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脉搏波速度(PWV)和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AIx)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2例MHD患者,采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非动脉一静脉内瘘侧上臂坐位血压,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检测动脉弹性指数AIx和PwV,并分别与各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袖带血压、中心动脉压、PWV和AIx在血液透析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Ix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主动脉收缩压有明显相关(P〈0.05),而PWV与患者年龄、上臂舒张压、钙磷乘积、身高、透析时间和心率存在明显相关(P〈0.05);PWV与AIx之间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1)血液透析患者的AIx与PWV、中心动脉压收缩压(C_SP)、身高、血清白蛋白、性别和年龄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PWV、性别、年龄和C_SP呈正相关;而与身高和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2)血液透析患者的PWV与AIx、年龄、舒张压、钙磷乘积、身高、透析时间和心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AIx、年龄、钙磷乘积、舒张压、透析时间及心率呈正相关,仅与身高呈负相关

  • 标签: 肾透析 血压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2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中伴有高血压患者39例(占32.5%)。单因素分析发现,24h尿蛋白定量≥2.0g、尿素氮(BUN)≥8mmol/L、血肌酐(SCr)≥133μmol/L、肾小球率过滤(GFR)〈60ml·min^-1·(1.73m^2)^-1、高尿酸血症、贫血、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4分、肾间质炎症细胞侵润〉25%、肾小管萎缩和问质纤维化〉25%、肾小动脉管壁增厚、Lee分级Ⅳ~Ⅴ级与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蛋白尿程度、GFR水平为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2.5%的IgA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蛋白尿程度、GFR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IgA 危险因素 高血压
  • 简介:腹膜炎是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居家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最终可导致患者退出CAPD。我们通过对本腹透中心近5年来所发生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临床指导。

  • 标签: CAPD 终末期肾衰竭 腹膜透析液 腹透中心 腹透液 临床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1665例,其中30例合并急性胰腺炎设为胰腺炎组。另外,在尿毒症未合并急性胰腺炎的1635例患者中随机抽样抽取6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血脂、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肾小球滤过率等),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665例尿毒症患者中,30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总体患病率为1.80%,发病率为3.28例/1000人年;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92%,发病率为1.67例/1000人年;腹膜透析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0%,发病率为2.19例/1000人年;未透析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17%,发病率为5.77例/1000人年。胰腺炎组血白细胞、血尿素氮、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钙和肾小球滤过率与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相关(OR=0.77,0R=0.48)。结论低钙、残余肾功能下降与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防治尿毒症患者的钙磷失衡、保护残余肾功能等。

  • 标签: 尿毒症 急性胰腺炎 钙磷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环形输尿管支架管改善双J管置入后相关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60例,配对分为双J管组及环形支架管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随访4周,于术前1d及术后4周完成输尿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问卷表(OABSS)。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双J管组与环形支架管组术后4周USSQ中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25.5(10-39)分与13.0(10-21)分、身体疼痛症状评分分别为15.6(8-25)分与9.5(2-17)分、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分别为13.8(8-19)分与5.9(2-13)分、IPSS评分分别为(12.6±2.0)分与(8.6±1.9)分、OABSS评分分别为(6.8±1.5)分与(3.5±1.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应用环形输尿管支架管能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J管 输尿管引流 环形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impairment,CI)的发生率及CI发病与非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MHD患者14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scale,MoCA)行认知功能评分,横断面调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原发病与合并症等临床数据,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白蛋白、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将患者分为CI组与无CI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80例发生CI,发生率为57.1%。CI组患者MoCA平均得分为(18.70±2.74),糖尿病肾病的合并率为41.3%,hs-CRP为(13.6±7.6)mg/L,Hcy为(29.6±6.2)8mol/L。CI组的年龄大于60岁患者比率、透析年限、合并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病比率、hs—CRP、Hcy明显高于无CI组(P〈0.05),CI组受教育年限、血红蛋白、白蛋白值显著低于无C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肾病、血红蛋白、Hcy、hs-CRP是MHD患者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MHD患者CI的发生率与国外研究结果相近。炎症、Hcy、贫血等非传统危险因素与MHD患者CI的发生相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细胞增殖和分化紊乱被认为是肿瘤形成和进展的关键因素,离子通道(包括Ca2+通道、K+通道及Na+通道)参与了所谓"可兴奋性"或"非兴奋性"细胞内的一系列功能,包括调控细胞静息膜电位、物质转运、细胞黏附及细胞凋亡等。

  • 标签: 离子通道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静息膜电位 肿瘤形成 CA2+
  • 简介:全球泌尿系结石患病率明显升高,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尿中成石物质过饱和、抑制物缺乏和/或促物质增多、结晶物质滞留等有关。泌尿系结石分为含钙结石和非含钙结石,我国以草酸钙结石最多见,非含钙结石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多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钙代谢异常、高血压和动脉钙化等可引起血液及尿液酸碱度及成分改变,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泌尿系结石的产生和复发。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草酸钙 代谢性疾病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 简介:1971年combers等首次报道了1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发生肾病的患者,此后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认为HBV感染与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关。1989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有关该病的专题研讨会,对该病有了一个比较清楚和一致的认识,并将此病统一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即指血清HBV标记物阳性,患。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且在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的这样一类肾小球肾炎。HBV-GN是肝肾2个系统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抗病毒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方法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 肾小球肾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胸部正位X线成像技术检测183例MHD患者主动脉钙化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钙化组(A组)和主动脉无钙化组(B组),透析前抽血检测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并计算钙磷乘积,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将上述指标与主动脉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和CR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及CRP;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透析龄和血磷是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相当常见,主动脉钙化与年龄、透析龄、钙磷代谢和炎症状态有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主动脉 钙质沉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跟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透析相关的临床因素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MHD患者459例。记录MHD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治疗方式、使用肝素类型、心血管疾病、主动脉钙化情况。同期检测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碳酸氢根(HCO3^2-)水平,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情况。使用美国Sahara超声骨密度仪进行跟骨BMD测量。结果低通量透析患者较高通量透析患者BMD降低(P〈0.05),有主动脉钙化患者较无主动脉钙化患者BMD降低(P〈0.01);不同透析时间之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之间BMD无明显差异。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BMD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心血管疾病组与无心血管疾病组之间BMD无统计学差异。血磷及Alb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136,P〈0.01;r=0.148,P〈0.01)。女性、年龄≥60岁、低通量透析、有主动脉钙化的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92,95%C10.892—0.949)、女性(OR=0.376,95%C10.203—0.697)、主动脉钙化(OR=0.01,95%CI:0.000—0.213)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治疗方式、血管钙化可能是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血磷和白蛋白水平在骨的生物学功能和骨的矿化过程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龄、女性、主动脉钙化可能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ongenitalanomaliesofthekid-neyandurinarytract,CAKUT),在先天性器官发育畸形中发病率最高,每5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患儿。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普及,发病率在逐步上升[1]。CAKUT占引起儿童终末期肾脏衰竭病因的50%[2]。此外,CAKUT可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虽然,近年科研水平极大提高,但我们对该类疾病仍然知之甚少。从长远来看,解开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早期基因筛查,进行早期治疗,提高婴儿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 相关致病基因 产前超声检查 生活质量 早期治疗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性肾损害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表现。结果1例患者以水肿、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1例患者以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2例患者均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骨髓细胞学检查红系增生异常显著。2例肾脏病理改变的共同点为毛细血管袢高度扩张,充斥大量红细胞,间质血管腔内见大量红细胞堆积。2例患者经羟基脲以及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先于血液系统典型表现,肾脏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病理改变以毛细血管袢高度扩张充满红细胞为主要特点。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病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方法(EIA)测定35例IgAN患者尿MIF浓度,并与肾脏病理分级、24h尿蛋白(TU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等进行分组分析,以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IgAN患者尿MIF浓度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理分级增加而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MIF水平与24h蛋白尿水平显著相关(r=0.787,P〈0.01),与Ccr、血尿无显著相关;随着病情控制,治疗后尿MI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AN尿MIF浓度明显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于患者病情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IGA肾病 病情进展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等七家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有93.2%的患者PSQI总分≥5分,患者在各方面的生存质量较低,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与生存质量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即PSQI得分越低,生存质量越高。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对治疗和生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生存质量 睡眠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辨证分型与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及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的关系.方法:检测56例PNS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及数量表达、黏附活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及PN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的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高、中、低表达无差异.红细胞CR1数量表达与黏附活性,健康对照组及PN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依次降低,健康对照组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与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阴阳两虚型低于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CR1数量表达与黏附活性与PNS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虚证的一项量化指标.

  • 标签: 红细胞 CR1 数量表达 相关基因 PNS 肝肾阴虚型
  • 简介:目的探讨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营养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KD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低蛋白饮食进行治疗(n=48),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α-酮酸进行治疗(n=52),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值差别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更低(P<0.05);治疗前,2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CRP)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值更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eGFR、SCr、BUN、PRO)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eGFR更高(P<0.05),SCr、BUN、PRO水平值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82.69%vs.62.50%,P<0.05);治疗前,2组患者各营养相关指标(TP、Alb、Hb、TRF、血钙、血磷、HCO3-、iPTH)值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酮酸治疗CKD有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显著。

  • 标签: Α-酮酸 慢性肾脏病 营养状况
  • 简介: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预后不容乐观,临床以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少量蛋白尿,也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目前关于不伴蛋白尿的单纯性血尿成人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血压、尿酸、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报道较少。了解这部分患者的病例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单纯性血尿 IGA肾病 肾病临床 肾病综合征 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
  • 简介: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3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腹膜纤维化模型组(8只)、模型+低剂量MT(5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模型+中剂量MT(10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模型+高剂量MT(20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100ml·kg^-1·d^-1建立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第28天行4h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equilibrationtest,PET),量取超滤量(ultra-filtration,UF),检测腹透液尿素氮浓度(dialysateureanitrogenconcentration,D)、血浆尿素氮浓度(plasmaureanitrogenconcentration,Purea)、初始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0)、4h后透出液葡萄糖浓度(D4),并计算D/Purea、D4/D0。取大鼠壁层腹膜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truinggrowthfactorβ1,TGF-β1),胶原Ⅰ(collagenⅠ,Col-Ⅰ)和Q平滑肌肌动蛋白(msmoothmuscleactin,a-SMA)表达。结果4hPET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UF和D4/D0明显减少(P〈0.05),D/Purea明显增加(P〈0.05);MT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UF和D4/DO明显增加(P〈0.05),D/Purea明显减少(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腹膜菲薄,间皮细胞连接紧密,模型组腹膜明显增厚,部分可见间皮细胞缺失,间皮下可见胶原沉积,MT各给药组上述腹膜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TGF-β1、Col-I、rSM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T各给药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MT能通过改善腹膜的结构和功能来发挥其对抗大鼠腹膜纤维化的作用并能抑制TGF-β1、Col-Ⅰ和a-SMA表达。

  • 标签: 褪黑素 腹膜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B1 胶原I Α平滑肌肌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