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导致再发骨折相关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导致再发骨折相关因素

赵丛然

大庆龙南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查研究以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骨水泥成形术的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患者21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走访,计算各拟纳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折数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渗漏)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年龄40岁以上、BMI指数>28、多发骨折、骨水泥注入量>5cm、术中骨水泥椎间渗漏是导致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把握适应证,以获得最佳的愈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alyzeandinvestigatetheriskfactorsfornewfracturesoftheadjacentvertebralbodyaftervertebroplastyforthetreatmentoftraumaticcompressivefractureofspine.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thechoiceofspinaltrauma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December2015forbonecementangioplastyin214patientswithcompressionfracture,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andforaperiodof1yearsofpostoperativevisits,calculatethepseudopotentialriskfactorsincluded(genderandage,bodymassindex,fracturethenumberandamountofbonecementinjection,bonecementleakage)intervertebraloccurrencerateofpatientswithrecurrentadjacentvertebralfracture,andstatisticalanalysis.Themale,agedover40,BMIindex>28,multiplefractures,bonecementinjectionvolumeof>5andcmofbonecementleakageisrelatedtoriskofintervertebralspinaltraumaticcompressionfracturebonecementangioplastyafternewfracturesofadjacentvertebralbodiesofthefactor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groups(P<0.05).Conclusionallfactorsshouldbetakenintoconsiderationbeforetheoperation,andtheindicationsshouldbestrictlygraspedsoastoachievethebesteffect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thepatients.

Keywordstraumaticcompressionfractureofspine;bonecementforming;newfractureofadjacentvertebralbody;riskfactor;

脊柱外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病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的发展,脊柱外伤患病人数逐年增多。该病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多发合并伤,及时正确的诊断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继发损伤,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1-2]。经皮椎体成形术常用于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固化的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起到内固定的作用,并可取得快速止痛的效果,但一些因素会影响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导致再发骨折[3]。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骨水泥成形术的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患者214例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走访,现将走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意在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周围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次调查对象为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骨水泥成形术的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患者214例。其中男性患者119例,女性患者95例;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4.6±15.2)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走访。

1.2研究方法

根據该次研究的目的,预制《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走访记录表》,并按照该研究的方案中各时间节点进行走访。该研究193例研究对象均按照计划完成了走访工作,并完成相关的临床及影像检查。对收集的记录表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并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办公软件中于计算机中进行保存。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骨水泥成形术后1年内出现邻近椎体再发骨折59例,术后1年内未出现邻近椎体再发骨折155例。根据拟纳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骨折数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渗漏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组比较,计算各指标组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病例数及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40~60岁和60岁以上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P<0.05);BMI指数>28的肥胖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先主高于其他患者群(P<0.05);多发骨折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骨折患者(P<0.05);骨水泥注入量>5mL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群(P<0.05);术中骨水泥椎间渗漏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骨水泥椎间无渗漏者(P<0.05)。

3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够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广泛应用于临床[4]。原发骨折椎体的邻近节段骨折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复杂多样[5]。张阳等学者通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15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椎体再发骨折情况分为再发骨折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骨密度、骨水泥注射量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低骨密度是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术后需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再发骨折的发生[6]。该研究指出其导致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潜在危险因素一方面为患者本身的原因,如性别、年龄,究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性别的差异,导致个体间骨质疏松程度的差异,术前骨质较为疏松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发骨折,BMI指数越高体重越大,加重了脊柱负担,导致术后再发骨折。另一方面是手术的原因,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在恢复骨折椎体刚度的同时增加了邻近椎体的应力载荷,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增加了继发性邻近节段骨折的风险。术中骨水泥泄露到椎间隙、骨水泥填充过多等都可能是手术椎或邻椎骨折的原因。

综上所述,性别、年龄、BMI指数、骨折发生数量、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骨水泥椎间渗漏是导致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术后再发骨折的发生有明确的影响,因此术前做全面了解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对适应证的把握,对预后的评估,以获得最佳的愈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锟.104例脊柱外伤患者临床诊治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34-1335.

[2]邹刚.脊柱外伤患者112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87.

[3]江晓兵,莫凌,梁德,等.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144-149.

[4]秦德安,宋洁富,魏杰,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原因分析[J].中国骨伤,2014,27(9):730-733.

[5]金占儒,焦桂英.脊柱外傷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再发骨折危险因素研究[J].河北医药,2015(6):851-853.

[6]张阳,单建林,李放,等.骨水泥椎间渗漏与椎体成形术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相关性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13,11(5):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