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一般均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为确保精神科护士的自我安全,需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 标签: 防护 安全性 体会
  • 简介:(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徐汇200000)摘要目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精神卫生中心用药患者的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单一,但用药咨询面较广,患者询问较多是药物用途及不良反应。为此,作为精神卫生中心的药师需要丰富医药知识,并切实提高咨询水平。同时,要加强语言艺术,促进药患交流。作为精神卫生中心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掌握咨询分寸。结论精神类药物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具有积极意义。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9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我院2016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次住院治疗患者以单一用药为主(占70.6%),均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在联合用药中,以氯氮平联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多见(占55.0%)。结论精神分裂症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趋势,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用药。

  • 标签: 住院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精神科护士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健康威胁。而精神科护士常扮演和承担着护理者、治疗者、咨询者、管理者、教育者的角色和作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素养对患者的病情会产生很大影响,这就对护士的心理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稳定的情绪状态为精神分裂诊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信心的重建及回归社会的训练和指导、良好的语言素养营造人性化的恢复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稳定病情、逐渐恢复并回归社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素养 精神分裂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病区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BPR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病情控制,缩短治疗疗程,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精神分裂症 BPRS评分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前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编号随机抽样法选取盘龙区社区纳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的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178名,用访谈法进行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及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评定,之后进行管理,18个月后再次评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管理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除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因子外,其余各个因子阳性回答率均较高(>60%),特别是家庭经济负担因子,阳性回答率高达96.63%。经过18个月的管理后,FBS总分较管理前减少(P<0.01),其中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改善极为明显(P<0.01)。结论严重精神障碍的社区管理对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有良好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区管理 家庭负担
  • 简介:摘要创伤性休克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患者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撞击和暴力作用而引发的某个部位或者多部位造成严重损伤、大量出血进而导致患者身体内血液循环效率下降、出现应急缺氧,同时巨大的疼痛造成患者内心压力过大,在各方面强压之下造成患者多个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的急性综合病征1。对此类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因此本文将针对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概述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现状作为本次文章的论证依据,通过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诊护理具体流程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可行性评价。

  • 标签: 院前急诊护理 创伤性休克 抢救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96例精神分类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48,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和对照组(n=48,予以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电图异常率及心肌酶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电图异常率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肌酶组间改善程度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对症用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临床特点。方法在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患者60例,并同期选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60例,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结果分裂样精神病患者BPRS评分、CAARMS评估情况与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患者相比,存在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存在差异,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更重。

  • 标签: 分裂样精神病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患者给予利培酮这种新型非典型药物治疗,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利培酮这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PANSS、CGI评分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例数大大减少,治疗有效率提高到93.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有效克服经典型药物的缺陷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痊愈。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非典型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药物统计中心指定的限定日用剂量对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药物的利用指数与联合用药的情况等。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序列主要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患者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4例,二联或三联用药治疗的患者有36例,药物利用度指数小于等于1。结论本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要用结构的倾向较为合理,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通常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并不是最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非典型药物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诊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选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区别(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身体质量指数≥24发生率及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状具有确切疗效,基本不会对机体代谢功能产生任何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非典型性抗精神药物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额全身麻醉中氟烷与氯胺酮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的64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氟烷联合氯胺酮麻醉)和对照组32例(氯胺酮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清醒时间、苏醒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氟烷和氯胺酮两种药物进行混合使用来对患儿的身体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是一种较为安全和便捷有效的临床麻醉方式。

  • 标签: 小儿 七氟烷 氯胺酮 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同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氯胺酮组与氟烷组,每组各44例。其中氯胺酮组患者采取氯胺酮药物进行诱导麻醉,而氟烷组患者则采取氟烷药物进行诱导麻醉。结果氟烷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氯胺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诱导 维持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氟醚麻醉诱导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需进行全身麻醉的65例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患儿应用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应用丙泊酚,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全身麻醉中应用氟醚麻醉诱导,不良反应少、起效快、效果好。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诱导 小儿 全身麻醉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选取临床精神发育迟滞患者24例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愈17例,好转3例,缓解3例,无效1例。结论对现已明确病因的精神发育迟滞,如碘缺乏病、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胎儿乙醇中毒等,开展一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训练等综合措施,使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得到发展。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临床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通过制订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将绩效评价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精神科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护理缺陷及护理论文科研创新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90.00%提高到实施后98.00%;护理缺陷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护理工作质量、护理论文科研创新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精神科中应用,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树立了竞争意识,增强护士责任心,科室凝聚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绩效考评 奖金分配 精神科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信心,安享晚年。方法针对老年精神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发病原因,采取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结果2002年6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后,多数症状得以控制或不同程度减轻,大部分能与家人一起生活安度晚年。结论加强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精神病人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倡爱岗敬业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阐述护士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影响护士爱岗敬业的因素,如何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的精神

  • 标签: 护士 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