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师干预对儿童用药所发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6月儿科治疗患儿80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用药治疗期间进行药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的用药错误事件少,不良反应少,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能够提升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管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药师干预 儿童合理用药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没有实施药学干预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之后的100例老年患者,对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及不合理饮食情况,并有着错误用药习惯。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2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0%,大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误区,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错误的用药习惯以及不合理的饮食,药学干预的加强,不仅仅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将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用药情况 药学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间本院儿科接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9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组设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1组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均纳入病患45例。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用药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常规护理工作中进行安全用药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性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 安全用药 护理干预
  • 简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医疗为目标,就是要一切从患者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诊疗需求、个人需要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提供患者疾病康复所必需的,就医环节少、诊疗时间短、医疗消费低、服务质量最优和康复效果最佳的医疗服务。目前,受经济利益等因素驱动,存在过度医疗服务,如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使用高新设备、大量使用进口药和贵重药等现象,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干预工程 “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卫生事业 过度医疗服务 经济承受能力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100 例作为干预组,由本院药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进行药学干预;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 )对所选的病例进行信息查阅,其中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其中包括使用的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花费等;统计出联合用药率、病原学检测率和不合理用药率。结果干预组联合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病原学检测率高于照组( P < 0.05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花费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提升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率,增强药效,防止药物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辅助用药管理与干预效果,探讨如何规范辅助用药管理,加强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降低医院药占比。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医院2014-2015年53种辅助用药用药金额、药占比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通过对53种辅助治疗用药实行信息总金额限制管理及动态监测等措施,不合理使用辅助用药得到有效改善,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显著下降,辅助用药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干预前为24.64%,干预后为13.46%,下降了11.18%。结论临床需要加强对辅助用药的管理与干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我院对辅助用药管理与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辅助用药 销售金额 干预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对用药差错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查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开具的1000张处方的调配情况,其中,452张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具的未使用处方点评前的处方,548张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开具的使用处方点评后的处方,对比使用处方点评前后的处方用药差错发生率。结果:使用处方点评后,处方用药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处方点评前,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处方点评能有效降低处方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从而能提升药品调配质量,进而能保障临床用药治疗疗效和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差错 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不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定2021年年12月到2022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建立干预用药对照和干预用药情况对比,对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从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药学干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1200张门诊处方,其中将2021年1~6月600张未接受药干预的门诊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6~2022年1月600张接受药干预的门诊处方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接受了针对其药物治疗方案的药学干预,涉及药物选择、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监测、不良反应管理等。对照组按照常规医疗流程接受药物治疗,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药学干预。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治疗方案、药物依从性、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对两组门诊处方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对照组中,门诊处方书写规范、药品适应症、药品用途和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方面均存在不合理情况。经药学干预后,观察组联合用药的适宜性以及重复给药的发生率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且其改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更为稳定和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方面的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所增强。结论:药学干预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药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得到优化,药物依从性得以提高,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并减少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 药物依从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审核结果与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时间段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本院的260例不合理用药医嘱为研究对象,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不合理用药干预成功率。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管理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成功例数逐渐增多,并且成功率高于87.50%。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显著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归于临床静脉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临床抗生素用药的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参照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为研究时间段。我院于2015年1月起对临床抗生素使用进行药学干预,比较两个时间段内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下降、抗生素单独使用率显著升高、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实施药学干预抗生素使用疗程和费用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经药学干预,能够提高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用药费用。

  • 标签: 药学 干预 抗生素 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的全面实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和11月门诊处方600张及100份出院病历的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现象,并探讨干预策略,进行逐一审查分析。结果绝大多数处方用药合理,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70张(占11.67%),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联合用药品种过多、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不当、药理作用拮抗、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存在off-label用药行为。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提高药学知识水平,医院药学应开发合理用药软件系统,以便更好地防治疾病、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三级医院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临床资料102份,其中51份接受临床药师药学干预(观察组),另51份未接受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照组),比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和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联合用药不合理率0.91%、重复给药率1.82%、超适应症用药率0.91%、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0.91%、药物选择不合理率0.91%、用药用药不合理率0.91%低于对照组8.18%、9.09%、8.18%、9.09%、7.27%、7.27%(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药师药学干预用于临床,可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临床合理用药有促进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方法药师通过处方点评与临床工作,对临床用药进行干预。结果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临床用药更趋规范,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提高用药安全率。

  • 标签: 药师干预 合理用药 效果 分析
  • 作者: 刘小芳徐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宣城 242000)  【摘 要】目的:观察药师实时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用药治疗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未实施药师实时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实时干预,对比两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实时干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提升,降低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
  • 简介:肝硬化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病、慢性病,此病病程长,迁延不愈,其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它没有特效药,加之虚假广告的误导,从而导致部分病人走入用药误区,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对肝硬化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肝硬化病人 用药误区 护理干预 迁延不愈 虚假广告 护理措施
  • 简介:本文探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临床药师药物知识比较全面,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可发挥优势,对药物治疗和患者用药进行干预。本文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中进行干预,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临床用药更合理、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物治疗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在长期用药环境下,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12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采用CHB用药知识测试表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用药知识进行统计。入院就诊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则以心理干预为主要切入点进行乙肝的相关知识宣教,对其进行乙肝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个人心理辅导,10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健康状况与用药知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心理干预10个月后,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用药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以心理干预为主的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能够有效加强患者的用药知识,使患者对乙肝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痊愈率,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乙肝 长期用药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