误信息的总汇.陈景沂上书言事的传闻,起因或误解韩境序言“尝以呈天子之览”一言.《全芳备祖》著作中众多黄岩籍诗词作者的信息,成为分析编者籍贯的有力证据.

  • 标签: 全芳备祖 陈景沂 籍贯 考证
  • 简介:内容简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语出《老子》,相对成文。“学”与“道”含义丰富,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为学”的途径是积累、增益,“为道”的途径是消损、“涤除”以达到虚静,“学”背“道”而驰,二者之间并没有进路。庄子也没有弥合“学”与“道”之间的界限,《庄子》中的相关寓言并没有喻示由技进道,而是展现了内心修炼以达到道境的历程。《庄子》对一些艺术形式的批评,表明技艺的精湛并不是“道”的体现,“道心”才是关键。

  • 标签: 为道为学 日损 日益 由技进道
  • 简介:学生发展素养指的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本原性作用的要素,这些要素由生理心理、知识文化、思想道德和实践创新四种素养组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处于中心地位,并对学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本原性作用的要素,这种要素就是上述要素中的知识文化要素。鉴于这些认识,文章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内容及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商榷

  • 标签: 素养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
  • 简介:《世说新语精读》介绍"名教与自然"专题时,引用《论语·颜渊》中的"君君臣臣"句,并将"君君"等组合的语法结构分析为"使君成为君"。这一分析值得商榷。"君君"等结构不当是使动式,而是主谓结构。使动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主语,且未关照到后文"君不君"句式。使动说或受"正名"说影响,但实际上《论语》中更多体现的是孔子对为政者"为仁由己"之自觉的期待,"君君"为主谓式结构,该理解正与这一理想中的自觉相应。对"君君"句语法结构的正确解析,关系到该句的定位,即它是名教的标准和"正名"的目的,而不是"正名"本身。由"君君臣臣"语法结构解析一例,可以得到启发:在解析语法结构时,不能局限于本句,更要关照上下文语段甚至是整个篇章,由句法对照、语意关联等多角度加以印证,即分析语法结构还需篇章视角。

  • 标签: “君君臣臣” 语法结构 篇章视角 《论语》 商榷
  • 简介:拿到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新教材,笔者便迫不及待地逐字阅读、逐句分析。第14课"筑起‘防火墙'"(第54页)言:"未成年人打官司与成年人不完全相同。未成年人不能亲自到法院与另一方当事人对簿公堂,而只能通过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代为实施诉讼行为。

  • 标签: 未成年人 教材 法院 官司 代理人 七年级
  • 简介:细读本刊37卷第8期文章“对2016年浙江省小高考物理卷第20题的商榷”,为作者开放式的思维所折服,对作者所说命题的观点深表认同.笔者尝试去做一个计算确认发现非我所能,但经过一个简化条件的计算分析后,发现文中所列的第l类情况图1(即原文中图2)是不可能出现的.

  • 标签: 浙江省 物理 高考 开放式 作者 计算
  • 简介:2015年高考上海卷第4题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B.皇帝C.郡守、县令D.丞相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其教材依托是余伟民教授主编的《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第24页:"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 标签: 啬夫 高考 卷第 高中历史 县令长 郡县
  • 简介:郑张尚芳先生《谨答陈新雄先生对"诗经的古音学价值"的述评》一文,引起两岸学者对于上古音韵现象诸多讨论,尤以复辅音声母、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三个问题,最为学者所关注。有关复辅音声母部分,李添富先生以为过度强调复辅音声母,并取以建构古音声纽系统,有其危殆;本文则踵继李先生之研究,就韵部元音之拟定与演化关系、入声韵尾清浊性质问题,做更进一步之探讨。深入研析之余,本文以为郑张先生不论在韵母元音之拟定,或入声韵尾之性质探讨,虽然都经双重考察,但下定结论时,或有其主观考虑,因而容有讨论空间。譬如宽式音标符号是否足以呈现字音原貌,因节缩、省略造成之混同问题,亦可再作斟酌;又如在阴阳入三分、入声韵尾不论清浊都属同一音位情况下,有关入声韵尾之拟定,究竟应当遵循趋简模式定为清音,抑或坚持方言调查结果与声母同步取为浊音,也都值得再作深入探究。

  • 标签: 韵部 等呼 合韵 入声 清浊 七音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