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制霉菌素为代表多烯类抗生素在水-有机溶媒体中的溶解度问题。方法同问文献综述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制霉菌素为代表的多烯类抗生素的溶解度。结论制霉菌素在在25℃、40℃的37水—丙酮体积比的水-有机溶剂溶媒体系中具有最大的溶解度,其溶解度为70mg/ml。

  • 标签: 制霉菌素 多烯类抗生素 溶媒混合液
  • 简介: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与低级别胶质瘤(LG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6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0例TIDD患者及15例经病理证实的LG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3.0TMRDTI检查,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上定量测定患者病变区及其对侧镜像部位正常脑白质区(镜像区)的ADC值及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重建白质纤维素的3D图像,观察白质纤维素与病变区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TIDD组病变区和镜像区的ADC值、FA值分别为(1.484±0.14)×10^3mm^2/s、0.109±0.02和(0.725±0.05)×10^3mm^2/s、0.443±0.08,LGG组病变区和镜像区的ADC值、FA值分别为(1.368±0.09)×10^3mm^2/s、0.163±0.01和(0.684±0.03)×10^3mm^2/s、0.471±0.04。TIDD组与LGG组两组内病变区与镜像区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间病变区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GG的纤维重建图主要表现为肿瘤部位明显受压外移,较对侧稀疏、中断及形态改变;TIDD的纤维重建图主要表现为纤维稍稀疏,未见明显中断及移位改变。结论TIDD与LGG在DTI上的弥散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量化依据。

  • 标签: 脱髓鞘疾病 瘤样炎性脱髓鞘病 胶质瘤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免疫介导的慢性周围神经病,主要累及神经根及周围神经。其患病率为(0.67~10.3)/10万[1]。神经脱髓鞘是CIDP的主要病理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2],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少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肺部并发症或延髓麻痹等,从而导致死亡[3]。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类型,也称妊娠期高血压症Ⅲ型[4]。目前,NSP合并CIDP国内相关报道甚少。现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合并CIDP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辅助应用尿激酶溶解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观察组(给予微创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NIHSS、Barthe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NIHSS、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法舒地尔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Nogo髓鞘相关蛋白和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准备脑组织的连续切片,在试剂盒后工作,并将一级抗体(Nogo-A或NF200)稀释1:100。二抗为山羊抗兔IgG,DAB色,细胞质为棕色或棕黄色。阳性细胞计数法为每个椎间盘选择5个非重复性图像区域,在物镜下对Nogo-A/NF200阳性细胞计数400次,并计算平均值。结果:HIBD组Nogo-A阳性细胞表达在12h开始增加,24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假手术组与Nogo-A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法舒地尔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组织 Nogo髓鞘相关蛋白 NF200
  • 简介:患者,女,41岁。因意识不清约2小时入院。患者被家人发现时侧卧在厨房地上,意识不清,身边有呕吐物,右手和右脚肿胀,皮肤红紫有水泡,室内弥漫煤气味,煤气管已打开,煤气泄漏。急送他院,头颅CT、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因该院无高压氧舱治疗设施,于2小时后转我院,行急诊高压氧舱治疗后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收我科。

  • 标签: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横纹肌溶解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 高压氧舱治疗 意识不清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细菌溶解产物联合黄芪颗粒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首次确诊并治疗的RRTIs的儿童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依据病情给予抗感染和(或)退热、止咳等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细菌溶解产物和黄芪颗粒口服3月,观察治疗后12个月内患者再次患呼吸道感染次数、住院次数、每次病程症状持续时间等,对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初次治疗和治疗3月后的IgA、IgM、IgG水平。结果:治疗组平均评分7.11±3.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菌溶解产物 黄芪颗粒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以咳嗽及发热为主,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于该疾病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为给予止咳、化痰以及抗炎等药物进行干预,虽然一定程度上可患者症状,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经过长期研究较多学者认为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进行治疗,可有效抵制细菌感染并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为了证实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我们将前人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后续临床应用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道疾病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刀融切术联合髓核化学溶解术(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LIDP)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80例LIDP应用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对突出的腰椎间盘进行汽化消融成形,然后注入溶于5ml无菌生理盐水的国产胶原酶1200U溶解椎间盘内的髓核组织。结果80例术后2周、4周、6个月获得随访,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估标准,优62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0%(72/8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等离子刀联合髓核胶原酶溶解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但其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成形 髓核溶解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切吸术和胶原酶溶解术共同治疗作用下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结论 [1]。将经皮切吸术和胶原酶溶解术分别开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它们各自的疗效,再与二者结合起来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结果:共同作用下的疗效要优于单独治疗时的疗效。结论:综合往往是各取所长。对于治疗单 .纯腰椎盘突出症, APLD和 CCNL有着很大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腰椎盘突出 经皮切吸术 胶原酶溶解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此例患者总结探讨急性重症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伴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通过对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急性重症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 横纹肌溶解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别使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1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进行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情况。结果术后1~2d内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但术后3d以后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地控制患者术后颅内压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背景:从关节和胫骨假体聚乙烯衬垫后表面转移磨损碎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主要原因。全膝人工关节假体设计随时问而发生变化,例如对胫骨盘近端表面的粗糙度和聚乙烯衬垫的灭菌方法。我们假设胫骨盘表面抛光和采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之外的其他方法对衬垫灭菌,可降低骨溶解的发生率。方法:从1987年至1998年,我们采用后十字韧带保留型的解剖型组配式全膝人工关节假体系列。对300名患者施行3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5至10年,对这些患者的膝关节摄正、侧位X线片。由两位关节置换专家对X线片上的骨溶解状况进行单独评定(骨溶解的界定标准为假体周围存在边缘清晰的非线性松质骨丢失区)。结果:在粗糙表面的胫骨盘的242例膝关节中,使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的衬垫固定,有34%(82例)骨溶解阳性。用惰性气体中γ射线照射或没有照射的衬垫与抛光表面连接的98例膝关节中,有9%(9例)骨溶解阳性。骨溶解与六项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为:一项与患者(男性)相关、一项与胫骨盘(近端表面抛光)相关、三项与聚乙烯衬垫(加工的原材料、灭菌方法及存放时间)相关及一项与手术技术(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间的过伸)相关。结论:在这类假体设计中,胫骨盘近端表面采用抛光及衬垫采用更为先进的灭菌方法(不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能显著减少骨溶解的发生率,但不能避免骨溶解

  • 标签: 假体周围骨溶解 全膝关节置换术 聚乙烯衬垫 胫骨假体 灭菌方法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