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的营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ALB、BMI、IDBQ评分等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调整患者的心态,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营养 指标水平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情况设定为对照组,2015年实施质量管理后的工作设定为实验组。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在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设有质量控制检查人员(简称质控人员),负责对器械清洗流程、清洗质量、器械功能、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使器械返洗率≤1%,包装质量合格率为100%。结果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后,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和包装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2014年的清洗质量评分和包装质量总分数要小于2015年的(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使手术室的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值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手术室器械清洗 清洗包装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癌化疗病患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筛选出92例肺癌化疗病患,视护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都是46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B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B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病患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明显优化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推荐实行。

  • 标签: 肺癌 化疗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住院老年慢性胃炎120例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常规护理)、整体组(n=60,整体护理),对于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整体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整体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住院老年慢性胃炎 整体护理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节质量控制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10月、2016年8~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的电子护理病历进行研究,每份病例的护理项目为1000项,并将2015年的病历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质量管理;将2016年的病历设为观察组,对其采取环节质量管理,随后对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在电子护理病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此分析。结果观察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环节质量管理后,病历缺陷率为3.70%(37项);对照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常规质量护理后,病历缺陷率为23%(230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应用到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病历的缺陷率,改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环节质量控制 电子护理病历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放射科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后患者满意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给予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待检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 标签: PDCA改善循环法 放射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结果生理因素,检测仪器和试剂因素,饮食因素和标本因素均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加强标本和检验系统的质量管理,认真开展项目审查,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结论临床生化试验中影响试验质量的因素很多,严格管理操作规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提高控制效果。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MR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ingleshortechoplanarimaging,ss-EP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DWI序列,对受检者行头颅MRI检查,比较2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及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因头痛或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的患者,除常规检查序列外,分别采集ss-EPIDWI和TSEDWI图像,并对2组序列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主观评估,主要评判图像的磁敏感伪影;而客观评估,则包括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和脑灰白质ADC值。将2组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的SNR及ADC差异。结果:主观评估方面,TSEDWI序列的图像磁敏感伪影明显少于ss-EPI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客观评估方面,TSEDWI序列的脑白质SNR(15.25±1.49)有略低于ss-EPIDWI序列SNR(15.53±1.44)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331)。TSEDWI序列的脑灰质SNR(28.14±4.13)低于ss-EPIDWI序列SNR(30.4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83);TSEDWI序列的脑白质ADC[(0.795±0.056)×10~(-3)mm~2/s]低于ss-EPIDWI序列[(0.820±0.058)×10~(-3)mm~2/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TSEDWI序列的脑灰质ADC值[(0.939±0.103)×10-3mm~2/s]高于ss-EPIDWI序列[(0.885±0.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TSEDWI序列检查有助于减少磁敏感伪影,改善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伪影 信噪比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根据检验专业实习生实习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实践中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保证在现代实验室状态下学员获得手工操作能力和仪器操作能力,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 标签: 检验专业 毕业实习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军事训练活动中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睾丸创伤后7d、60d采集精液。进行精液常规、AsAb、SOD、NO检测。结果:睾丸创伤后7d精子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60d精子密度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sAb阳性率、NO浓度增高,SOD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精子密度降低,活动力及活动率减低,自身免疫反应、过氧化反应增强,NO促进组织及细胞损伤,而使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

  • 标签: 睾丸 创伤 精液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药库管理,在医院的各管理系统中是极重要的一项。并且药库管理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医院药库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药品采购管理、药品储存管理和药品的出入库管理,除此之外还包括药库管理制度的完善、药品“账”“物”信息核对等。本文通过对现行药品管理制度的探讨,分析库房管理的目的、药库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强药品的出入库管理等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药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药库管理 药品质量 管理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对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期末考试,试卷结果进行分析,以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试卷难度、区分度和信度分别为:0.77,0.19,0.79;平均分为78.32分,标准差为8.03,试卷整体上有较好的难度和信度。因此,能够较为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改进教学和提高命题水平有重要促进意义。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试卷分析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伴随着新医疗改革制度的深化,医保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提出强化沟通、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院公信力。据调查显示,医院80%医疗矛盾即是由于缺乏沟通、沟通不当造成。因此,做好沟通从而提升医保服务质量,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就此,文章就强化有效沟通,提升医保服务质量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有效沟通 医保服务 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激性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的评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应激性胃溃疡 奥美拉唑 西咪替丁 治疗效果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液质量不同的男性精浆和血清生殖激素的浓度精子浓度和活动力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精液检查的男性,依据精液质量的参数分为正常组64例、弱精组42例、少精组58例、无梗阻组2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T)、泌乳素(PRL)和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精浆PRL、T、P和E2水平。结果正常组及弱精组的血清FSH和E2较少精组和非梗阻组低(P<0.05),正常组LH和P的浓度较其余三组低(P<0.05),四组间血清PRL和T对比无差异(P>0.05);非梗阻组PRL较其余三组出现降低(P<0.05),四组P、T和E2对比无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血清FSH和精子浓度及PR呈负相关(P均<0.05)、LH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0.05);弱精组血清FSH、E2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均<0.05),少精组血清FSH、LH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均<0.05),少精组血清FSH和TPR分别呈现正相关及负相关(P均<0.05);正常组精浆PRL精子浓度呈正相关(P<0.05),少精组精浆PRL精子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浆PRL和血清FSH的水平精子浓度及活力相关,对男性不育的病因诊断可能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生殖激素 精浆 男性不育 精子浓度 活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定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觀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定、护理效果。结果三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ASSS评分精神病理分(22.10±7.35)分,阳性症状分(15.29±4.39)分,阴性症状分(12.09±5.0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优质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改善患者精神异常状态,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 标签: 女性精神分裂症 护理质量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7例AE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诊疗指标和康复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营养指标水平和QLQ-STO22量表评分都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能快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影响较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AEG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临检室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针对基层医院(注本人在基层医院工作十八年)临检室的全面质量控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可以对基层医院临检室的全面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临检室质量控制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质量,为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出更好的参考和帮助,维持整个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检室 全面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质量改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一年接受的100份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为研究案例,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不采用质量控制优化,乙组则采用质量控制优化方式,对两组的检验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检验情况分析,乙组和甲组准确人数分别是48例和40例准确率分别是96%和80%。乙组的准确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的检验质量评分进行分析,乙组的评分为90.2±0.5分,甲组的评分为80.6±0.8分,乙组评分高于甲组。结论对血常规标本进行质量优化检验分析,整体效果明显,能提升整体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改善方式 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