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经皮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8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参照组(28名)和治疗组(30名)。参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治疗组行经后路颈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生理结构较参照组有了显著改善;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疼痛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较参照组缓解情况更加明显;治疗组临床疗效93.3%(28/30)显著高于参照组75.0%(21/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后路椎间盘切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生理结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肠减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左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进行治疗,根据肠减压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近端结肠灌洗减压,B组采用免灌洗肠减压,比较两组的各项围期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B组均要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为18.18%(10/45),B组为6.67%(3/45),B组要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配合免灌洗肠减压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的有效性和肠减压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术式选择 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回植技术在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骨科行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回植技术治疗的23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23个月,采用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X线片、CT及MRI结果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23例患者人均回植数1~4个,平均2.2个。手术时间为(77.2±22.7) min,范围为67~146 min;中出血量为(127.0±32.6) mL,范围为90~290 mL。所有患者肿瘤均切除完整,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经补充电解质及切口局部加压处理后切口愈合。未出现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升至(23.22±2.47)分,与术前[(11.85±1.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05,P<0.001)。其中疗效优10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为82.6%。影像学指标方面,末次随访时腰椎前曲角(LLA)为(51.58±2.39) °,与术前[(52.24±3.1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505)。影像学结果示肿瘤未复发,同时腰椎无滑脱不稳、无移位、椎管容积未缩小。结论采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回植技术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可恢复腰椎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无骨量丢失、术后腰椎曲度维持良好的优点。

  • 标签: 腰椎 椎管内肿瘤 棘上韧带 棘突韧带复合体 腰椎前曲角
  • 简介:目的:对钩和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后侧矫正和融合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脊柱椎弓根钉系统在外科治疗脊柱侧凸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矫正出更好的曲线,是否要求更短的融合。方法:对5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人用椎弓根钉和钩治疗后,分析他们的矫正曲线,融合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5例病人采用钩的系统手术,称钩组;25例病人采用两种式,上胸段钩下胸段和腰段椎弓根钉联合式或者完全用椎弓根钉系统手术,称椎弓根钉组。结果:在随后的(1~8年)曲线校正中椎弓根钉组达到50.1%(P=0.001),明显好于钩组的41.1%。依据Perdriolle标准,两组对脊椎尖端的旋转都矫正甚微,钩矫正了42.0%,椎弓根钉矫正了55.6%。对矢状面畸形的矫正两个组没有区别。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较钩组平均少0.6个锥体。结论:椎弓根钉组在矫正侧弯的角度等方面明显好于钩组。

  • 标签: 椎板钩 椎弓根钉系统 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凸 侧矫正 融合术
  • 简介: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与开窗(FanestrationDiscectomy,FD)镜下髓核摘除,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近期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单节段性LDH行髓核摘除手术的患者97例,MED65例,FD32例,收集年龄、性别、慢性疾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JOA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4年,17例失访,失访率为17.89%。MED组与FD组比较具有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周和2周的JOA优良率高,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相关并发症(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术后6个月JOA优良率及随访终末期术后复发率的比较中,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ED和FD均可缓解LDH症状,虽MED具有手术时间长,但MED具有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及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 髓核摘除 单节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评估经间入路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后入路经间入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2名骨科医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MRI影像独立进行分析,确认腰椎间盘椎管侵占率〉50%者,评估为巨大腰椎间盘突出,行经间入路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术后进行MRI或者CT复查,和术前影像进行对比观察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3个月进行MacNab评分,评价经间入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每个节段60min,中出血量平均15ml,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MRI或CT显示突出椎间盘髓核被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未再受压。术后1天、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9±1.0)分、(1.8±1.4)分,均较术前(6.5±2.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64例,良3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结论经间入路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很好地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腰椎 椎间盘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后手法牵引复位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ACDF)治疗下颈椎绞锁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收治的53例外伤性下颈椎单节段脱位合并单/双侧关节突关节绞锁患者资料。男36例,女17例;年龄18~64岁,平均45.5岁。患者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手法牵引复位联合ACDF治疗,通过观察并发症,并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m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3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切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患者术后出现谵妄2例,腹胀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中枢性尿崩1例。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均实现颈椎序列复位,间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脱。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脊髓功能ASIA分级与术前相比,总体改善率为84.9%(45/53),VAS评分(2.0±0.5)分、mJOA评分(13.1±3.1)分、NDI指数(16.6±5.9)与术前[(7.5±1.5)分、(6.9±3.5)分、37.8±7.8]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评估患者损伤状态的前提下,全身麻醉后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法牵引复位联合ACDF是治疗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安全、有效的方式。

  • 标签: 颈椎 脊柱骨折 脱位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疝 双侧瞳孔散大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额颞叶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知觉压力、元情绪及恢复情况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肝癌切除患者122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干预满意度与干预前、住院干预期、随访干预期元情绪、知觉压力、睡眠质量、心境状态。结果观察组胃管留置、肛门排气、尿管留置及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干预期、随访干预期观察组元情绪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干预期、随访干预期观察组知觉压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住院干预期、随访干预期观察组抑郁、紧张、慌乱等心境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干预期、随访干预期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95.08%高于对照组73.77%(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放松训练能减轻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知觉压力,纠正不良心境,改善元情绪状态,调控自身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并可促进术后恢复,提升睡眠质量,且干预满意度高。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放松训练 元情绪 知觉压力 睡眠质量 心境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2015.3-2017.3经皮体成形手术治疗37例,经皮体后突成形治疗8例,40例采用“C”臂下经皮穿刺椎弓根影入路,5例旁入路。结果本组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无感染,椎管无渗漏,无神经激惹及损伤症状。结论经皮体成形及后突成形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骨折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转移癌的治疗中,探究经皮体形成和经皮体后凸成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脊椎转移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经皮体成形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经皮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别不大,即两组患者的手术疼痛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体高度压缩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治疗中,经皮体形成和经皮体后凸成形对其的治疗效果都比较不错,相对而言,经皮体后凸成形的治疗效果更佳,更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治疗中分别运用体成形体后凸成形的疗效差异。方法:试验者是通过随机选择2018.03至2022.09在医院治疗的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老年患者10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治疗方案为体成形体后凸成形,比对不同治疗模式下各项治疗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体后凸成形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其疼痛程度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疗效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疗效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腰椎间突出症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近年来经外科干预治疗方法呈增多趋势,尤其是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治疗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广大患者认同和接受,对于基层医院尤以后者最为可行。本文就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小切口开窗法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经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 开窗治疗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椎板 腰椎间突出症
  • 简介:目的:总结X线透视下经关节突螺钉(TLFS)成功置入时的正位、侧位、斜位影像学标准,为临床置钉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6具成人防腐保存体标本(L2~S1),男5具、女1具,年龄31~61岁,均经X线摄片排除畸形、骨折、肿瘤及其他腰椎病变。直视下L3/4、L4/5、L5/S1随机单侧置入4mm螺钉,TLFS进钉点选择在一侧与棘突交界中下1/3处向后0.5cm,外倾角和下倾角为CT片和X线片测量所得,以X线透视安全置入TLFS全过程,并分析其标准腰椎前后位、侧位和斜位X线影像特征。结果TLFS进针完成满意后,正位片显示钉尖位于下位椎弓根投影外上缘与横突上缘之间,侧位示钉尖位椎弓根后上缘,斜位片示钉尖过下位小关节间隙中点,至上关节突投影前缘。结论中X线透视可能为TLFS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重要帮助和参考。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X 线透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减压在不同方式胃切除手术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行不同方式胃切除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胃液引流量、留置管时间及其他常规性症状的临床反应。结果不同式胃切除手术后胃肠减压引流胃液量、留置胃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恶心程度及肛门排气时间不明确差异(p>0.05)。结论不同胃切除手术形式对患者自身胃肠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置管时间,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胃切除手术的方式 胃肠减压 应用效果
  • 简介:选择DN40及其三种规格孔径的IG100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减压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压比-流量特性曲线及计算公式,在设计计算时可直接根据压比-流量特性曲线选择合理的减压装置,为此类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研究手段。

  • 标签: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减压孔板 数值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弯角体成形(PCVP)与单侧经皮体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医院收治的104例单发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3例;年龄50~91岁[(70.3±7.7)岁]。骨折AO分型:A1型65例,A2型39例。患者接受PCVP或单侧PKP手术治疗,其中51例行PCVP(PCVP组),53例行单侧PKP(单侧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术前,术后24 h、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和Beck指数(测量至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体再骨折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8个月[(6.4±0.7)个月]。PCVP组手术时间为(12.15±1.63)min,骨水泥注射量为(2.13±0.28)ml,中透视次数为(24.74±1.71)次,均短于或少于单侧PKP组的(22.09±1.62)min、(5.30±0.52)ml、(30.09±1.86)次(P均<0.01)。PCVP组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为(1.42±0.04)倍,大于单侧PKP组的(1.18±0.02)倍(P<0.01);骨水泥分布优秀率为94%,高于单侧PKP组的70%(P<0.01)。术前和术后24 h、3个月两组VAS、ODI、Beck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PCVP组VAS为(1.20±0.49)分,ODI为16.52±5.22,较单侧PKP组的(1.49±0.58)分、20.16±5.16更低(P均<0.01)。两组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的VAS、O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术后24 h、3个月Beck指数较术前改善(P均<0.05),单侧PKP组术后3个月Beck指数为0.75±0.07,较术后24 h的0.79±0.07明显下降(P<0.05),而PCVP组无明显变化(P>0.05)。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6%(8/51),低于单侧PKP组的47%(25/53)(P<0.01)。两组随访期间邻近体再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VCF,相较单侧PKP,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注射量小、中透视次数少、体内骨水泥弥散效果更好、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并更好地维持伤高度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间孔体间融合(TLIF)与经后路体间融合(PLIF)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TLIF治疗(A组,n=50)与PLIF治疗(B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较B组,A组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均呈更少显示(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无差异(P<0.05)。A组仅1例感染,并发症率为2%;B组感染2例,硬膜囊破裂3例,神经根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12%,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间孔体间融合治疗,相较经后路体间融合,可缩短病程,提高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体成形(PVP)和经皮体后凸成形(PKP)对骨质疏松性体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行经皮体成形治疗,B组行经皮体后凸成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伤高度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经皮体成形和经皮体后凸成形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体骨折的治疗各有优势,两种式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经皮体成形更有利于患者体高度的恢复,经皮体后凸成形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症 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