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体骨折行体成形的价值。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45例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体后凸成形治疗,并于术后开展影像学评估工作。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半年-两年随访,有4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胸背部疼痛感消失,其余患者疼痛感明显缓解,均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经皮体后凸成形的微创特征明显,应用于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治疗的安全性明显。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成形在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中选取34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8月到2022年2月,对患者实施体成形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观察可知,术后6h-2d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缓解;在34例患者的49个中,共有3个发生骨水泥渗漏率;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体成形在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DSA导向经皮体成形治疗体转移瘤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体转移瘤,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接受DSA导向经皮体成形治疗(观察组,n=30),另一组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骨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后,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高度(16.45±2.38mm)高于对照组患者(15.53±2.22mm),(p<0.05)。结论:以DSA导向经皮体成形治疗,针对体转移瘤患者,可有效抑制骨痛,改善体高度,促进患者康复,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DSA导向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疗效
  • 简介:摘要:就经皮体后凸成形(PKP)在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将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4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实施经皮体成形(PVP)、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Cobb角、骨折体前缘高度、MacNab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0.05),骨水泥灌注量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骨折体前缘高度均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MacNab疗效优良率81.82%和对照组的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治疗OVCF的效果与PVP相当,但PKP在改善疼痛、恢复体高度、矫正Cobb角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疼痛 Cobb角 骨折椎体前缘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骨质疏松性体骨折(OVCF)患者采用体成形(PVP)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传统过伸复位方案治疗,同期观察组采用PVP治疗。结果:施治前VAS、ODI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VAS、ODI评分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P<0.05。结论:对于OVCF患者采用PVP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结肠灌洗在左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左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40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所有患者均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研究组在中进行结肠灌洗。比较两组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肠道恢复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行结肠灌洗能够减少术后感染,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结肠灌洗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06例左结肠癌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56例采取顺行结肠灌肠一期癌肿切除,近远端肠管吻合治疗。结果56例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采取顺行结肠灌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55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切口哆开及心脏病死亡。无发生吻合口瘘。结论顺行结肠灌肠一期切除吻合,方法简单,疗效好,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肠埂阻 一期吻合 顺行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梗阻性左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中肠道灌洗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26例急性梗阻性左结肠癌患者采取在一期切除吻合中肠道灌洗,术前备齐手术器械和仪器、一次性手术用物,建立静脉通道;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中肠道灌洗配合,加强体温保护,预防中低体温,积极主动配合手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3.5h,一期吻合口均无漏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器械护士严格掌握手术步骤并熟练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和无瘤原则,预防切口感染和肿瘤种植;巡回护士准备物品齐全,密切关注手术进展,积极配合中肠道灌洗,做好患者体温的保护,可以缩短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肠道灌洗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左结肠癌(LCC)并发急性肠梗阻(AIO)应用一期肠切除吻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12本院81例LCC合并AIO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一期肠切除吻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结果:腺癌72例,粘液腺癌8例,类癌1例;手术时间(3.52±0.86)h,住院时间(14.24±2.15)d;共计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1%,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或恢复;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积极做好围期处理,一期肠切除吻合可用于LCC合并AIO的治疗,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 标签: 一期肠切除吻合术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左切除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期间就诊的腹腔镜下左切除患者 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各 20例,就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风险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针对腹腔镜下左切除患者疗效确切,且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几率较小,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左半肝切除 腹腔镜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中重度或再发性上睑内翻有效持久的手术方式。方法用部分睑切除法治疗中重度或再发性上睑内翻,对32例40只眼,其中中重度(35只眼)再发性5例(只),实施了用该式矫正睑内翻。观察了术后眼睑的内翻矫正程度、眼睑闭合情况和眼睑外观形状。随访6个月到2年。结论该式手术效果肯定,在功能改善和外观美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上睑内翻矫正,尤其是优于631式。

  • 标签: 睑内翻 部分睑板切除法 全层睑板条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围期护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06到2019.06时间段内诊治的80例面肌痉挛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患者均施以微血管减压治疗,但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围期综合护理,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5.00%,B组为92.5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B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7.50%,A组为67.5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面肌痉挛患者,于微血管减压的基础上联合围期综合护理,既可增强总有效率,还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围期护理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17.06 到 2019.06 时间段内诊治的 80 例面肌痉挛患者,划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40 例。患者均施以微血管减压治疗,但 A 组采用常规护理, B 组采用围期综合护理,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75.00% , B 组为 92.50%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87.50% , A 组为 67.50%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面肌痉挛患者,于微血管减压的基础上联合围期综合护理,既可增强总有效率,还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开窗减压与刮治对颌骨囊肿的治疗,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区与东院区两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院内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颌骨囊肿患者,共计64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刮治组和开窗减压组,每组各32例。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中所用的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情况,术后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疼痛营养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①开窗减压组较刮治组相比中所用手术时间更少,中出血量更少(P<0.05)②开窗减压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刮治组(P<0.05)③刮治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评分,疼痛及营养评分均高于开窗减压组(P<0.05)结论:对于较大的颌骨囊肿(囊肿直径≥3cm)的治疗,刮治与开窗减压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不损伤邻近重要的组织与神经的前提下,可以选用刮治,但开窗减压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更低,囊肿体积与骨质修复情况有明显变化,对于囊肿范围较大,累及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颌骨囊肿来说,开窗减压更值得推荐。

  • 标签: 颌骨囊肿 刮治术 开窗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旁神经阻滞(PVNB)联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老年患者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60~85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全身麻醉组(G组)和PVNB联合全身麻醉组(PG组)。PG组于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患侧T4和T6两点PVNB,各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毕连接PCIA。记录rScO2最大值、最小值和累积低于基础值时间。于麻醉前(T0)、单肺通气前5 min(T1)、单肺通气后5 min(T2)和气管拔管(T3)时记录rScO2;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30 d内有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PG组患者中rScO2最小值、T2和T3时rScO2升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NB联合全身麻醉可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老年患者中rScO2,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胸椎 麻醉,全身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总结PLD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术前全面检查并评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饮食、活动指导,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做好出院指导及康复宣教。

  • 标签: 椎间盘突出 PLDD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天水741020
  • 简介:目的:分析颌骨囊肿行开窗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30例颌骨囊肿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匹配法分为2组,1组为对比组(n=15,行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治疗),1组为探究组(n=15,行开窗减压治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疗效。结果:与对比组相比较,探究组手术时间显著较短,中失血量显著较少,术后疼痛评分显著较低,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实施开窗减压治疗颌骨囊肿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