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围内关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及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5)和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2005),纳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诊断试验。用自制表格提取数据,并应用诊断试验的6条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结果最初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8篇,经逐篇阅读全文,排除综述、临床应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非肝癌诊断试验和AFP异质体的检测,最终仅纳入6篇文献,且无一篇可提取四格表数据进行准确评价。结论目前国内有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诊断试验文献不多,质量也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设计时仅考虑了技术指标而忽视了诊断准确的指标,所以不能得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甲胎蛋白 诊断性试验 肝癌 文献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阐明经剑突下穿刺猪尾导管心包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安全和实用。方法:经剑突下心包穿刺置人猪尾导管于心包腔内间断引流。首次抽液量在500~600ml;24小时后抽液800~1000ml并腔内洼射顺铂20mg;48小时抽完剩余积液再予以顺铂20mg腔内注射。引流间隙导管腔内灌注生理盐水,未端接一小三通并置于三不通状态。术后跟踪随访至患者死于原发病。结果:13例患者均为恶性心包积液。经治疗后心包积液消失8例;残余少量积液5例,但超声心动图随访发现积液无增多趋势。穿刺置管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导管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导管滑脱、堵塞及心包腔内感染。随访发现无一例患者死于心包填塞。结论:经剑突下穿刺猪尾导管心包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可减轻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是一有效、安全和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性心包积液 介入 治疗 并发症 临床资料
  • 简介:我科成功救治1例糖尿病合并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全身大出血患者。患者,老年男性,68岁,干部。患糖尿病10年,合并肺结核、血小板减少、全身大出血,根据病情我们采取如下三步护理: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1)实行有效止血措施,挽救病人生命;(2)对原发病的护理,控制血糖;(3)对并发症的护理,控制感染促进血小板生成。

  • 标签: 糖尿病 血小板减少 出血 护理
  • 简介:血液透析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为数以百万计的肾衰竭患者提供了肾脏替代治疗的手段。尽管人们在血液透析技术与合并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状况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美国、欧洲各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使治疗规范化、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血液透析技术 预后 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实践指南 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规范化
  • 简介:考察了互联网药学的国外发展情况,提出了互联网药学的概念。互联网将对药学的科研、教育、服务、管理和营销等工作模式造成深刻影响;并提出了当前互联网药学发展的主要任务。

  • 标签: 互联网 药学 工作模式
  • 简介: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永恒的主题。围产保健特别是产时保健关系到母婴安全。在旧的服务模式中,以病为本,医疗干预替代了对产妇的全面支持,并成为一种常规,其结果使剖官产率不断上升,医患纠纷日渐增加。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是对产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新挑战。

  • 标签: 产科服务 人性化分娩 模式探讨 医疗服务模式 人性化服务 母亲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11例单纯胸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45,3岁,男性7例(66%);胸水多位于右侧;以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5例大量反复胸水者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胸水明显减少。结论单纯胸水少见,发病机制同胸水合并有腹水者;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有促进胸膜粘连、减少胸水的作用。

  • 标签: 单纯性 肝性胸水 胸腔内注射 发病机制 胸膜粘连 胸闷
  • 简介:何谓生命质量评价王文奇近年来,西方医学界引入了生命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对慢性病人和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生命质量是指人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不仅反映个人的客观特性,而且反映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也就是说,生命质量反映出个...

  • 标签: 生命质量评价 机能状态 测定工具 心理状态 健康状态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对门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舒适护理的思路。方法对2003~21304年维持血透2018例次患者在整体护理基础运用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实施后,调查患者表浅动脉穿刺成功率,对护士的投诉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并与2001~2002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健康覆盖率及表浅动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护士的投诉率明显下降。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舒适护理是可行的。

  • 标签: 舒适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2001~2002年 血透室 整体护理观 穿刺成功率
  • 简介:目的研究顽固慢传输便秘(STC)的手术治疗结果及肠神经递质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34例STC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效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研究肠神经递质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结肠传输均明显减慢,平均136h,853%的患者伴有出口梗阻便秘(OOC),618%有性激素异常.免疫组化研究发现,肠壁内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反应阳性增强,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降低.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5例术后出现粘连肠梗阻,1例术后便秘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STC内科综合治疗失败后的最后手段,为保证手术效果,术中应同时处理伴随的OOC;肠神经递质改变可能是STC发病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 外科治疗 病因 结肠切除术 STC 肠神经递质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因严重并发症死亡。作者观察了5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疗效不佳的狼疮肾炎患者,应用霉酚酸酯(MMF)后狼疮活动控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霉酚酸酯 狼疮性肾炎
  • 简介:编辑同志:我的一位战友前不久因病做了手术,医生说要加强术后伤口的护理.请问,怎样护理手术后的伤口?

  • 标签: 手术伤口 护理 术后伤口 手术后
  • 简介:我军去年8月从全国地方医学院和医科大学毕业生中直招入伍的106名女士官护士经过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的培训,于2005年12月10日分赴各基层部队医院,开始从事护理工作。士官队伍是全军人才战略工程要重点抓好的“五支队伍”之一,作为中国军队的新生事物,护士士官在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 标签: 护理工作 士官 白求恩军医学院 基层部队医院 中国军队 大学毕业生
  • 简介:褥疮是护理工作中常遇到又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很早已被重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经过很多尝试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使褥疮患者痊愈,为此不但患者要承受极大的身心折磨,而且也加大了我们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用一般的清创、换药以及红外线照射等方法不仅程序相对复杂,而且愈合期较长,尤其对深度褥疮患者的护理,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感到很焦急。神经内科的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由于多年的肢体瘫痪,家属护理不当,

  • 标签: 褥疮 患者 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 老年人 痊愈
  • 简介:癌症康复治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康复医学和肿瘤学的一个分支,是使癌症患者战胜癌症延长生命或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癌症已不是一个与死亡划等号的词。许多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重新获得生命,癌症病人康复护理尤其重要。

  • 标签: 癌症患者 康复护理 医学科学技术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AOSC)的经验。方法:对1982-2002年所收治的50例AOSC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和随访。结果50例中未手术10例,死亡9例;手术治疗40例,死亡2例;随访39例,随访时间平均为4.56年,术后生活质量好。结论:准确把握手术时期,早期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切断多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链锁反应,早期防治MODS,有可能降低AOSC病死率。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手术时机 综合性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在有关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和改良化学肝损伤模型,为防治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液生化、肝功能、肝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a)、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化学肝毒剂致小鼠、大鼠肝损伤和卡介苗与脂多糖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症和病机特点,成功的建立了类似于乙型肝炎的小鼠和大鼠"黄疸"动物模型、"高转氨酶"动物模型和小鼠免疫肝损伤动物模型.结论探索并建立的类似于乙肝的化学肝损伤试验动物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

  • 标签: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性肝损伤 小鼠 乙肝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