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麻醉与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住院及非住院患儿手术室外的诊疗操作日益增多.此过程的镇静需求也随之增加。患儿在使用镇静药物后意识程度降低.同时保护性反射功能也被削弱,镇静风险随镇静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镇静用药的不规范和镇静过程监护不足等原因,均可使儿科镇静面临潜在的危险.诸如通气不足、气道阻塞、喉痉挛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等.严重者引起呼吸暂停、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为规范儿科镇静技术.提高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国儿科牙科学会(AAPD)和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共同制定了儿科镇静指南。并经不断修订而逐步完善。但目前国内外在如何规范化实施儿科镇静方面仍存在颇多争议.如镇静患儿是否需要禁食?如何制定个体化镇静用药?等等。儿科镇静的安全实施.需要完善镇静人员的资质认定和专业培训.需要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需要完善镇静前评估并加强全程监测和统一离院标准。

  • 标签: 儿科镇静 规范化 安全 有效
  • 简介: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将于2012年11月2~5日在重庆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危重症大会”,届时将由我国从事儿科危重症工作的知名专家就儿科危重症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前沿问题做专题报告,介绍危重症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安排热点问题讨论或专家答疑时间,参会者将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通知如下:

  • 标签: 儿科危重症 中华医学会 十二 急救医学 专题报告 问题讨论
  • 简介:女,4天,3.5kg,因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道瘦行肛门重建术。术前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示法鲁氏四联症,心室水平存在双向分流,射血分数(EF)70%,血红蛋白(Hb)165g/L。术前30min肌注冬眠灵1mg/kg、冬莨菪碱5μg/kg。入室后患儿哭闹,口唇紫绀,HR122次/分。安抚患儿安静,连接监护仪,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法鲁氏四联症 小儿 麻醉处理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确定低温对方法:3—10岁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闻隔缺损患儿28名.随机被分为三组:A组(37℃组,10例).8组(34℃组.10例)和C组(31℃组,8例).所有患者不用术前药.以异氟醚(ISO)和8%氧化亚氟吸入诱导.给予琥珀胆碱1mg/Kg后气管插管.而后至切皮不使用任何肌松药。各组中根据前一例患儿中ISO的预定水平:前一例患儿的结果为阳性则提高15%.反之则降低15%,切皮前维持终末呼气中的ISO浓度在预定水平至少15min.最后用线性回归法检验温度和ISO的最小有效肺泡气浓度(MA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B、C三组ISO的MAC分别为1.6083Vol%,1.275Vol%和1.26Vol%,鼻咽温与ISO的MAC值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9,p=0.05).结论:小儿异氟醚最小有效肺泡气尝试随着温度的降低旦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结果可为在低温下ISO的安全使用提供指导。

  • 标签: 低温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异氟醚 肺泡气浓度
  • 简介:欢迎您于2011年11月25日前往北京参加由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重病中心联合医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第十二期全国儿科临床热点问题暨急危重症诊治救护技术新进展研讨班”。

  • 标签: 救护技术 急危重症 儿科临床 诊治 十二 北京军区总医院
  • 简介:医学教育分三个阶段:(1)医学生教育:此阶段是医学生全面学习临床医学这门一级学科基本理论的时期;(2)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院毕业生全面学习临床某个二级学科(如麻醉学或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时期;(3)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我国的医学生教育已和国际基本接轨。不仅我国每万人拥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高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下肢髋关节手术6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及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晚、麻醉前、切皮即刻、切皮后10min、30min、回病房30min和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的HR、SBP;应用放免法测定术前一日、术日、术后1、2、3日的皮质醇(Cor)、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Ⅰ(A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变化。结果:两组术前、术中HR、SBP无显著差异,术后对照组的变化与超前镇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Cor、Ins、AⅠ、AⅡ术后降低幅度均低于超前镇痛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SAS、SDS、术后恐惧程度较超前镇痛组者显著性增高(P〈0.05)。麻醉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术中辅助药用量和例数明显多于超前镇痛组。结论:超前镇痛可降低高龄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心情,提高心理忍受力。维持较为正常的应激能力,避免过度应激反应。由此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强手术安全性,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高龄 超前镇痛 手术应激 心理 心理应激反应 高龄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施行心理学干预对围术期患者的应激状态影响。方法: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无精神病、麻醉和手术史,随机分为心理疏导组(n=30)和对照组(n=30)。全部患者都在术前和术后施行心理学调查与各种测试评价。术前采用填写调查问卷方法,让患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检测血清皮质醇和血浆白蛋白,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SDS、SCL-90记分无显着性差异,术后则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血清皮质醇和血浆白蛋白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在心理疏导组的术中和术后血清皮质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减低(P<0.01),血浆白蛋白则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的术中和术后血清皮质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增高(P<0.01),血浆白蛋白则显着性降低(P<0.05)。心理疏导组的血压和心率平稳;对照组的血压和心率则波动明显增大。结论:手术前对病人施行心理疏导有助于降低麻醉手术期的应激状态。

  • 标签: 心理疏导 妇科手术 应激状态 血清皮质醇 血浆白蛋白 围手术期
  • 简介:现代麻醉技术能最大程度地监测、调整和控制伤病员的各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但由于麻醉期间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麻醉处置的失误及困难、药物的相互作用、手术的不良刺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意想不到的情况,即麻醉意外。

  • 标签: 麻醉 麻醉意外 并发症 防范策略
  • 简介:众所周知,围术期液体治疗策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新近,Nisanevich等(NisanevichV,Felsenstein1,AlmogyG,eta1.Effectofintraoperationfluidmanagementonoutcomeafterintraabdominalsurgery.Anesthesiology2005;103:25—32)观察了术中采纳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他们选择了152例JASAⅠ-Ⅲ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一项前瞻性分析研究。根据术中乳酸林格氏液的输注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标签: 腹部手术患者 术中 康复 SURGERY EFFECT 乳酸林格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