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质控计划、标准、然后实施.结果每通过一次循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得到提高.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科学的基本管理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令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管理模式 医院感染管理 方法 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
  • 简介:1.1.1医疗质量意识不强医院管理是围绕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但有的医院,对在全院、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全体人员中,还没有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一些基本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标准等处于空白状态;有的虽有质控组织,但作用发挥不好,致使医疗质量中的诊断、治疗质量、医疗服务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 标签: 医疗质量 管理 无序 状态
  • 简介: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方面的经验总结,它将众多的特殊管理理论升华成为科学的管理规律。本课题探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引用了ISO9000族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分析了满足服务和工作的可能,真正从患方的立场出发,审视服务和技术活动。经全院护士反复实践,院领导批示,确定了我院护理服务过程标准和程序,部门职责权限,直接护理过程,辅助护理过程22项,通用操作指导书27项,专用操作指导书13项,护理系统规章制度22项,明确工作质量,工作步骤。对内用于质量管理,对外用于证实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保证能力和进行质量体系检查认证。

  • 标签: ISO 9000族标准 护理管理 体系文件
  • 简介:与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相一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也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纳入到了残疾人工作第一指导原则中。“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张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同时.也要追求“理性的繁荣”.即不仅要“多、快”地增长.还要“好、省”地发展。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语言康复发展也要遵循“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有39处提到质量一词.由此可见.人们对“质量”的追求日趋明朗化与主流化.这同样给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 标签: 听力语言康复 质量管理 科学发展观 残疾人事业 规划纲要 科学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戴明环的含义及其特点1.1戴明环的含义S戴明环即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按照PDCA循环不间断的周而复始的运转。

  • 标签: 病案质量管理 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 管理活动 质量计划
  • 简介:医院一切从业人员都应该对医疗质量要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追求质量应该达到严苛的程序。缺乏高度质量感的医疗活动是非常危险的。1994年,国际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新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们现在已经能够体会到质量在医院建设发展和医疗市场竞争中的重要

  • 标签: 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分析仪器的现代化,目前,检测分析水平及准确度、精密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使各实验室检测结果具有可比和一致,必须进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现就我省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浅谈一下体会。1实验室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关系我们在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中,在全省各

  • 标签: 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检测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实验室检测
  • 简介:血液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1998年10月1日(以下称)颁布实施,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采供血工作的重要,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进入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实行血液质量控制,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关键,也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的职责.从历年的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看,我市临床用血基本得到了保障,成分输血比率已上升到80%,血液质量明显提高,血液管理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现就我站从血液管理、来源、检测、采集、分离、储存及临床输血等方面探讨血液安全的质量管理.

  • 标签: 血液安全 质量管理 输血安全 血液采集
  • 简介:在门诊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构建门诊管理平台,形成属地化管理网络。有利于完善服务与质量考核体系,加强质量的全程监控。避免层级式管理中客观存在的条块分割现象。2003年、2004年、2005年门诊处方合格率与等级医院要求相比分别提高3.6、4.3、4.7个百分点,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分别提高1.8、1.5、2.8个百分点,门诊量同比分别上升1.26、7.35、18.02个百分点。观察中亦发现随门诊量的上升病人满意度有下降趋势(P〈0.01)。实践证明实行门诊属地化管理,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的忠诚度,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医院的经营与发展。

  • 标签: 门诊 属地化管理模式 实践
  • 简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一直是广大护理管理者积极探索的课题,尤其是经历了抗击"非典"的斗争后,更加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进一步做好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是摆在医院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将我院护理部的管理方法做一介绍.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医风建设 护士长 质量管理
  • 简介: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药品质量。药品的特殊性要求药品生产、经营、医疗等单位,共同对药品的安全有效负责。作为药品流通主渠道的国有医药经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地将伪劣药品拒于门外,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国有医药经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强化全员“质量第一”意识质量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是一切质量工作的基础。尽管人们都在强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可是谁来保护这个“生命”?我认为关键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因此,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药品质量法律

  • 标签: 质量管理 医药经营企业 规章制度
  • 简介:1医院辅诊科室医疗质量的内容1.1响应及时是指对临床科检查申请作出的反应时间,包括由申请到开始检查的时间、出检查结果的时间以及特殊情况口头通知的时间等.重点是对急诊的反应时间,要求辅诊科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以辅助临床治疗.另外,特殊情况的检查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补充治疗措施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应在出结果后第一时间内通知临床科[1].

  • 标签: 科室质量管理 做法 反应时间 特殊情况 检查结果 临床治疗
  • 简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尤其是介入技术的产生与完善,使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目前,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许多还可有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多种选择。每种治疗手段都有自身的特点,有其特定的适应证范围,但3种治疗模式的适应证常有交叉覆盖的情况,具体患者的治疗选择和就诊科别需根据自身情况来定。目前,我国多数医疗单位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专业科室都是分别设置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心外科、心内科、导管室和超声心动图室等。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笔者曾先后在国内外4所医院的心脏中心或心血管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这些医院的共同点是将诊治心血管疾病的心内科、心外科、导管室、CCU、超声心动图室、无创室和实验室等相关科室整合为一体,共同组成心脏中心或研究所。与独立设置心脏病各专业科室相比,这种融多个相关专业为一体的中心(或研究所)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表现为。

  • 标签: 心血管病患者 专业科室 模式比较 管理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