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上瓦尔登州A8吉斯尔绕城公路的通车。瑞士国家公路网的缺口终于合拢。长2066米吉斯尔单孔隧道是这条绕城公路最主要的部分。吉斯尔隧道是瑞士第一批符合联邦公路局新规定的隧道之一,安装了用于正常运行和火灾情况下的有效通风系统。

  • 标签: 通风系统 隧道 绕城公路 正常运行 公路网 公路局
  • 简介:文章针对国内新近出现的低跨比双洞八车道,依托相关实际工程,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和必要的数值模拟分析。主要研究了该类隧道近接时衬砌内力,洞周位移,接触压力随净距的变化规律,并且结合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与试验得到的各测点受力大小进行对比,阐述了规律形成的原因,分析了隧道净距改变对低高跨比双洞八车道衬砌结构和围岩的破坏特征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公路隧道 模型试验 小净距 衬砌
  • 简介:本文结合广(州)惠(州)高速公路小金口双连拱隧道实际工程,利用相似模型在Ⅱ、Ⅲ类围岩条件下,采用导坑法、双导坑法和中导坑拓展法种施工方法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得出最大的周边径向位移发生于拱顶,其次为拱腰部位,径向位移收敛警戒值的范围不能超过10mm;从洞室的失稳特征分析,衬砌最容易在隧道边墙及中墙与衬砌搭接处出现裂缝;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连拱隧道在Ⅲ类围岩中采用中导坑拓展法施工,对围岩扰动较小,有利于隧道稳定。研究成果对双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双连拱隧道 模型试验 围岩稳定分析 稳定性模型 隧道围岩 试验研究
  • 简介: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塔斜拉桥,主梁采用混合梁,端部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其余梁段为工字钢结合梁,结合段为工字钢外包混凝土梁。为研究钢-混结合段长列剪力钉的受力,制作群钉推出模型,采用模型试验和有限法分析密集型群钉应变、滑移量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群钉推出试验破坏形式为剪力钉剪断;群钉的承载能力可按单钉承载能力乘以剪力钉数量计算;由于摩擦的存在,模型混凝土的滑移量在荷载作用下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 标签: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剪力钉群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 简介:为预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正常运营状态期间的预应力损失情况,根据预应力损失的特点,假设损失过程存在损失和阻滞损失2种趋势,建立含有时间参数的数学方程,推导出一种新的预应力损失综合值法计算模型。利用已有文献资料记载的实测数据,推算出计算模型中各参数的值,代入计算模型,拟合出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程。结果表明,拟合方程计算结果与预应力损失实测值吻合较好。

  • 标签: 桥梁工程 预应力损失 数学方程 计算模型
  • 简介:利恩大桥(PavilionBridge,见图1)位于西班牙萨拉戈萨,横跨埃布罗河,为2跨钢桥,桥长270m,跨径分布为155m+125m,是2008年世界博览会的大主题馆之一,由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Hadid)设计。

  • 标签: 西班牙 大桥 BRIDGE 世界博览会 哈迪德 建筑师
  • 简介:通过对某单洞4车道公路隧道在2种不同围岩条件下3种开挖方案的相似模型实验研究,得到了4车道公路隧道在相似模拟开挖中的位移规律和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并对依托工程隧道施工进行了指导。

  • 标签: 公路隧道 开挖 相似模拟
  • 简介:卡瑞亚(LaVicaria)拱桥横跨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SeguraRiver)源头的丰桑塔(Fuensanta)水库,是一座长260m、拱跨径168m的中承式钢-混凝土组合拱桥(见图1)。

  • 标签: 钢-混凝土 组合拱桥 西班牙 东南部 中承式 跨径
  • 简介:本文通过对云南磨高速公路老苍坡1号隧道上行线K289+615-+625段施工中出现坍方的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案介绍,指出“新奥法”施工中必须坚持地质展示描述与监控量测。

  • 标签: 高速公路 隧道施工 坍方 公路隧道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中,传统单变量灰色理论受误差影响较大,为提高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挠度预测精度,在单变量GM(1,1)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变量灰微分矩阵方程,结合灰色预测原理,提出一种多变量GM(1,n)关联预测模型。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将其应用于新建太中银铁路跨青银高速(75+120+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高程预测中,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型基本准确地预测了架设过程中各梁段高程。

  • 标签: 桥梁工程 施工控制 灰色理论 GM(1 n)模型 关联预测 MATLAB程序
  • 简介:2005年建成的挪威与瑞典边境之间的新斯讷松德桥是一座跨径247.3m的混凝土中央拱及双幅钢箱梁拱桥。简要介绍该桥设计、施工及建成前后的一些测试情况。

  • 标签: 公路桥 拱桥 桥梁设计 桥梁施工 综述
  • 简介:不久前建成的韦卡南达二桥(TheSecondVivekanandaBridgeTollway)是印度修建的第一座多塔单索面低塔斜拉桥(见图1)。该桥位于印度东部加尔各答与豪拉两城市之间,跨越胡格利河,是连接胡格利河西岸2号、6号国道,东岸34号、35号国道的惟一的直接通道。

  • 标签: 印度 低塔斜拉桥 BRIDGE 单索面 国道 修建
  • 简介:日本井和风桥(MiiSoyokazeBrodge)位于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绿区的津久井湖,与井大桥相邻(见图1),是一座长231m的人行桥,结构形式为单跨加劲悬索桥,桥面净宽3.0m,设计荷载为人群荷载(2.59kN/m2)+紧急车辆(70kN/台),总用钢量403.5t。

  • 标签: 日本 神奈川县 人群荷载 设计荷载 人行桥 悬索桥
  • 简介:扭背索索塔锚固区因扭面背索编排方式而呈非对称结构,边、中跨方向承受非对称荷载,且环向预应力筋采用非对称布索方式。为探讨非对称预应力混凝土索塔锚固区的预应力作用效应、承载能力及抗裂性,采用有限法对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过程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环向预应力钢束实测张拉伸长量为理论值的1.2倍,考虑其“贴壁效应”后,实测值与等效理论值基本吻合;由于结构的整体非对称性,模型加载后的裂纹位置、裂纹扩展趋势等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该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扭背索索塔锚固区的设计与施工。

  • 标签: 斜拉桥 南昌英雄大桥 索塔锚固区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抗裂性
  • 简介: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是采用斜拉体系加固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新增索力作用下新增的钢托梁、钢托架及主梁锚固区段箱梁局部的受力性能,选取距跨中截面22.15m长索锚固端9m混凝土箱梁建立缩尺模型,对节段模型静力加载至2.5倍设计索力时的静力强度和挠度进行测试,分析试验模型在对称加载和偏载作用下的静力力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对称加载至设计索力和偏载至1.1倍设计索力时,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良好,钢托梁抗弯刚度可靠,结构处于线弹性阶段,可以用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大,钢托梁悬臂根部最先达到屈服应力,挠度曲线呈非线性特征,塑性变形明显;达到2.5倍设计索力时,钢托梁多点应力屈服,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良好,钢托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钢托架锚固性能可靠,但高强度螺栓预紧力损失较大。

  • 标签: 斜拉体系 桥梁加固 模型试验 混凝土箱梁 锚固区段 静力性能
  • 简介:吉林兰旗松花江特大桥为二跨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单索面斜拉桥。介绍该桥试验模型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以及试验方法。

  • 标签: 斜拉桥 模型试验 模型制作
  • 简介:初期支护以锚杆、喷层、钢筋网与钢拱架联合支护的方式在软弱围岩和不良地质隧道建设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目前对于这种联合支护的力学承载机制和多支护参数的选择缺乏深人研究。根据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特点,针对隧道围岩中锚喷网和钢架联合支护的特点,建立基于隧道滑移线理论的联合支护参数优化模型;并结合云南省打堡寨2#隧道,对联合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有限模型对联合支护的力学效应进行验证。该优化方法对今后类似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锚喷钢架支护参数的合理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 标签: 隧道工程 联合支护 滑移线 参数优化 有限元
  • 简介:为研究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在建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为对象,开展了1∶2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应力分布、裂缝形式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开孔板连接的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较高,大于2倍设计荷载值,最终破坏形态为混凝土塔壁内表面的开裂与剥落。在2.5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板最大正应力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说明开孔板连接受力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适用性较好。此外,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抗裂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 标签: 斜拉桥 组合结构 索塔锚固结构 应力分析 模型试验 钢牛腿
  • 简介: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洪航道桥为主跨532m的钢桁混合梁斜拉桥,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00m.桥塔施工过程中需考虑抗台风,若不设置临时横撑,桥塔施工至24号节段后中塔柱根部受力较大,设计采用桁架式临时横撑结构(采用2排桁架式结构,设置于桥塔20号、21号节段间,2排桁架间通过联结系X1连接)改善桥塔受力,横撑两端与桥塔采用铰接形式(形式为刚性铰,设计成抗剪、抗拉受力体系,承受最大拉力为5509kN,最大剪力为1428kN);采用MIDASCnal及Fea有限软件对横撑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并对桥塔施工过程中台风作用下桥塔自身受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桁架式临时横撑和桥塔受力满足要求,该横撑可减少桥塔中塔柱根部弯矩20%以上,效果显著.

  • 标签: 斜拉桥 桥塔 台风 桁架式临时横撑 刚性铰 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