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用EDTA可增强Fe^2+催化鲁米诺与溶解氧的发光反应,将EDTA加入鲁米诺溶液中可使流动注射分析测亚铁的检出限降低约160倍,在流动注射分析的试样分流路中使用新型的锌镀铜微还原柱,可同时测定Fe^2+和Fe^3+,该微还原本可至少测定3000个试样,测定Fe^2+和Fe^3+的线性范围是1×10^-9-1×10^-5mol.L^-1,检出限分别为2.7×10^-10和3.5×10^-10mol.L6-1,测定试样的速率为60h^-1,Cr^3+和Co^2+有干扰,测定混合物中的Fe^2+和Fe^3+获得满意结果,测试样的结果同标准的分光光度法结果一致,实验表明,EDTA起增强剂的作用,Fe^2+是催化剂,而溶解氧是氧化剂,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催化 鲁米诺 溶解氧发光反应 增强剂 药剂 流动注射分析
  • 简介:1例80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及高脂血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服药20d后出现胸痛、胸闷、无力,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由130U/L升至741U/L,同时出现肾功能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第28天,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之后患者CK由741U/L升至3565U/L,停用阿托伐他汀钙;莫西沙星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d后CK逐渐下降至54U/L,其他血生化检查均恢复正常。

  • 标签: 莫西沙星 阿托伐他汀钙 横纹肌溶解
  • 简介:目的研究PVPK30对葛根黄豆苷元水溶解性和溶出性质的影响.方法测量葛根黄豆苷元及其固体分散体、物理混合物的水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并用X-射线衍射、IR表征药物与PVP在固态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Gibbs自由能和转移焓均小于零,表明葛根黄豆苷元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转移到PVP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是一自发的过程;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葛根黄豆苷元在PVP固体分散体(药物∶PVP<1∶5)中以无定形形式存在;IR结果表明葛根黄豆苷元的羟基与PVP分子中的C=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葛根黄豆苷元的PVP分散体可大大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 标签: PVP K30 葛根黄豆苷元 溶解度 溶出速度 X-射线衍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变可以累及人体多个脏器,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和肿瘤之后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为12%.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大约为10%,病变范围包括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和周围神经,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

  • 标签: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S100Β 蛋白含量 髓鞘碱性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溶解产物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液免疫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200名,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加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对治疗前后3个月的体液免疫水平及6个月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体液免疫中IgG、Ig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Ig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9%)(P〈0.01)。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重要病因之一,细菌溶解产物对患儿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明显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体液免疫 细菌溶解产物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优先溶剂化和汉森溶解度参数的药物增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首先介绍了优先溶剂化理论和汉森溶解度参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然后分别阐述了采用优先溶剂化和汉森溶解度参数进行药物增溶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在药物研发、制备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 标签: 优先溶剂化 汉森溶解度参数 药物增溶 研究进展
  • 简介:1例55岁女性患者因高脂血症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2年后双小腿出现瘀斑伴胀痛、麻木,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红蛋白682μg/L、肌酸激酶1007U/L。同期患者未服用其他药物。考虑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相关横纹肌溶解,停用该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0d后患者症状消失,血清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水平恢复正常。发生横纹肌溶解后行他汀类药物肌损伤相关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的编码基因SLCO1B1C521T检测,结果为TT型(非突变基因型),提示OATP-SLCO1B1C521T基因型不能完全预测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

  • 标签: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横纹肌溶解 基因学
  • 简介: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介质pH值对前列腺素E1(PGE1)溶解度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推导出该药物溶解度的理论方程。方法首先测定药物在不同pH值水中的溶解度;然后分别测定在酸性及中性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中,药物的溶解度;最后推导出以HP-β-CD与介质pH值为变量的药物溶解度方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提高介质的pH值或以HP-β-CD为增溶剂,均可增加PGE1的溶解度。分子型药物或离子型药物与HP-β-CD测得的相溶解度图均为典型的AL型,提示药物结构上的五元碳环部分已嵌入HP-β-CD的疏水性孔穴中,从而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结论以HP-β-CD作为增溶剂,同时提高介质的pH值,可对PGE1的溶解度产生协同增加效应。本研究中导出的PGE1溶解度方程,可有效表征HP-β-CD与介质pH值二者对该药物溶解度的综合影响。

  • 标签: 前列腺素E_1 羟丙基-Β-环糊精 PH 溶解度 包合作用 理论方程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额钻孔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CT定位,经额钻孔血肿穿刺、抽吸,结合生物溶酶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冲洗、引流以清除血肿。结果本组96例,定位准确率100%,存活79例,死亡12例:3例死于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9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放弃治疗;2例再出血改开颅手术后存活。清除血肿时间多为3~7d。结论经额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节 穿刺 溶酶 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