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外膜肺的适应症越来越广,临床应用越来多。其广泛应用获得显著效果的同时,必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对体外膜肺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相关进展以及主要并发症做一综述。

  • 标签: ECMO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外膜肺的适应症越来越广,临床应用越来多。其广泛应用获得显著效果的同时,必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对体外膜肺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相关进展以及主要并发症做一综述。

  • 标签: ECMO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方法 共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20例体外膜肺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的原则分组,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体外膜肺治疗时间、俯卧位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氧分压均大于护理前,二氧化碳分压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氧分压大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体外膜肺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可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俯卧位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53岁冠心病男性患者行体外膜肺(ECMO)辅助行冠脉经皮介入支架植入术(PCI)的护理体会,从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和处理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经过8天的治疗,患者好转出院。

  • 标签: ECMO PCI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体外膜肺治疗(简称ECMO)急危重症患者应用专项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急危重症患者87例,均行ECMO治疗,护理模式分组,A组(专项护理干预)43例,B组(常规护理干预)44例,比较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情况比较,A组ECMO治疗与住院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低于B组[20.45%(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专项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缩短ECMO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出院,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专项护理干预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急危重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俯卧位机械通气角度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改善指标及减轻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本院ICU行俯卧位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俯卧位角度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30例。A组常规角度俯卧位机械通气,B组30°俯卧位机械通气,C组45°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比三组治疗前后指标及VAP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PaO2、SaO2对比,B组、C组患者均高于A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PaCO2对比,B组、C组患者均低于A组患者,P<0.05。三组VAP发生率对比,B组、C组患者均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角度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30°、45°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指标,减少VAP发生。

  • 标签: []不同俯卧位 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标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心脏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022年我科收治的19例重症心脏病患儿ECMO联合CRRT治疗过程,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参考。结果 19例患儿,2例出现脑出血并发症,17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精密化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病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V-A ECMO)的这段时间内,做好下肢并发症管理和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20年7月这期间收治的30例开展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的患者,这类患者都具有循环衰竭的症状,对其下肢的远端灌注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辅助治疗的30例患者中,其中有23例患者成功脱机(76.67%),2015到2017年期间有2例患者采用常规经股浅动脉放置远端灌注管;2017年到2020年期间从未使用过远端灌注管,之后又通过调整有无需要放置远端灌注管的有6例,这6例中最后有3例放置,3例未放置,最后经过远端灌注管治疗,患者的症状都得到改善。结论: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是临床中急性循环衰竭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由循环衰竭而引发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而使用V-A ECMO辅助治疗,并根据情况的不同加以使用远端灌注,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使其生命健康得到保证。

  • 标签: 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 下肢并发症 防治管理
  • 简介: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肺保护性通气措施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内的肺功能影响。 方法 选择 2021年4月到 2022年 4月我院治疗的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于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常规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通过肺保护性通气措施进行治疗,通过不同措施对两组患者功能、血压、心率、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1、3、5、7天CPIS 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在气管插5分钟后其 OI、Pa O2没有差别(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气管拔管1小时后,观察组患者 OI、Pa O2比对照组高。 结论 采取肺保护性通气措施能够使患者术后肺内功能得到提高与改善,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以及肺部感染情况。

  • 标签: 双腔 支气管 插管 单肺通气  保护性通气  肺内氧合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阻肺对患者功能与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之间就诊的慢阻肺患者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参照组35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为为97.1%和77.1%,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数值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和TNF-α数值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功能指标对比,治疗组PaO2和PaO2 /FiO2数值均高于参照组,PaCO2数值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PEF以及FEV1 /FVC各项数值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阻肺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升患者功能以及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阻肺 氧合功能 炎性因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选择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效果以及对APACHEIII评分及指数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进行,将收治的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有31例,对照组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前,指标数据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APACHEIII评分低于对照组,指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效果明显,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对患者有利,要重视。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盐酸氨溴索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APACHEI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选择重症肺炎患者,对其体外膜肺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护理进行探究,明确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以我院ICU为研究地点、2020.05~2022.05为研究时限、体外膜肺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抽取76例,接受常规护理为A组、针对性护理为B组,各38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①肺功能、血气分析方面:B组较A组改善明显(P<0.05);②并发症方面:B组5.26%较A组21.05%低(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强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症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俯卧位通气 针对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体外膜肺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产生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共计纳入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2月~2021年11月,全部开展体外膜肺治疗,每组10例,A组给予传统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运用价值。  结果 护理前,A、B组病情严重程度没有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B组病情严重程度优于A组(P<0.05)。 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体外膜肺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全面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X指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ROX指数评估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疗疗效的成功及失败。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2h、6h、12h ROX均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在评价指标的比较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6h后ROX指数的预测效能最低,ROX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最佳截断值为4.45,灵敏度为64.52%,特异度为92.4%。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2h/12h ROX指数拥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ROX指数能够有效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ROX指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 简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和糖尿病之间密切相关,高糖造成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是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失衡。抗氧化系统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红素酶(hemeoxygenase,HO)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系统之一,HO-1是诱导型的HO,其在抗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有益作用不断得到肯定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重点介绍HO-1在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标签: 血红素氧合酶1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氧化应激损伤 OXYGENASE 抗氧化系统
  • 简介:

  • 标签: