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药物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40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23例,好转1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对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包括辅助呼吸、支持疗法、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和病因治疗如血浆置换(PE)、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抑制免疫反应,清除致病因子,阻止病情发展。

  • 标签: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药物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出现巩膜溶解的9例(9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通过局部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予左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治疗,3例巩膜溶解严重者2例行带蒂球结膜移植,另一例分别行带蒂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及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4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升高,1例患者血糖升高,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巩膜溶解治愈。结论任何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巩膜溶解的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并发症 巩膜溶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患者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在经治疗及护理,治愈24例,好转8例,未愈6例,死亡2例。结论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能基本自理,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保持呼吸道通畅,痰稀少且能咳出。配合促进康复或能适应疾病生活。

  • 标签: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胶质瘤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并评价其价值。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对其手术过程中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髓鞘碱性蛋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MBP阳性率为0.0%,Ⅰ~Ⅱ级脑胶质瘤患者MBP阳性率66.7%,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MBP阳性率82.8,Ⅲ~Ⅳ级MBP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脑胶质瘤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病情越重,其MBP含量越高,说明MBP对髓鞘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凋亡具有重要作用,虽然MBP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还是没有发现确切的临床依据,深入临床研究,必定会对脑胶质瘤患者起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髓鞘碱性蛋白 脑胶质瘤 MB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采取血浆置换法(PE)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其中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31例,9例后改为血浆交换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3例,好转1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血浆置换法(PE)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AIDP的有效治疗方法,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中暑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重症中暑伴横纹肌溶解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尿量、血肌红蛋白均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体温下降到正常的时间均改善更优。结论将CRRT治疗用于重症中暑伴横纹肌溶解患者中,不仅可增加患者尿量、减少血肌红蛋白、肌酐指标,且可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体温下降正常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RRT 重症中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预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效果分析。结果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肌红蛋白、血肌酐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均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共有27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0.00%,另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0%。此外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0±11.68)天。结论综合性治疗应用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临床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溶解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科2015年7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2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结果24例患者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溶栓成功21例,失败3例。其中1例患者溶栓成功2天后复发至再次闭塞。溶栓失败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其中1例患者内瘘闭塞大于12h,1例患者闭塞大于36h。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解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显著,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方便切安全,费用小无创伤并发症少,可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形成早起使用此方法溶栓。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栓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 溶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